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廖承志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政治家.他能讲德语、法语、日语、英语、俄语和荷兰语等多种国家的语言.他会演戏,解放前在延安时,在《间谍》一剧中,他扮演西班牙军官,在舞台上严刑逼供不幸被捕的共和党人,把傲气十足的弗朗哥军官表现得惟妙惟肖,差一点引得观众把他毒打一顿.他会唱歌,他那浑厚的男中音唱起歌来很动听,叶剑英戏称他为"俱乐部主任".他还会绘画写诗.对于他漫画的艺术,文史界已有多篇文章谈及,然而对于他诗词方面的特色,则语焉不详,甚少谈及.  相似文献   

2.
张闻天同志是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一生爱好学习,学识广博,有极深厚的功底。他精通英文,能够翻译难度极高的文艺作品,曾在美国出版的《大同日报》担任编辑。他熟悉日文,一段时间以日文投稿日本刊物发表。他的俄文水平,不仅能翻译马列著作,而且在大学为苏联教授上课担任翻译。他中文也非常有造诣,茅盾曾经赞扬他说:假如他不是“后来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全身心投入了革命斗争的烈火,他很可能在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历史上占一席之地,充分发挥出他在文学上的才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也是深有研究的,著名的我…  相似文献   

3.
林强同志是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在长期从事中共党史研究的同时,在党史学的研究上也有一定的造诣。本刊1989年第4期曾发表了他写的《论党史工作者的素养》,在党史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等报刊予以转载,并且获得了全国党史优秀论文二等奖。现在,本刊再发表他写的《再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西柏坡人"他是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电影的音乐主创,在《先遣连》《区小队》《有个地方叫马兰》等近百部影视剧中担任全剧配乐及主题歌作曲,曾连续8年担任河北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音乐总监及作曲……他就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人刘礼民。刘礼民是河北省平山县人,在介绍自己时,他最爱说的是:"我是西柏坡人!"他发自内心地为自己的家乡而骄傲,正是这片红色热土滋养着他的灵魂,也深深影响着他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5.
在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当中,有不少人对音乐艺术情有独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就是其中一位。他不仅喜爱西洋的歌剧交响芭蕾,更钟爱祖国的民族音乐艺术。在音乐界流传着许多他与音乐家交往的佳话,音乐家们也都把他当作自己的知音。 近年来我国音乐界人才辈出,不断涌现出一批批年轻的音乐家。青年二胡演奏家宋飞,便是活跃在民族音乐舞台上的出类拔萃者。在谈到江主席关心民族音乐的发展时,宋飞说:  相似文献   

6.
王兰生 《党史纵览》2011,(10):45-46
在《毛泽东为什么要把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党史纵览》2010年第8期)一文中提到:1950年10月初,中共中央在讨论出兵朝鲜的问题时,毛泽东对彭德怀说,为了你到朝鲜后工作上的方便,先把岸英带去,他既懂俄语,又懂英语。  相似文献   

7.
边文 《广东党史》2010,(4):29-30
<正>提起出自广东的音乐界前辈,人们一般首先想到的会是冼星海那汹涌澎湃的《黄河大合唱》,想到何士德那激昂回荡的《新四军军歌》。然而,你可曾知道,同样出自广东的李凌,在音乐上颇有建树,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音乐活动家,他为推动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  相似文献   

8.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这铿锵有力的歌声,曾响彻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曾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抵抗日本侵略者.《大刀进行曲》这首不朽的歌流传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可她的作者却不像他的歌曲那样被人熟悉.本文在这里将向读者朋友介绍这首歌的作者——我国无产阶级新音乐的先驱者,30年代上海歌咏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麦新.麦新,原名孙默心.曾用名孙培元、孙克、铁克.1914年12月5日生于上海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家庭.1925年,他中学二年,父亲去世导致家庭贫困,中途辍学.  相似文献   

9.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海正生离开我们已有一年多了。可我对他的深刻印象并未因时间的磨洗而变淡,他的音容笑貌仍然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我总渴望再与他做一次倾心交谈。虽然我曾饱含深情写过介绍他事迹的通讯并分别发表在《光明日报》和《共产党人》杂志上,也表达了我对他的崇敬与怀念之情,但仍觉意  相似文献   

10.
徐天龙何许人也?他是山东的一位普通农民。2003年春天,为了讨要工钱,在无望的情况下,他点火自焚。由于抢救及时,他没有死去,但落下了终身残疾。这事曾在《经济导报》上有详细报道,2003年3月19日,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题为《为什么他们总是泪流满面?》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旷天良也是一位民工,确切的说他是一位工头。为了讨要工钱,  相似文献   

