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巧兰 《唯实》2013,(1):34-37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文化生活、分享文化发展成果,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的根本要求,也是江苏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工程、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江苏一直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多样多元,也要求我们对如何推进这项工作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文化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它不仅是幸福民生、健康民生,更是政治民生,是文化之本、民生之魂、和谐之基。云南文化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是公共文化建设。只有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才能有效改善文化民生,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繁荣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4.
保障公民文化权益,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体现,是政府进一步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能力的迫切需要。文化差距而产生文化矛盾和社会矛盾、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短缺、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有待进一步加强是制约当前公民文化权益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切实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真正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文化权益与同其他政治权益、经济权益、社会权益等一样是公民的重要权益。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现实的发展背景下,重视强调“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中尚存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完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丰富文化供给等一系列举措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我们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文化产业发展,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任务,使我们的人民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7.
刘本锋 《求实》2007,(11):10-11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软实力"首次被写入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党代会报告中,这表明中央已把文化建设提高到国家、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8.
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要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改善文化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加快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民生改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深刻阐述了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10.
公民文化权益的现状分析和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权益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维护公民文化权益,意义深远,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11,(1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以人为本之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道路。这条文化发展道路,坚定地维护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蕴含着我国文化建设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繁荣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  相似文献   

13.
宋文新 《新长征》2008,(4):11-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一论述不仅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及其在我国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还从社会主义文化关怀的角度表达了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并强调: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这是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宗旨所决定,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更是建成美丽中国的需要。维护群众权益主要是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需要织就“三点”机制格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建设和谐社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打造生态旅游城市过程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都应顺势而上.……  相似文献   

17.
《求实》2013,(Z2):241-243
<正>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群众享有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本质上是要用优秀文化为大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消费水平。近年来,党和国家在发展文化产业、构建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与人民群  相似文献   

18.
<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强国建设的有力推进,丰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拓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和空间,彰显着中国理论的强大优势和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来考量,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重要内容,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把丰富人  相似文献   

19.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对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进行了总结,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着眼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并强调: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反映了对当今时代发展掐辨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