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厦门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较快,东盟已成为厦门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在双边贸易、相互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等方面,均取得新的进展.厦门具有进军东盟市场的比较优势,拥有一批从事对东盟经贸合作的企业主体.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实施,厦门与东盟的双边经贸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2017年7月,中国获得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99年特许经营权,斯里兰卡港口运输部部长称中斯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斯里兰卡致他转让汉班托塔港股权的背景是因经济状况表现不佳,斯里兰卡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主要是打造经济发展走廊,改革税制以促进投资、吸引外资。斯里兰卡政府转让股权的目的是借此刺激其经济增长并实现其国家梦想,搭上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顺风车;并希望成功复制中国"港-产-城"的港口发展模式,促进和深化斯中双边投资和产能合作;也希望借此谋求中印之间的战略平衡,加快和推进斯里兰卡经济对外开放步伐。汉港的修建和转让以及以后中斯双方的共同经营对中斯来说都是共赢。  相似文献   

3.
斯里兰卡新一届总统选举后,以西里塞纳总统为首的新政府在内外压力下推动了外交政策的调整,一方面缓和与印度及西方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重新审查中国投资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疏远中国。由于迎合了印度与西方国家抗衡中国影响的需要,其政策调整短期内升温了其与印度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并使其国家形象和外部经济环境有所改善;但由于印度和西方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对斯里兰卡内政的干涉以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因此斯里兰卡与印度和西方的关系未来仍存变数;中斯关系方面,虽然现今两国关系进行调整,但因为两国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及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上存在高度契合,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合作关系前景依然广阔。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投资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的特点是总体规模小,增长速度较快;投资项目平均规模偏小;投资的区位、产业比较集中和投资规模波动较大。东盟国家对中国的投资特点是:投资规模总体较大,但增速缓慢;受政治、经贸合作导向影响较深和投资规模波动较大等。本文提出以投资为契机,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升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投资,实现互助共赢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来的情况表明,促进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的因素增加,突出表现在:两国政治关系在各个层面都取得明显进展;国际领域共同的战略依托在增强;对经贸合作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明确提出2010年两国贸易达到600~800亿美元与2020年中国对俄投资达到120亿美元的目标;两国经济快速芡段对经贸合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多年来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为今后发展增加了可能性;能源合作前景看好;圯方边境贸易的潜力巨大。这些有利因素将促进中俄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从2008年开始在斯里兰卡修建汉班托塔港,2012年汉港开始投入运营。但由于斯里兰卡从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国际社会对汉港的建设非常关注。特别是印度对中国进入其"后院"也颇为担忧。对所谓的"珍珠链"传言也半信半疑。近年来,印度对斯里兰卡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与措施:与斯里兰卡进行全方位合作;在海上加强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的合作;进一步向东靠拢并涉足南海事务等。中国在斯建设汉港符合斯里兰卡的国家战略,也实实在在给斯里兰卡带来了利益,不能误解成"珍珠链"战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是对印度诸多猜疑最好的回答。中国在斯里兰卡建设汉港是"和平、友谊、合作、发展"精神的体现,目的是实现和谐相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中拉经贸关系迎来了全方位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2015年1月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中拉整体合作由构想走向现实。要实现中拉经贸合作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中国方面应当更加关注拉关地区的诉求和利益关切:在贸易领域,进一步推行进出口并重政策,强化中拉贸易互补格局,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双方贸易摩擦;在投资领域,加大对拉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投入,实现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多样化;发挥金融引擎作用,扩大经贸合作规模;注重研究拉关的法律和社会环境,增强环保和社会责任意识,建立起自身的风险防范和对外宣传体系。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经济连续八年实现增长,2007年增速继续加快。俄罗斯经济的持续增长拓展了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空间,使中俄贸易额连年大幅增长、相互投资不断增加、大项目和高科技合作进一步加强。未来几年中俄经贸合作将持续发展,合作的主体将进一步多元化,两国的贸易形式将更加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斯里兰卡成为印度洋经济中心有其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是印度洋上的重要航道枢纽;还处在最好的时代,亚洲两个大国中国和印度正在发展和崛起,斯里兰卡是中国"一带一路"之"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印度的印度洋战略的重要国家。而且,斯里兰卡还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即成为印度洋经济中心。但是,斯里兰卡也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政府不能坚持一贯的国家发展策略——中间道路,美印介入了斯里兰卡政权更替;新政府叫停中国在斯的大项目——科伦坡港口城工程,严重影响了中斯经济合作;同时,斯里兰卡国内经济发展欠好,国家陷入债务泥潭。所以,斯里兰卡要成为印度洋经济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是中国在当代重要的国际化战略,但实施该战略却会遇到政治和经济风险。今年3月,中国在斯里兰卡14亿美元的科伦坡港口城工程项目被暂时叫停,正说明了这种风险的存在。这其中的政治风险是印度对斯的影响,印度启动"季风计划"反制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在斯里兰卡投资面临的经济风险是过度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相比之下,日本对斯里兰卡的投资集中在非经济领域,即文化、教育与民生方面,这对我们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1.