11.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歌声对每个中国人来说,太熟悉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歌唱祖国》的乐曲响遍了中华大地。她寄寓着每个炎黄子孙对于祖国母亲的无限深情,唱出了走向明天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王事,出生在无锡荡口镇的一个农民家庭,现年周岁。13年前,他从天津市音乐协会离休后,曾患过脑血栓病,身体恢复健康后,尽管右手麻木,书写困难,仍未中断歌曲创作。在他勤奋创作的30O0多首歌曲作品中,他把自己对党和祖国、人民的爱,化为一个个…  相似文献   

12.
白求恩,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在参加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光荣献身。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使他为中国几代人所熟悉。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医学博士还写过文艺作品,甚至到中国后还抽空写过有关中国的小说。 1940年5月,香港《大路》杂志复刊号上,刊出一篇诺尔曼·白求恩的短篇小说《中国肥田里的秽草》。这篇小说,开始发表在美国《进步周刊》上,是该刊第一次发表关于中国抗战的文艺作品。《大路》发表的小说,是由庄栋翻译的。  相似文献   

13.
穆欣 《党史文汇》2003,(12):26-29
郭沫若在从事文学创作和科学研究中,曾在许多学术问题上与人进行过论战.他生前在学术问题上打的最后一场"笔墨官司",就是1965年在《光明日报》上开始的关于《兰亭序》真伪问题的争论.对于这场争论,毛泽东曾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和热情的鼓励.  相似文献   

14.
马林,荷兰人,1883年5月13日生于鹿特丹,本名亨德里克斯-斯内夫利特,曾用过马丁、马灵、马伦、斯列夫利特等十多个化名,1923年以孙铎为笔名,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前锋》的创刊号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国民运动之过去及将来》。马林出身于工人家庭。青年时代,他曾在荷兰铁路工会任职员,从事铁路工人运动。  相似文献   

15.
去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晋察冀文艺史料展览在北京开幕.原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工作团、文艺学院戏剧系一、二班老同学在戏剧学院相聚.因为《党史纵横》以前曾先后发表过《一次特殊的演出》、《怀念华北联大老校长成仿吾》、《<白毛女>北平首次演出前后》等有关回忆文章,所以,会议期间《党史纵横》杂志本身,也自然地成了这些老同志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6.
韩延明 《党史博采》2020,(4):15-19,30
英语是联合国指定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第一语言。多年来,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一直对学习英语兴趣盎然。他曾诙谐地说:对英语,"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斯诺夫人海伦在其回忆录《我在中国的岁月》一书中写道:"毛泽东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中国的缩影。……他有着同样的学而不厌的欲望;他甚至在70年代还学习英语,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7.
英语是联合国指定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第一语言。多年来,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一直对学习英语兴趣盎然。他曾诙谐地说:对英语,“我活一天就要学习—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斯诺夫人海伦在其回忆录《我在中国的岁月》一书中写道:“毛泽东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中国的缩影。……他有着同样的学而不厌的欲望;他甚至在70年代还学习英语,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8.
张晓飞 《党建》2021,(4):66-67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广为流传的《保卫黄河》,创作于抗战岁月,传唱在大江南北,极大鼓舞了民族士气,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史上不朽的英雄乐章.它的曲作者就是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冼星海. 冼星海,原籍广东番禺,1905年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家庭.因自小热爱音乐,13岁起,他便辗转广州、北京、上海等地求学,潜心钻研音乐,并发表了著名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他提出“中国需求的不是贵族式或私人的音乐,中国人所需求的是普遍的音乐”,“学音乐的人”要“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  相似文献   

19.
“决心学习,至死方休”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自学过英语。但是,由于当时严酷的战争环境,他的学习受到很大限制。全国解放以后,有了较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学习英语成为他的一种爱好。 1954年,我到他身边工作时,他已年逾花甲。他第一次同我在一起学英语是在同年的11月。毛泽东那时熟悉的单词和短语还不多,我们先从阅读英文版《人民中国》、《北京周报》杂志、新华社的英文新闻稿和英文参考的新闻通讯、时事评论和政论文章入手,以后逐步学习《矛盾论》、《实践论》、《莫斯科会议宣言》的英译本。  相似文献   

20.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李德”是他在中国活动期间使用的名字,意思是一个姓李的德国人。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活动期间,李德曾以“华夫”为笔名在《革命与战争》杂志上发表过一些文章,所以遵义会议上通过的《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中曾称他为“华夫”。李德在中国呆了7年.这期间他都干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