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今年是西藏各族人民保家卫国反抗英帝国主义侵略我国边疆西藏一百周年之际,我们怀着悲愤而崇敬的心情,前往中国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江孜人民同各民族人民一道保家卫国,英勇顽强地抵抗英帝国主义入侵我国西南边陲的战场宗山抗英遗址。  相似文献   

2.
金点强 《小康》2006,(12):76-78
16世纪至18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等西方殖民者不断向东方扩张,侵略骚扰中国沿海省份,烧杀抢掠,罪大恶极。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暴行,不仅激起了中国爱国军民的愤怒和抗击。在抗击西方殖民者的斗争中,海盗首领施和、林凤、郑芝龙与郑一嫂、石氏等,也先后率领部众投入战斗  相似文献   

3.
抗英遗迹与昔日衙门——宗山城堡从山南出发,翻越一道5000多米的大山,过羊卓雍湖,往日喀则,第一站到江孜,海拔4040米。大约因为有在拉萨、林芝和山南的铺垫,尽管江孜的海拔比前三地都高,我们的高原反应已不像前几日那么强烈了。20世纪90年代曾经红火过一阵的电影《红河谷》,正是以江孜抗英故事展开的,以宗山城堡为中心的江孜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英国侵略西藏的历史在这里凝固着。宗山是原江孜宗政府(“宗”相当于县)所在地,拔地而起数百米。1904年英军上校荣鹏赫率军入侵西藏,从亚东河谷一路往北,路过江孜,抗英军民以宗山为堡垒,用土枪、…  相似文献   

4.
一、加拿大经济发展概要和美国资本的渗透加拿大是在十六、十七世纪时,英、法等欧洲殖民者用残暴强压和野蛮掠夺土著人民,以至消灭整个部落的方式建立起来的.1760年,英国征服了法国在北美大陆的最后的一个殖民地,独占了加拿大.此后,劳动人民也源源不断地从英国来到这里.殖民者通过对土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英帝国主义以香港为基地,加强了对我国西南边疆的侵略。与香港一水相连的广西,自然成为英帝国主义鱼肉的一个重要目标。昔日侵略者的暴行以及广西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英雄业绩,在我们今天欢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之际,是千万不能够忘记的。争回西江缉捕权和航运权的斗争1897年英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续议缅甸条约附款》,把侵略魔爪伸向广西。在这个条约的“专条”中,英国要求清政府“将广西梧州府、广东三水县城江根圩开为通商口岸,作领事官驻处所。”随即,英国在梧州抢占了风景最优美的桂江西岸三角咀的白鹤岗建立了英…  相似文献   

6.
王莲 《求索》2007,(5):220-223
本文追溯日据时期台湾艺术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并以大量的史实雄辩地证明了台湾艺术与大陆艺术同根同源的关系。尽管日本殖民者对台湾侵略和同化有50年之久,但却始终不能改变其中华文化之本质,反映了台湾人民捍卫民族艺术与殖民统治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表现了台湾人民爱国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西部边疆地区出现了外来民族压迫的一系列严重事件:英、俄帝国主义的走狗阿古柏匪帮悍然侵入新疆南部,并向北疆推进;沙俄更直接出兵占领伊犁及其周围大片土地!整个新疆有沦为英、俄殖民地的严重危险,祖国统一遭到严重破坏,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外来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首先是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顽强  相似文献   

8.
英、法和以色列不顾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严重警告和强烈抗议,坚持侵略埃及,并且力图迫使埃及人民承认他们已经造成的侵略现状。埃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惨重的牺牲和破坏。战火蔓延的地区愈来愈扩大,面对着这种危急的局面,埃及政府向全世界呼吁援助,苏联政府建议采取紧急措施制止英、法侵略。中国政府热烈地响应埃及的呼吁,坚决支持苏联的主张。中国政府坚决要求英、法和以色列的侵略军队撤出埃及领土,真正实现举世渴望的停火。  相似文献   

9.
<正>1895年6月日据以后,日本殖民者就开始以武力和行政力量推行所谓“国(日)语运动”,企图以日本文化取代中国文化。1937年前后,日本殖民者又全力推行“皇民化运动”,企图把台湾人全部改造成忠实的日本天皇的臣民。日寇血腥的侵略和残暴的殖民统治,给台湾人民带来了巨大痛苦,给台湾社会造成了严重危机。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强烈地抗议英、法政府威胁世界和平、武装进犯埃及的狂暴的侵略行为。英、法政府策动以色列进攻埃及,又利用这种进攻为借口,自己发动了对埃及的武装进攻。这是历史上一次最横蛮、最可耻的侵略行为。认为这种武装侵略是为了保证苏伊士运河的航行自由,是荒谬绝伦的。正是英、法和在它们指使之下的以色列的武装侵略破坏了运河的一切航行,并且堵塞了通过和平协商以保证运河航行自由的道路。英、法政府武装侵略埃及是对于联合国宪章的粗暴破坏,是对于亚非各国人民的公然挑战,是对于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一叨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愤怒和抗议。  相似文献   

