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茫茫的宇宙苍穹,时而有一颗耀眼的流星划破夜空。人们在惊异于其璀璨瞬间的同时,也为这短暂的生命发出无限感叹。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流星——年仅34岁就当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市长的李水明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又以同样惊人的速度沦为阶下囚,成了一颗“政治流星”。  相似文献   

2.
2003年11月28日上午8时30分,头上刚长出一寸长头发、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李水明被两名法警架着,走上了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被告席。这名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北流市原市长,在3年多的时间里,利用职权之便收受李春来、李向东等17人所送钱财共计人民币90.1万元、美金1.9万元。此外,还有人民币184.8多万元、港币11.7万元、美金700元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曾是“广西最年轻市长之一”的李水明是如何沦为阶下囚的?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企业报》报道,记者曾采访顺德市市长冯润胜,历时三小时,电话只响过两三次。记者对市长的电话如此“清闲”颇感疑惑。冯市长解释说,其实过去他也一样忙得晕头转向,进了办公室,几乎都是谈项目、谈资金,没完没了;回到家,追来的电话还是谈项目、谈资金、谈减免税。他说,现在情形不同了,电话少了,有了更多的时间陪家人,并不无幽默地自喻为“潇洒市长”。据介绍,这种变化,缘于1994年完成的政府机构改革: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而是将权力下放;主要领导不再大权独揽,而是充分发挥部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有政府官员…  相似文献   

4.
2003年11月28日,备受关注的广西北流市原市长李水明受贿案在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检察机关在起诉书中,指控李水明在任北流市市长期间,收受17人贿赂共  相似文献   

5.
记者在采访孝义市纪委书记任张广时,他几次向记者推荐下堡镇党委书记胡登华,并提供了 有关他的先进事迹材料。而“山西省抢险救灾先进个人”“山西省跨世纪杰出青年人才”“ 山西省改革明星”“文峪河整治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也促使记者 想去接近胡登华,了解胡登华。经过记者的采访,发现胡登华确实是一名好干部,正如孝义 市纪委书记任张广评价的那样:“是个难得的好人、好领导,是广大基层干部的一面旗帜。 ”一刚过不惑之年的胡登华在孝义被公认为是有勇有谋、敢打敢拼的一员“闯将”。1996年, 他被调到孝义…  相似文献   

6.
棱角刘道玉     
石破 《廉政瞭望》2010,(6):38-39
“我现在是个残疾人,我中风13年多了,右耳聋了,右手也不能写字了。”77岁的刘道玉让记者坐到他左侧沙发上,好对着他的左耳说话,“你们对我的采访是关门采访,这是我最后一次接受媒体采访了。”  相似文献   

7.
衡洁 《廉政瞭望》2010,(23):52-54
杨加林成了官升镇的“明星”。 在联系杨加林前,记者曾听以前采访过他本人的同行说,刚上任时的杨加林是个“话比较多”的人,说话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甚至有时是让宣传部感到“一丝紧张”的采访对象。然而这一次的采访,记者却感觉到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8.
胆大与胆小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题为《从市长到囚犯》的新闻专访。原鹤壁市市长因受贿和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沦为阶下囚。记者采访他时问:“在收受第一次贿赂时,你有没有想过后果?”这位原市长倒也坦白:“开始确实有点不敢收,因为知道收了就够判刑了,可退回去或上交又怕得罪了那位同事,犹豫再三,还是收下了。”怕得罪人固然是胆小怕事,可明知受贿是犯罪却仍来者不拒,到底是胆小还是胆大?唐太宗李世民曾有一段非常精辟的比喻,把人的生命比作明珠,用“明珠弹雀”的道理来分析贪污受贿的官吏。官吏见金钱财帛,不惜生命不惧刑罚而受纳,…  相似文献   

9.
2003年12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依法判处北流市原市长李水明有期徒刑十年。此前,玉林市纪委、监察局已给予李水明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处分。经查,李水明于1998年2月至2003年8月任北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期间,收受贿赂人民币90.1万元、美元1.9万元,收受“红包”等违纪款人民币103.68万元、港币13.32万元、美元2000元,另有人民币184.84万元、港币9.29万元、美元700元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相似文献   

