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现状与问题 1997年之后武汉市个体私营经济步入稳步发展期,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繁荣城乡市场,拓展就业渠道,改善人民生活,增加财政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是个体私营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大。从 1979年到 1998年,个体私营经济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 0.2%增加到 30%左右,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所占的份额由 0.04%增加到 28%; 2000年预计个体私营企业缴纳税收 11亿元左右,占全市纳税总额的 10%左右。   二是部分个体私营企业造就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名牌产…  相似文献   

2.
<正> 一个不可轻看的客观现实同沿海城市相比,武汉市私营经济的起步与发展,显得姗姗来迟。但就目前情况看,它已开始显示了对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补充作用。增加了社会财富。1990年,全市城镇个体工商户共有68589户(1985年最多,达76709户),雇工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751户;两者总产值共达38765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2%;商品零售额共14.3亿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4.3%;1991年,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向国家缴纳税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5,(2):83-8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成倍地高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已超过1/3。目前,个体私营工业已占全国工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的40%左右,占全国商品销售总额和零售总额的60%以上。加上外资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超过一半。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找市牢固确立“能快则快、能治则活”的指导方计,把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扩大经济总最、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增长点,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到1998年6月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5.74万户,私营企业发展到4393家,分别增长了4.04倍和32.1倍。1997年实现产值40亿元,销售65亿元,分别比1992年增长19信和12倍;全市个体工商税收比1992年增长4倍,达到1.5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的16%,有的县区达到20%以上。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城市下岗职工,带动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增加税收,促…  相似文献   

5.
依托大优势 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罗鑫隆近几年来,丰城市在强化农业、主攻工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1995年全市实现个体私营经济税收近4000万元,比90年增长2.2倍,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4%,1996年可...  相似文献   

6.
经济比重与纳税比重1997年底,我国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24.2%.加上外资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将近1/3.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纳税540亿元,只占全国工商税收的7%.经济比重与纳税比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州市的民营经济出现了超常规发展的良好势头。民营经济在全省的位次,由1995年的第9位,跃升到1997年的第2位。截止1998年上半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总户数累计达70524户,从业人员16.4万人,注册资本(金)11.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4%、13.9%和60.0%。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产值营业额24.眺元,同比增长22.8%。但全市民营经济就整体发展水平而言还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民营经济所占比重小,仅占国民经济的37%;二是大户少,注册资金小;三是流通领域多,生产领域少,高科技含量的更少;四是特色不突出,没有一个市场…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发展迅猛。从淄博市的情况来看,截至去年底,私营企业达到1.5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16.7万户,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本86.1亿元,实现增加值155.1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2%,上缴税金4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15.6%。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其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9.
巴彦淖尔盟个体、私营经济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个体、私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我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到1997年底,全盟有个体工商户44797户,从业人员67259人,比1994年分别增长了54.1/、56.7%。私营企业从无到有,1997年发展到1053户,从业人员15O58人,分别比1994年增加了1.4倍和2.3倍,增长速度超过国有、集体企业2-3倍。1997年.全盟个体、私营企业创造的同民生产总值为14.5亿元,占全盟国民生产总值的15%,比1994…  相似文献   

10.
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加快和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完善,1995年我国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模式正在形成,有更多的城镇劳动力流动到乡村就业。据测算,全国1.3亿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中,城镇劳动力在10%左右。二是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就业比例不断上升。到去年末,全国城乡私营个体从业人员达5060万人,比上年增加636万人。其中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有1960万人,增长25%,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已超过10%。三是城镇职工中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所占比例持续上升,国有、集体职工所占比例下降。到…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 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亿万元左右,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 4000万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 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分别为13%、51%和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 比重分别为44%、23%和33%; 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提高到1.5%以上; 初中毛入学率达到 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 育毛入学率…  相似文献   

12.
《政策》2008,(10):63-63
据农业部调查.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月平均工资为1060元,首次突破千元,比上年增长10.6%:2008年上半年达到了1240元.同比增长16.4%。近几年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4—2007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999元增加到1596元.年均增长16.9%.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34%上升到38.6%.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由25.5%上升到40%.是拉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1998年6月底的统计表明: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一些经济领域中所占比重如下:在批发商业中占83%在零售商业中占93.5%在饮食网点中占94%在工业总产值中占18.57%1998年1月至6月,深圳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缴纳地方税51047.6万元,在全市地方税收入中占9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当前,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的“补充”作用,更好地促进丘陵地区经济的振兴,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据统计,截止1992年底,全市有个体工商户51794户,从业人员57085人,注册资金7134万元,总产值33473万元,营业额200235万元,商品零售额157618万元;私营企业46户,雇工1002人,注册资金1017万元,总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河池市金城江区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社会生产、搞活商品流通、广开就业门路、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发展迅猛。截至2008年,金城江区已有个体工商户16657户和私营企业248户(分别排在全市的第2位和第3位),个体私营经济在金城江区财政收入中的比例提高到85%以上。在新形势下,金城江区将大力鼓励、扶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从而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黎明 《当代广西》2008,(22):46-47
全市共有9大类中小企业1.89万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8%以上,有个体私营企业10万多家(户),民营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63%以上。中小企业成为玉林城市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也是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生力军。  相似文献   

17.
对赤峰市个体私营经济情况的调查赫修章,张树元,徐广义近年来,赤峰市个体私营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截止1996年6月末,全市城乡个体工商户已达7.5万户,从业人员12.29万人,注册资金7.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了3.3%、1.3%和2.8%;私营企业...  相似文献   

18.
<正> 92年深圳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上缴国家税收达3.14亿元,比91年增长59%,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已占市级工商税收10%。去年深圳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取得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市政府对个体私营经济采取宏观上调控、微观上引导的政策,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去年全市个体私营纳  相似文献   

19.
奈曼旗工商联紧紧围绕经济工作这个中心,采取有力措施,努力促进全旗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成效明显。截止1993年末,全旗私营企业由1990年的零户,发展到33户,占全盟私营企业总户数的38%;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961户,从业人员5130人,注册资金2114万元,上缴税金320万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26.3%、21.4%、44.7%和46.9%。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全旗经济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1978—1997年的19年里,我国从业人员明显增加,总量从40152万人增至69600万人。同期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由41.7%上升到56.3%。在就业结构方面,劳动力的三种产业结构比例已从1978年的70.7:17.6:11.7改善为1997年的49.9:23.7:26.4,其中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1997年首次超过了第一产业,且第三产业比重增长迅速,这表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必要条件。随着工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批劳动力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