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论断。将文化作为“软实力”明确提出来,尚属首次。这一提法,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影响农民参与基层民主建设的文化心理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民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做出了伟大贡献 ,但他们表现出的文化心理障碍也比较突出 ,这些障碍主要有十个方面 :宗族意识和乡土观念 ,礼俗重于法制的“关系学”概念 ,根深蒂固的“臣民”文化传统 ,无争无为思想 ,知足怕变思想 ,权力崇拜与畏惧心理、清高自许的落后美德观 ,官本位思想 ,小生产者心态 ,从众主义心态等。对这些文化心理障碍进行分析研究 ,对于提高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质量以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根据我国伟大时代新特征对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论述,探析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历来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建设,他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和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并且也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牟泽雄 《学理论》2009,(4):138-139
张承志的文化抵抗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本文立足于对张承志散文作品的分析,探讨了“新殖民主义”时代中的张承志抵抗思想的内在动因及其限度。  相似文献   

6.
建设当代管理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发掘和利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治”思想 ,“德政”思想 ,“重公爱国”思想等 ,对我们今天的管理文化建设具有很大裨益。  相似文献   

7.
鲍永娟 《学理论》2009,(20):48-49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对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毛泽东的反腐倡廉思想,是在他领导改造旧中国并建立新中国、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理论基础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是党的建设的夺目瑰宝。一、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主要特征毛泽东一直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他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反腐倡廉经验极为丰富,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科学的反腐倡廉思想体系。笔者认为,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9.
费团结 《学理论》2009,(14):115-116
王蓬关于中国蜀道的文化散文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挖到了“金矿”,更在于他的“炼金术”,即王蓬如何把有关蜀道的诸多山水景色、历史故事、英雄人物、神话传说、风俗民情以及作者的诗情、史识等熔铸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件完整、甚至完美的艺术品。王蓬的“炼金术”即文章材料的“组织”方法或艺术构思、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使得他的蜀道文化散文既具有形象性、艺术性,又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和思想性。  相似文献   

10.
楚庄 《民主》2006,(8):40-4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许多世代传承的积极的进步的成份,是值得我们认真汲取并和时代精神结合发扬光大的思想。“和”、“和为贵”、“和而不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经过几千年的世代传承和发展,“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和社会理想,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气度的重要标志。“和而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不仅深刻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也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方式。最早在八卦、五行思想基础上提出“和”是春秋的史伯(周太史)。他把多种…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在三民主义这个完备的理论体系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代表了“真正伟大人民的真正伟大的思想”(列宁:《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具有鲜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商银行“感动工行”评选活动为什么获得员工的认可和欢迎?关键在于这个活动真正把工作做到了员工心坎上,准确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金融企业员工思想教育的结合点,突出“感动”元素,以“员工评、评员工”的方式,弘扬了平凡中的伟大、细微处的真情,体现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时代精神与人文关怀,因此触动到员工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李勤德 《团结》2004,(3):45-46
中华民族精神,是从民族优秀文化中孕育出来的,是从民族的传统思想里经过长期融合发展的结果;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既有哺育培养优秀华夏儿女的作用,同时,在这种文化精神的营养中得以成为伟大人物又充实丰富和推动了中华文化精神。孙中山先生正是依照这种模式而和中华民族精神密不可分。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自述说:“文、爱国若命”。爱国主义是他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而爱国主义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体现为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把爱国主义与振兴中华联系起…  相似文献   

14.
袁方 《民主》2009,(6):6-8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兴盛都伴随着文化的强力发展。可以说,文化创新不仅关系纠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李天斌 《团结》2003,(6):54-56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不仅是中国改朝换代的政治家、革命家,他的政治民主化思想也是那个时代中最优秀的构想。“直接民权”学说是孙中山政治民主化思想的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最坚定、最科学,理解好这一点,就能从根本上理解他的伟大人生和由他创立的伟大理论。学习和实践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就要坚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信仰,就要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公安文化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改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的必需,对于与时俱进地开辟新时期公安文化建设之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确立公安文化建设是“从优待警”的思想定位。软硬件双管齐下加强民警文化基础教育,培养增强民警文化素养,利用“窗口”展示良好风貌,是塑造人民警察新形象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钱穆以“扩广群”、“历永世”为原则将世界文化划分为中国、印度、欧洲三大文化,分析了中印欧三大文化的个性精神,指出文化个性决定于环境,并且从文化个性的角度得出了“中国文化最优论”的结论。钱穆的世界文化个性思想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是其对文化个性的概括显得不充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脱离了社会生产方式;“中国文化最优论”也只有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来评价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要论断,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结合”思想的全新认识,是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指导方针。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有着积累演进的历史过程。“一个结合”是“两个结合”的前提基础,“两个结合”是“一个结合”的拓展深化,两次结合共同致力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两个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以认清和把握中国发展具体实际为立足点,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落脚点,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08,(9):62-62
十七大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表明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人民的愿望、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