10.
3年前,广西凭祥市市长邓呈壬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神秘地出逃国外,全国哗然。两年后,邓呈壬再度成为国内媒体关注的焦点:他是国内迄今为止第一个外逃后又投案自首的官员,并且,他的涉案金额之少和胆量之小,都创造了“历史之最”。一个拥有研究生学历、政绩卓著的市长,为何要仓促出逃?两年亡命天涯的日子,他是怎么度过的呢?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下决心投案自首?2005年8月2日,记者在邓呈壬的家里独家采访了他,让我们一起解读这个“逃跑市长”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1.
3月7日,吴忠市市长吴玉才就创建“平安吴忠”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吴玉才市长说,吴忠市自开展平安创建工作以来,主要采取了四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地震过去3年半时间了,龙门山镇因灾失地农民日子过得怎样?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驱车前往彭州市龙门山镇九峰村十六组,采访了“坚强永胜饭店”的主人陈兴良夫妇。“我在这儿住了34年了,饭店是父辈传下来的。真的是一震回到了20年前。”对于地震的影响,陈兴良用这句话来概括。  相似文献   

13.
做了五年记者、五年编辑、五年部室主任后,因工作需要,我又被报社安排为专职采访市长活动的记者,我们称其为“跟领导”。两年过去了,一方面越来越发现“跟  相似文献   

14.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3,(20):25-25
“现在要找吴敏一太难了,他躲起来了不见记者。”曾采访过吴敏一的一名知名媒体人告诉《廉政嘹望》记者。2003年4月,时任温州市副市长吴敏一与其他3名温州官员同时辞职下海,其中,吴敏一级别最高,一度引起轰动,被称为“辞官从商的温州现象”。然而,吴敏一在商海中搏击得并不顺利。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重庆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这样引人注目?”带着“要弄清楚”的想法。90岁的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辑西默·托平,去年底专程来到重庆。托平在中国解放战争期间曾赴延安,采访过刘少奇、朱德等中共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他是第一个采访周恩来总理的美国记者。《瞭望》新闻周刊最近详尽露托平在重庆的所见所闻所感,本刊特别摘编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6.
要去采访“养蜂大王”王金生,我们都很兴奋。当记者好多年了,采访过各行各业的人,可采访养蜂人还是头一次。在去王金生家的路上,我们在心里想象着这位“大王”的样子,也许他是一个很“酷”的老板吧,要不,人家怎么敢称“大王”呢!等见到了王金生,我们心里都感到有点意外:这就是全省知名的“养蜂大王”!与其说他是一个有几十万元资产的老板,倒不如说他更像一个乡村小学老师。王金生,矮矮的个子,白白的脸皮,眼睛大而有神,脸上总挂着温和的笑容。他平时话不多,但一说起养蜂的事,就会滔滔不绝,说个不停。王金生老家在怀德县,…  相似文献   

17.
王佩 《党建文汇》2005,(2):55-55
市报的记者王新原来写诗,后来转写报告文学,近几年,市里很多单位的一把手都在他的笔下“星光灿烂”过,随着王新采访数量的增多,他出了一本书,书名《春华秋实》。从此,王新自称作家。对方如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必赠《春华秋实》一本,说些“雅正”,“斧正”之美的话。  相似文献   

18.
本溪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市长、总经理张学武,10年前在他任本溪市化工矿业总厂厂长时,本刊曾以《“水乳”是怎样交融的》为题,报道了他紧紧依靠工人群众,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创下的佳绩。10年后,本刊又派出记者,专程赴本溪对他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9.
张艳丽 《党建文汇》2002,(16):39-39
“英特尔”公司的总裁克瑞格·贝瑞特2002年5月10日突然到达成都,接受了成都几十家媒体记者的集体采访,采访快结束时,贝瑞特博士出人意料地反问记者:“请问这里有多少家成都媒体?我想请各位记者帮忙找一个人。”他缓缓地举起一张照片,  相似文献   

20.
<正>毛泽东与账本的渊源已久。1936年9月,毛泽东在保安窑洞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说:“我刚识了几个字,父亲就让我开始给家里记账。”还说到他父亲脾气暴躁,常常打他和两个弟弟。“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从9岁到17岁,毛泽东一直给家里记账。1910年秋毛泽东留下一首“孩儿立志出乡关”的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