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党史》2011,(10):37-37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缓解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压力,毛泽东调陈赓回师陕北,但陈赓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就对毛泽东直言调他西渡黄河不够英明。对于陈赓的突然“叫板”,毛泽东一直耐着性子听着,直到陈赓把所有的话郝讲出来,毛泽东当即对陈赓的行为进行批评。看到毛泽东发火,陈赓及时认错并保证服从领导,毛泽东则立即冰释前嫌,对陈赓的想法给予了...  相似文献   

2.
红柳红了     
<正>张社长:男,40岁左右,红柳红秦腔剧社社长,甘肃口音。王记者:女,30多岁,团场电视台记者,普通话。小李:男,30多岁,剧社社员,兵团河南话。赵大姐:女,50岁左右,剧社社员,甘肃口音。杨红柳:男,60多岁,剧社社员,甘肃口音。剧社社员男女众人。  相似文献   

3.
《福建党史月刊》2009,(4):48-48
上海特科被毁后,周恩来命情报科长陈赓立即设法转移天津,到北方去开展革命斗争。周恩来告诉陈赓,到了天津,可以联系北平的秘密党员胡鄂公和杨献珍。胡鄂公也是上海特科成员。他利用自己国会议员和教育部次长等职务身份为中共秘密工作。胡鄂公与陈赓见了面。陈赓告诉胡鄂公,自己此次来天津的任务是在北方建立一个与上海中央特科同一性质的地下组织,请他帮助物色合适的人选。  相似文献   

4.
陈赓与彭德怀,同是湖南湘潭人,同是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不同的是他们的性格:陈赓幽默风趣,爱开玩笑;彭德怀则表情严肃,不苟言笑。  相似文献   

5.
华小勇  杨丽萍 《世纪桥》2012,(20):42-47
在陈赓的戎马生涯中,似乎与南昌城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参加革命到中国革命胜利,陈赓曾四进南昌,而每一次进南昌的环境、经历和心情都不尽相同,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同时期,也在陈赓的革命生涯中留下了一段特殊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1933年春某日,因叛徒告密,陈赓将军于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于科学仪器馆(现南昌图书馆)召见陈赓曰:“陈赓,你瘦了。”将军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将军谓蒋氏曰:“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曰:“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将军曰:“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1943年夏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抗大作整风报告。陈赓将军忽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台。毛泽东一愣,问:“陈赓同志,有何急事?”将军不语,取主席搪瓷杯,“咕咚咕咚”喝之。而后,擦嘴、…  相似文献   

7.
宋庆龄很早就认识陈赓。陈赓曾在黄埔军校学习,聆听过孙中山的演讲,参加过平息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找陈赓谈过话”,那时,宋庆龄就与陈赓相识,陈赓一直衷心崇敬宋庆龄。陈赓1903年生于湖南湘乡县二都柳树铺  相似文献   

8.
被高岗拉去跳舞的陈赓大喊“救命” 1950年11月1日,陈赓从越南高平启程回国。不久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跨过鸭绿江,踏上了朝鲜战场。回国途中的陈赓为此夜不能寐。  相似文献   

9.
陈赓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黄埔三杰"之一,是我党隐蔽战线的出色斗士。在抗日和反蒋的战场上,陈赓叱咤风云,运筹帷幄,令敌人闻风丧胆,草木皆兵。然而,在孩子们的眼里,陈赓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在儿女们的眼里,陈赓是一位柔情似水的慈父;在妻子的眼里,陈赓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恩师;在朋友的眼里,陈赓是一位生死可交的知己。  相似文献   

10.
尹家民 《党史纵横》2006,(7):28-31,60
长征中,陈赓指挥干部团突建奇功,深得毛泽东主席赏识。他还毛遂自荐担任了周恩来的担架队长。张国焘几次暗整陈赓,陈赓化险为夷,逃脱险境。本文撷取陈赓将军长征中的精彩片断,以重新回味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毛泽东欣赏陈赓的指挥才能:“陈赓行,可以当军长!”1935年1月19日,中央纵队离开遵义。24日,先头部队占领土城。毛泽东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以后,总是工作到很晚。行军出发前,干部团团长陈赓派作战参谋郭化若叫醒主席。干部团是一支奇特的队伍,它是由原红军大学、彭杨步校、公略步校和特科学校合并组成的,并由军委直接领导。除陈赓任团长…  相似文献   