11.
刘权 《思想战线》2021,47(6):43
1824年至1885年期间,英国通过3次侵缅战争使缅甸沦落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缅甸自此开启了60多年被殖民统治的历史。英国对缅殖民政策主要包括分而治之、以印治缅、以缅治缅、间接统治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缅人内部的分化与对立,并致使缅甸国内的英缅族群关系呈现出多重面向。具体而言,缅人中的精英群体在殖民统治中成为了既得利益者,他们与英国统治者结成了某种形式的合谋与互惠的关系;处于社会底层的缅人则是反英殖民统治的核心主体及中坚力量,他们与英国统治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对立和冲突。《缅甸岁月》是奥威尔的重要代表作,其以作者在英属缅甸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殖民时期缅甸国内的社会现实与政治生态,具有较强的民族志色彩。英缅族群关系是《缅甸岁月》的核心主题之一,其既呈现了当时英国人对东方的认知和理解,也刻画了缅人对殖民者的多重态度与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12.
战斗精神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献身的爱国情感,是迎难而上、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是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是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有利于震撼敌人、消耗敌人,有利于凝聚人心、树立信心,有利于组织协同,有效实现作战目的。  相似文献   

13.
50年前,由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英雄的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者,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维护正义、反对侵略的正义壮举,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史诗,是维护世界和平和进步事业的历史丰碑。 保卫和平,反对 侵略的正义壮举 中国和朝鲜是唇齿 相依的友好邻邦,早在 抗日战争时期,两国人 民就结下了血肉相连、 患难与共的战斗情谊。 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14.
爱泼斯坦 《黄埔》2013,(2):45-46
如儿庄这个小城镇.在中国地图上毫不起眼。1938年春,这个地名却蜚声中外。、就在这个地方,中国士兵勇敢战斗,打了一个大胜仗,在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的14年殖民统治中,奴化教育贯穿始终。日伪教科书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教学材料,成为日本殖民者奴化中国青少年儿童的载体和工具,也是日本殖民者进行教育侵略的绝对罪证。本文以馆藏日伪教科书为出发点,对日本殖民者蓄意篡改历史、渗透奴化思想等奴化教育内容进行了研究和考证。  相似文献   

16.
台湾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光荣传统.认同祖国、争取回归,是抗战时期台湾人民抵制日本殖民者"皇民化运动"的一条主线.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制割断中华大家庭文化渊源与民族情结的奴化教育、语言强制、更改习俗、文艺垄断和"皇民奉公"运动,台湾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抵制和斗争,并将这种斗争汇入中华民族抗战的洪流,体现了台湾人民不畏强暴,誓死捍卫和发展中华文化,以及强烈的炎黄子孙本根意识.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内的扶贫对象多数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祖祖辈辈生活居住在那些贫困地区的各族人民,历史上,曾在为开辟祖国边疆和捍卫祖国统一的斗争中付出过巨大的贡献。例如历史上曾轰动国内外的马嘉里事件就发生在盈江县铜壁关景颇族地区。是那里的景颇人民用手中的长刀杀死了英国间谍马嘉里的,他们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保卫祖国领土的战斗中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值得深思的是那里的景颇族人民至今还得靠手中的长刀进行刀耕火种维持生活。何时何日才能脱掉贫困帽子呢?当然,造成这些地区长期贫困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文化教…  相似文献   

18.
古巴共和国奥斯瓦耳多·多尔蒂科斯·托拉多总統閣下,菲德尔·卡斯特罗·魯斯总理閣下: 我們收到了你們4月27日就美国直接武裝侵略古巴所发表的特別声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认为,你們对于美国統治集团正在加紧准备中的新冒险行动所提出的警告,应当引起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严重注意。英雄的古巴人民在古巴革命政府和你們的坚强領导下,在反击美国雇佣軍队武装入侵的战斗中获得了光輝的胜利。这不仅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侵略計划,胜利地保卫了古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围绕鸦片贸易和英国对华战争问题,就中国与西方殖民者之间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的手段与方式阐述了重要的观点:落后的清朝政府奉行道义原则,先进的西方列强推行利益原则,从而形成一种"对联式悲歌"。清朝政府的道义抵制并未能阻止非法的鸦片贸易,反而致使政府官员道德上腐化与堕落;西方殖民者推行双重"道德"标准,不仅将财富的获取建立在"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的非法的鸦片贸易之上,还在中国犯下侵略暴行的同时指责中国人的暴行。上述观点对于深化认识当代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的紧迫性以及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97年7月1日零时,是世界瞩目的一刻。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五星红旗和特别行政区区旗终于飘扬在香港上空,殖民者的米字旗悄然落地,彭定康黯然低首。江泽民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国人民受屈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勤劳刻苦、聪明谦和、自强不息、热爱和平的民族,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不幸的是,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中国饱受列强侵略、压迫,领土遭肢解、财富被掠夺、民众受欺凌。中国人被称为“一盘散沙”“东亚病夫”。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