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通过对象性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对象性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人实现了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随着私有财产制度的确立和社会分工的日渐深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走向全面异化:异化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但却是暂时的,随着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制度的积极扬弃以及对"扩大了的生产力"的克服,人类会在新的更高基础上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岳影  张国政 《世纪桥》2009,(15):34-3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空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同时历史唯物主义也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推动下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但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资本主义处于表面繁荣和稳定,社会主义发展处于低潮的今天,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和社会主义因素在成长,我们要坚信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3.
撰文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应有如下四个方面:①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继承物。我们应该认清资本主义在历史上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即实现了资本主义的近代化或现代化,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变为工业社会,创造了大量的优秀文明成果。社会主义只有批判地继承资本主义优秀的文明成果,才能使社会主义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扬弃”。②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面对人与自然之间"新陈代谢"关系的断裂,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在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益于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现实条件和实现路径,即"善待自然"、"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走向劳动者联合的社会"。这一"和解"思想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优势和理论支撑,它清晰而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类与自然不能对立,必须和谐相处;必须改变落后生产方式,探索经济社会环境共赢的新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人与自然关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通过对象性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对象性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人实现了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随着私有财产制度的确立和社会分工的日渐深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走向全面异化;异化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但却是暂时的,随着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制度的积极扬弃以及对"扩大了的生产力"的克服,人类会在新的更高基础上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必须有充足的物质资料。要获得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对自然的干预过程。人类干预自然会产生两个方面的效应:一是正面效应,又叫积极效应;一是负面效应,即消极效应。人类干预自然的正面效应是指人类通过对自然进行改造,使自然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类干预自然的负面效应是指人类在干预自然过程中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使自然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人类干预自然的负…  相似文献   

7.
消费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和可能与外部自然进行物质变换,实现生存、享受、发展的过程;节约是人类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活动中,对稀缺性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充分利用;节约有利于增加和扩大消费,浪费则必然影响消费。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节约。  相似文献   

8.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主义的现状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变化,历来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对象。在实行对外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克服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绝对对立起来的片面观点,大胆吸取和借鉴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以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同时又要时刻警惕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就把全面、科学地研究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课题日益迫切地提上了日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随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数度到西欧、北美、北欧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去进行访问考察,获得了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两个决不会"。马克思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以宏大的视角和宽广的胸怀,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会结构,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人类社会最终还是要发展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论述中,曾指出资本主义对人类进步的推动作用,资本主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15,(10)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视角阐述了其消费思想,形成内容丰富的消费理论。他认为消费与生产既同一又互为中介,两者相互依存;资本主义前各社会的消费是生产的直接目的,而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不再是生产的目的,它和生产一同成为资本增值的要素和过程,是人的非自由的消费;只有共产主义社会的消费才是人的本真需要,它充分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和社会公共消费积累。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为我国正确处理消费与生产、消费与社会积累的关系以及在国际上建立我国消费话语系统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唯心的“世界历史”观念并结合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了“世界历史”的思想.马克思认为,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这正是因为自然界几乎没有被历史进程所改变”.因而人类历史首先在几个古老的民族那里取得独立的起源后,各自在征服地上默默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发展着各自的狭隘地域民族史.然而资本主义打破了这种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所造成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冲破自然分工和狭隘地域限制的强大的社会力量,生产的社会化以  相似文献   

12.
一、科学技术发展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类处于主导地位。特别是当代,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远大于其他任何部分,可以说整个人与自然系统的持续性都维系于人类行为之上。而科学技术集中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作用能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重要“媒介”。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程度是相辅相成的。从原始社会、农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到现代技术社会,每一次科技的飞跃,都使人对自然的干预深入到一个新的层次,人类借助于科技的进步,从完全依附于自然进步到局部干预自然发展到对自然界全方位、多维度的干预和影响。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始料不及的问题,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造成巨大威胁。人与自然关系冲突正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东西方文化由于自然状况和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东西方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马克思恩格斯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探索贯穿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立足于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东西方文化交往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动因,指出资本主义文化的发展造成了西方文化的异化和东方文化的阻滞,肯定东方文化为人类走向共产主义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力量。正确认识马克思恩格斯东西方文化关系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洞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进而彰显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旨是实现人类解放、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生活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但他们探讨的问题并不限于自由资本主义,而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全部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无论是他的哲学、政治经济学,还是科学社会主义,都服从一个目标:在实现人类解放、社会进步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期创立新的学说的目的和使命。他探讨人的本质,是为了揭示社会现实的不合理,批判地考察个人与他的现实生存条件,从而指出个人终…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有一段很精彩的话,他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阶级规定阐明了无产阶级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阶级主体和时代发展的引领力量。无产阶级领袖一直都十分重视无产阶级力量在推动时代变革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新时代表达体现在三个维度:从时代本质之维看,人类仍然处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大的历史时代”;从时代变局之维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交汇;从时代发展之维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破解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的理论利器。当下,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把握“大的历史时代”与新时代之间的逻辑关联,厘清二者的差别性与融合性,才能更好地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从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是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生产力发展为根本动力的人类生活的高度社会化或现代化.全球化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既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全球化的本质体现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之中.全球化带有资本主义属性,但不能简单地被视为资本主义化.而积极参与又严加防范是我国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思想,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主要包括:要做到"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需要打破闭关自守,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需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最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需要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绿色消费是反映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新型消费,是在传统消费模式给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复合系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之后,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省原有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未来发展提出的科学消费模式。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之一,绿色消费要求改变人与自然关系中把人的需求摆在中心地位,一切以人的需要而定的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一种重视自然生态价值的新型消费。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反思,它强调人类应当敬畏自然,不要贪婪地向自然索取。同时提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并且融入自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探索走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道路。生态社会建设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实践的新阶段,必将提高我国发展的质量,使广大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