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产关系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有着丰富的生产关系理论,可以从“资本不是物而是以物为中介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拜物教性质”,“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生产关系的‘三分法’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环说’的关系”四个方面来把握,从而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生产关系理论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从商品生产所有权的基本规律是交换主体之间经济关系的前提出发,把交换主体之间的交换活动及其所体现出来的自由和平等原则称之为"所有权、自由和平等的三位一体",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通过对资本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的分析,揭示了人权就是劳动者的所有权与劳动的分离,就是资本自由地、平等地剥削劳动力的特权.  相似文献   

3.
魏石 《唯实》2002,(2):28-32,27
如何认识劳动价值论是当代中国乃至关系世界全局的大事,需要给予理论上的阐述和令人信服的说明。重温马克思当年在《资本论》中论述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思路,有助于当前有关劳动价值论的深入讨论。马克思围绕劳动价值的基本问题至少集中分析了四个层面:首先,点明劳动价值的存在。其次,分析劳动价值的由来。再次,揭示劳动价值的联系。最后,指出劳动价值的实质。通过分析,全面解读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真谛,才能联系实际,深化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从一切生产形式中抽取了生产力的要素和生产关系的要素,并脱离生产过程讨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它们成为一种脱离人的活动的抽象结构。在这种抽象的经济结构中,人在历史中的能动作用被忽视了,人作为生产活动的参与者维度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矛盾中消失了。这种做法也招致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误解和误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论转向,开辟了发展哲学的新范式。在这一范式下,马克思在其经济学著述《资本论》及其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中对现代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商品——货币——资本运动中人的生存境遇的角度探索马克思经济学文本中的发展思想,对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入研究具有拓展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概念的继承马克思的分工概念是建立在对以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们对于分工的概念、内容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分工的概念和外延。威廉·配第作为政治经学之父,他在面对具体的实在劳动时,在理论上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蕴含在马克思文本中的民生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资源,经历了一个从隐到显的历史形成过程。"民生"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以及"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三个要素的统一。对当代中国而言,应坚持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满足个人需要与促进社会整体发展的统一,从而使民生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第一个系统提出了可持续循环经济的思想。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具体分析了现代社会可持续循环经济的原因;列举了发展可持续循环经济的主要条件。马克思可持续循环经济的思想对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扣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劳动生产力(productiveness of labour)与生产力(productive forccs)是可以通用的;二者只有形式上的区别,没有本质内容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重新解读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涌汶 《探索》2003,(4):55-57
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或力量是很不确切的 ,应当说 ,生产力是输入生产系统的能量发生转化而做的有用功。生产方式的基本含义有二 ,其一是指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方式 ;其二是指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方式 ;分别处于内容与形式循环层级的不同位置。生产资料归属意义上的所有制关系不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生产关系意义上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11.
经济危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了较为集中的分析与阐释,这种解读不是教科书式、总结式的抽象公式,而是一个具有逻辑性、思想性的有机整体。马克思辨析了危机内容和危机形式,并在思维中再现了危机从抽象可能蛹化为现实存在的实际过程,基于对现实发生的危机“个别”的研究,对危机“一般”有了更深的认识,最终深刻洞察了危机的本质。通过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哲学逻辑的深度解读,可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立体丰富的形象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又回来了",德国柏林卡尔-迪茨出版社经理说这句话时喜上眉梢。最近,他们出版的《资本论》再度成为畅销书,销量是1990年的100倍。而就在不久前,一座宽14米、高7米,重达33吨的马克思塑像重新回到了德国莱比锡大学的校园。  相似文献   

13.
崔剑齐 《世纪桥》2014,(5):52-53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清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前的哲学信仰,揭露了当时德国各种意识形态的实质,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历史观上首先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来研究人们的社会关系,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相似文献   

14.
《求是》2011,(14)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王俊博 《唯实》2012,(8):30-34
在西方哲学史中,经历了原始的物质观、本体论的物质观和传统认识论的物质观等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近代意义上的物质概念。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费尔巴哈哲学的物质概念是马克思物质概念的直接来源。马克思的物质概念不仅包含了物质概念在西方哲学中的辩证逻辑,更在对象性关系的架构中对其进行了革命性的转换。只有澄清历史唯物主义经典文本关于物质概念的真实意涵,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完全展现其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资本论》的研究长期以来只是做为政治经济学著作而被重视的。从50年代开始,学术界才从哲学的角度对它重视起来,当时的研究侧重于《资本论》中的辩证法。“文革”以后,有的侧重于逻辑学、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力面的研究。近年来,学术界对《资本论》的研究重点转到了《资本论》中的唯物史观;《资本论》中异化理论以及1844年《手稿》和《资本论》的关系。把《资本论》当成一个整体来进行总体上的把握,而且注重它与现时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王冰 《唯实》2002,46(4):3-6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涵义,必须从多种表述的内在涵义的完整性上去把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有充分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作为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又直接取决于社会关系的高度发展。因而,它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是一个消除物对人的统治和旧式分工的过程,也是一个革命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8.
张旭 《理论学刊》2003,19(2):41-43
本文认为马克思对生产力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认识和研究 ,从总体上看 ,是沿着两条思路展开的 :一是以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完善为主线的思路 ;二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剖析为主线的思路。还具体分析了马克思在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利用及其基本特征、未来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关于异化问题,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社会科学界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国内,不少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对这一问题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有的人把“异化”作为基本范畴,甚至将“异化”的概念任意扩大,说什么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全面异化,并把这些现象的根源归结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以致引起了一些人的思想混乱,对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不信任情绪和悲观心理。  相似文献   

20.
<资本论>不仅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其中也有系统的本体论思想,在商品背后存在的是人的感性活动,以资本增殖为逻辑的商品生产、流通、交换、分配和消费构成整个社会经济过程,它揭示了,人的感性活动的社会历史展开构成现存的感性世界.通过<资本论>的本体论建构,马克思更科学地把存在界定为现存感性世界,揭示了存在的性质和实质,并且作为他的本体论旨趣回答了自由与人类解放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