11.
1933年春天,因为叛徒告密,陈赓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抓获,后来被压送到南昌。蒋介石见到陈赓时说:“陈赓,你瘦了。”陈赓回答:“瘦吾貌而肥天下。”陈赓说:“校长也瘦了。”蒋介石说,“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陈赓说,“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中,陈赓是一位个性鲜明、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周恩来曾说,他最喜欢两个知识分子战将,一个是彭雪枫,另一个便是陈赓。陈赓大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不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做出卓越贡献,而且为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统一战线和对外军事斗争工作建立了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13.
起义受伤,宋庆龄安排陈赓治疗伤腿大革命时期,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现场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参加了孙中山指挥的平息广州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对革命青年非常关心和爱护,曾找陈赓谈过话,那时,陈赓认识了宋庆龄。1927年,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向广东潮汕进军的途中,他在会昌战斗时负了重伤,左腿的胫骨和腓骨都被打断。陈赓拖着伤腿,经过将近两个月的辗转,终于在上海找到了中共地下党,并住进了牛惠霖骨科医院。陈赓进入医院后,牛惠霖大夫看他的穿着打扮和伤情,怀疑他是歹人,不乐意为他治疗。陈赓观察这位医生比较正直,有进步思想,就索性…  相似文献   

14.
正1955年授大将衔的10位将领中,陈赓与粟裕是推心置腹的莫逆之交。陈赓对屡打大仗、恶仗,智谋百出的粟裕由衷地钦佩。粟裕对陈赓也欣赏有加。1954年10月粟裕担任总参谋长后,陈赓以军事工程学院院长之职兼任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分工的时候,粟裕让陈赓接管自己过去的职责:分管作战。因故不在总参时,粟裕经常指定陈赓代理总参谋长职责,替他主持总参谋部。  相似文献   

15.
胡飞 《党史纵览》2010,(1):28-31
1952年6月,正在朝鲜战场指挥作战的陈赓接到中央调令,让他担任新组建的军事工程学院院长。接到命令后,陈赓挥别了一起战斗的战友,回到北京,在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商谈之后,立即开始着手组建军事工程学院。  相似文献   

16.
陈赓大将一生戎马倥偬,战斗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曾四次光临有英雄城美誉的南昌。由于历史时期的不同和斗争形势的复杂,陈赓的四次南昌之行也各具曲折,充满传奇色彩。用他自己的话说:“(前三次南昌之行)或为亡命客,或者站不住,或为阶下囚……”。直至全国解放前夕他率大军兵临南昌,才使自己的南昌情缘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匆匆过客,陈赓一进南昌城1926年9月,风华正茂的陈赓挟“黄埔三杰”之盛名,受党的派遣赴苏联学习政治保卫工作。次年2月,学成回国,奉命到上海辅佐周恩来等人组织并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17.
1933年春季的一天,因叛徒告密,陈赓在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召见陈赓日:“陈赓,你瘦了。”陈赓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又谓蒋氏曰:“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曰:“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陈赓曰:“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1943年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抗大作整风报告,陈赓忽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台。毛泽东一  相似文献   

18.
陈赓鲜为人知的轶闻趣事,折射出陈赓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9.
何纪新 《湘潮》2023,(4):31-32
<正>1961年3月25日,在首都各界公祭陈赓同志大会上,开国大将罗瑞卿在悼词中指出,抗日战争中,太岳地区反日伪“扫荡”的屡战屡捷,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挺进豫西的巨大胜利,都显示了陈赓同志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卓越的军事天才。作战指挥,实事求是到敌后开展游击战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作出的战略性决策。七七事变爆发后,陈赓被任命为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旅长,率部渡过黄河,进入山西迎击日军。  相似文献   

20.
安排陈赓治疗腿伤 大革命时期,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参加了孙中山指挥的平息广州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对革命青年非常关心和爱护,曾找陈赓谈过话,那时,陈赓便认识了宋庆龄。 1927年,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向广东潮汕进军的途中,他在会昌战斗中负了重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