蒙古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及中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吉林省与蒙古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两国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地缘优势、较强的经济互补性是吉林省与蒙古经贸合作的有利条件。但由于蒙古处于转轨时期,政策多变,缺乏对中国现行政策的了解,中国在蒙古投资的大项目少且落实缓慢,以及少数商贩把伪劣商品销往蒙古等原因,使双方合作受到一些限制。因此,吉林省应有针对性地在输出技术和劳务、加大轻纺产品和食品生产输出、加强与蒙方的矿产资源开发,并扩大工程承包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鸡西市对俄经贸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对俄经贸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如外经贸主体薄弱、俄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贸易结构比较单一等。为解决这些问题,要在促进大项目建设、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开发新的合作领域等方面做文章。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也将为中俄经贸合作深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推进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省对俄经贸合作已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俄开放"桥头堡"和"枢纽站"地位进一步加强。面对新形势,对俄经贸合作应抓住加快发展机遇,克服不利挑战,以大项目为牵动,调结构促升级,强化机制,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勇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5):27-35,80
智利是拉丁美洲最具竞争力、最稳定和最开放的经济体。基于分析经济增长的四个基本框架,本文认为智利正面临着深化结构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挑战,这也为中智深化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战略机遇。与此同时,智利的外向发展战略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尤其是在保持与欧美发达国家传统的紧密关系的同时,开始加强与亚洲及新兴市场国家的联系。出于对自身产业升级的需要,智利客观上要求与贸易伙伴加强产业内贸易。在中拉经贸合作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和智利的经贸关系也将沿着"贸易跨越增长→投资稳步增加→金融合作水到渠成"的路径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巴西的经贸关系及其新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以来,巴西的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都获得了快速发展.2006年,巴西出口额居世界出口贸易排名第23位,进口额居世界进口贸易排名第24位,对外投资位列世界第12大投资国,利用外资在世界位居第19大投资目标国.目前,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也是中国从拉美地区进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于2005年超过德国并连续3年成为巴西的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国,并于2008年成为巴西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仅次于美国,是巴西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但是,中巴之间的贸易摩擦与贸易壁垒、投资壁垒和投资环境问题影响中巴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中国应该积极反驳"中国经济威胁论",塑造良好的经贸环境,充分发挥澳门的独特优势,构建中巴经贸合作的平台,高度重视互补性经贸合作,服务中国国内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黑龙江省对俄远东地区经贸合作继续发展,但仍面临着投资总额少投资主体弱、缺少大项目支撑、沿边省区优势未得到很好发挥等问题。同时,2012年中俄高层都发生了重大变动,俄远东地区也有很大变化,面临着新政府对远东开发高度重视、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召开、中俄互办"旅游年"等重大机遇。我们应抓住这有利时机,进一步扩大黑龙江省对俄远东地区经贸合作,提升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和平与发展》2021,(5):118-134
2021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长期以来,基于平等对话和友好协商,双方经贸合作硕果累累,2020年已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为双方下一阶段的友好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构、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和实施等,都为中国与东盟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带来新机遇和新活力。虽然面临诸如美国等域外国家的干扰和贸易投资不平衡等新旧挑战,但只要双方坚守对话与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战略互信,就能克服种种挑战,将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推上新台阶,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推进以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与合作的深化,作为友好邻邦的中国与越南在“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十六字方针的指引下,双方的经贸合作不断发展扩大。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的统计,2000年以来,中国在越直接投资(FDI)不断增长。2003年头9个月,中国新增在越投资项目42个,投资金额近6400万美元,这一数字是2000年全年中国对越投资金额的近两倍。截至2003年9月,中国在越直接投资有效项目累计236个,投资总额近4.24亿美元。其中,工业和建筑业领域的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分别占总数的…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2002年3月开始实施的远东纲要为我国发展同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纲要实施两年以来,远东各联邦主体纷纷制定发展战略和采取措施,加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并在大力发展对外关系时,把发展同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经贸合作列为优先发展方向。这促使该地区与中国北方省份的区域合作出现飞速发展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20.
拉美地区对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商品出口增长、资源类商品进口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资源类商品供大于求是导致此类商品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中国不仅稳定了此类商品的国际市场需求,也使拉美地区此类商品的出口量继续保持增长。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等背景下,中拉经贸合作由"贸易驱动"向"金融驱动"过渡,中国对拉美地区资源类商品的进口需求稳步增长将继续拉动双边经贸合作,中国在拉美地区金融类投资涉及的国家(地区)日益增多,与部分拉美国家成功探索和实施了"贸易+投资+金融"合作模式,金融合作可以使拉美国家普遍受惠。中拉经贸合作是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GDP每年增加6000~8000亿美元是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拉美地区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自然延伸,基础设施一体化是中拉经贸合作的重要物质基础,自由贸易是中拉经贸合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拉产能合作面临着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产能过剩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全球背景下,中拉产能合作应集中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