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主流政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流意识形态在政治领域的集中体现,对整合社会思潮,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迅速发展,极大改变了传统媒体建构的主流政治文化传播理念、传播环境、传播机制,使我国主流政治文化传播面临全新的挑战,亟需新的思路和举措来提升网上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实现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播政治文化、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主要渠道,是大学生完成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引导和促进力量。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正面灌输、注重社会思潮评论、加强网络教育等途径提高大学生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辨别能力,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社会政治机构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观念的灌输并不断传播具有导向性政治信息的过程称为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是社会成员获取和接受以显性或隐性状态存在的各种政治性知识成为政治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具有促进、传承政治文化、培养社会成员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维系政治社会的运行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社会个体通过接受社会政治文化教化 ,掌握和内化政治规范 ,形成具有一定政治人格的社会人。政治社会化普遍涉及社会个体 ,但作为社会个体因年龄和智力等个人条件、所处环境的开放程度、文化背景、阶层与群体归属的限…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是保障我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新疆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宗教、同辈团体、大众传媒等,应结合实际提出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如传承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文化;优先发展民族素质教育;提高对党和国家的信任感,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以旅游业带动政治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大众传媒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方 《工会论坛》2006,12(3):109-111
政治社会化是将社会的政治文化通过适当的途径向社会成员广泛传播的过程。随着传播全球化的深入,在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政党和政治机构、政治事件等众多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途径中,大众传媒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现代途径和手段。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传递政治信息、进行政治宣传、灌输政治思想、树立政治形象、传播政治知识、监督政治环境、激发政治参与。我们要利用和发挥好大众传播媒介对政治社会化的积极作用,防止其消极影响,努力推进我国的公民政治社会化过程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政治社会化是通过政治引导传播主流政治文化、培养政治意识、认同政治理念的过程,政治引导是实现政治社会化的方式。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分布广泛、特色明显、影响突出。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出发,分析新媒体代表人士政治引导的工作现状、当下要求,以政治社会化路径探讨加强政治引导的工作方法,增进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发挥好他们在管控社会舆论、参与民主政治上的积极作用,既是做好统战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也是政治社会化理论与统战工作相结合的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7.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众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或者说任何一种社会体制,为了维护和巩固其政治统治都要全力维护并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也就是在社会中形成核心的价值观,即主流的意识形态,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网络不但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功能,而且具有独特的运作机理:政治信息是网络政治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网络通过传播政治知识有效实现政治社会化目的,网络通过传播新的政治文化促进政治社会化的持续进行,虚拟政治实践成为政治社会化的有效途径,网络作为大众媒介影响着政治社会化进程,网络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因素。网络政治社会化的特点是网络成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网络的虚拟性导致政治社会化的复杂性,网络政治社会化具有不稳定性,网络共同体等非正式组织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等。  相似文献   

9.
网络传播所带来的网络生存状态以及衍生的网络观念,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教育的错位、虚拟环境中主流文化的空位以及青少年成长的“越位”导致青少年社会化进程出现超前或延迟,甚至是扭曲的现象。重视早期家庭教育,夯实青少年社会化的根基,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发挥学校在青少年社会化中的主阵地作用,弥补虚拟环境中主流文化的空缺,主流媒体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0.
从政治认同维度讲,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增强社会成员丰富的政治情感、引导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等来夯实执政基础,提高执政党合法性;从利益协调维度讲,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疏通引导,春风化雨般协调利益矛盾,化解利益冲突,构建和谐人际劳动关系;从文化潜移维度讲,思想政治教育营造浓郁温馨和谐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般地感染人、激励人、鼓舞人,进而重构人们的意义世界;从社会整合维度讲,思想政治教育利用自身组织优势,将社会结构的异质元素、不同部分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加速社会一体化进程,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