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在现代和社会非常必要;现阶段我国如何加强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建设,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并构建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创造电子政务条件和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2.
当前,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放在核心地位,是我国推进信息化的一大特点和重要任务。而如何更好地推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无疑是摆在政府和学者面前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效益分析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个突破口。一、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效益分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就会有投入和产出以及相互比较的问题,也就是效益问题。没有效益的投入是没有价值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效益包括两个方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首先体现在社会效益上,而最终要落脚于经济效益。1.电子政…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与我国信息化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观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而政府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龙头,在提高政府行政质量和效率以及科学决策及宏观调控能力上也初显威力,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推动行政创新、政务公开、反腐倡廉、展示亲民形象的具体举措。电子政务建设很主要的一部分就是政府的资源共享,这种共享是建立在政府资源信息化的基础之上的,大量的政府业务将以信息的形式存在和产生效益。由此可见,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资源的重要部分,如何建设和管理信息资源,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化、网络化突飞猛进的今天,亟待推行电子政务以适应信息社会对政府职能的新要求,更好地服务国民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的背景下,唯技术先进是从与追求硬件更新换代的电子政务建设路线受阻,期望中的政府管理模式革新没有发生。所以要转变观念,从电子政务实施主体出发分析公务员人文层面的信息素养,探索公务员信息素养构成要素及其培养途径,以公务员信息素养的提高推进政府网络执政理念和方式转变,提升电子政务水平和政府网络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多元因素综合分析法,提炼出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三个核心维度,即政府、公民社会以及ICT技术;并构建了一个三维综合视角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模型,其包括碎片信息化、部门信息化、垂直信息化、水平信息化、全信息化五个发展阶段;政府、公民社会以及ICT技术三个维度的共同演化推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进程,任何一维因素的滞后,都可能制约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及基本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将信息化作为今后 2 0年要实现的八个奋斗目标之首 ,确定了“政府先行 ,带动信息化”的方针。邛崃作为四川省信息化建设试点惟一的县级市 ,明确了我市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基本框架是“一二四一”框架体系 ,大力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推行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有利于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因而推行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创造有利于电子政务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以政府首席信息官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官组织架构,以推动电子政务协调统一发展;加强电子政务软件应用和系统维运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规法律为电子政务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政府事务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政府的跨部门协同,但其前提是电子政务中互用性的实现。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网上行政审批为例可说明互用性的关键作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审批信息量大、程序复杂、周期较长。基于这一内在特点,审批部门之间信息的互用性便成为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的关键点。项目代码系统和证照共享系统作为网上行政审批系统互用性的基本支持,可以从加快审批信息标准化与有序化、推动信息共享与信息监管等方面,整体提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效能。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现实冲突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在现实中与政府管理创新、政府组织结构、法律滞后、行政成本、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安全等产生冲突。对于这些冲突,一方面要从行政机制上寻求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要用立法的办法来解决。立法解决是在立法原则的基础上,订立电子政务相关法律的基础性体系、核心性体系和运作性体系。  相似文献   

10.
蒋劼  覃枝 《人事天地》2011,(10):39-4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政府信息化建设,并将这场运动逐渐演变成以“电子政府”为标志的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包括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作为人才队伍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是政府管理职能之一,必然要加入到电子政务的改革浪潮中。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化时代,电子政务对于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子政务对政府的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政府公共服务逐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使政府公共服务更多考虑公民的需求,使政府公共服务范围的范围大大扩展。同时,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反作用,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在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紧密相随,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成功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的主要标志,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应用领域。电子政府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政府再造的新趋势,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加强电子政务评估方法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着重从电子政务的概念及技术框架出发,主要介绍了国内电子政务的评估方法及技术指标,并与国外电子政务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电子政务评估方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IPv4地址空间已经耗尽,中国正在建设世界最大规模的IPv6网络,以此为基础的服务及地址空间需求将不断增加,云计算应用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开始考虑如何用云计算平台来构建自己的信息系统。该文以IPv6为基础,研究了如何利用云计算搭建政企信息化平台。  相似文献   

14.
过去是风险投资在推动着中国互联网应用与信息化的发展,而现在政府已经代替风险投资,成为第一推动力。政府是计划机制来配置资源,其动机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但是,政府推动信息化的机制决定了电子政务的特性,与传统产业不同,电子政务本身也充满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充满着创新和探索的要求。因此,要确保中国电子政务理性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认清电子政务所面临的问题,寻求最好的对策,制定符合实际的机制,确保电子政务的应用从混乱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子政务理论体系结构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浪潮在全球范围的开展,作为信息化五大领域之首的电子政务得到了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以20世纪末期的“政府上网工程”为序幕,通过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中国的电子政务理论研究经过逐步发展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本文作者就在分析总结中国电子政务研究的定位和特点的基础上,尝试着构建了一个中国电子政务研究的理论体系模型,并运用统计方法对中国电子政务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公共性视阈下的电子政务外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用压力、就业促进、公共需求、技术弹性是政府电子政务外包的多元动因。电子政务外包的公共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外包目的公益性、外包内容的限定性和外包方式的规制性。公共性视角下的电子政务外包影响要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法律环境、文化因素、部分利益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电子政务为我国政府管理创新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其理想目标是:作为电子化的服务型政府,通过自身改革成为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中心,由此形成所有资源的无缝隙集成、零成本运行、个性化服务和即时反应的管理体系。电子政务肩负着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以及推动整个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电子政务近年来有较大发展,但整体水平仍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信息技术装备、网络化程度、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应用、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大力加快其发展步伐。按照我国信息化发展规划要求,应在两个五年计划内使中央和各省市政府部门基本实现信息化。  相似文献   

19.
美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是整个体系中又成为整个信息化中的关键。建立电子网络政府,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一种世界性潮流,也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论电子政府与政府信息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子政府建设的核心和实质就是构建电子政务 ,推动政府上网 ,实现政府行政职能的现代化、民主化和公开化 ,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和共享 ,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在网络环境下 ,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各级政府面临的新课题。本文着重探讨电子政府给政府信息资源利用带来的影响和加强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