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刑事类推制度是一种严格限制的类推制度,其特点是既要保证准确有效地同一切犯罪作斗争,又要防止类推的扩大滥用。这种类推制度,对刑法的类推条款在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和适用程序上都有限制性规定。 (一)刑法对类推适用条件的限制规定。定罪判刑适用类推的明文规定,见于我国刑法第79条。这就是说,首先适用类推的行为必须是一种犯罪行为。对于这种犯罪行为的确认,应以刑法笫10条的规定为根据。这是刑事类推适用的一个基本准则和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
一、类推案件的罪名问题 (一)对类推案件确定罪名的法律依据。我国刑法中的类推,是指刑法分则中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可以比照刑法分则最相类似的条文定罪判刑的法律制度。《刑法》第79条  相似文献   

3.
法人犯罪不宜适用类推韩轶类推是我国特有的刑法制度,但司法机关在处理法人犯罪的过程中,是否也可以采取类推的方式进行定罪处罚,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对法人犯罪能否适用类推,目前主要有二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法人犯罪可以适用类推。理由是:现行刑事立法对法...  相似文献   

4.
论类推     
类推,又称类推处断、类推适用,古人则称“比附援引”。类推在刑法理论界历来有不同看法。为了更好地理解类推,本文拟就类推的一般学说,并结合我国刑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类推制度,对类推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认识。一、类推的定义刑法中的类推,通常是指对刑事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适用现行刑事法律中相类似的条文处断的一种刑法制度。在刑法中规定类推的国家,由于规定的  相似文献   

5.
尽管我国新刑法彻底废除了类推制度,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但一部刑法典不可能穷尽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犯罪,所以笔者建议将刑法没有明文规定其具体构成特征的犯罪单列为一类──无名犯罪,并建立一种新的无名犯罪定罪处罚制度。  相似文献   

6.
刑法中的类推,指对刑法分则中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比照刑法分则中最相类似的条文追究形事责任。类推,可以分为立法类推和司法类推两种形式。一、立法类推的罪名确定立法类推是指对刑法分则中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在经济法规、行政法规中作出明确规定,比照刑法分则中最相类似的条文追究刑事责任的一种立法方法。陈丕显同志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六届二次会议上代表常务委员会作的  相似文献   

7.
一、类推判决核准程序的概念和特点类推判决核准程序,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所作的类推判决,依法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殊审判程序。所谓类推判决,是指对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比照刑法分则最相类似的条文定罪判刑所作的判决。我国刑法第79条明确规定:“本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可以比照本法分则最相类似的条文定罪判刑,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刑法第七十九条规定: “本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可以比照本法分则最相类似的条文定罪判刑,但是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这一规定是以罪刑法定为基础,有控制地适用类推原则制定的。我国刑法为什么要规定类推呢?第一、我国是一个区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犯罪的情况十分复杂,形式也多种多样,我国第一部刑法不可能把这些复杂的犯罪现象都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对于我国刑法中的类推制度.理论界历来观点不一,争议的焦点不外乎是类推制度的存废问题.《对我国刑法类推制度的再思考》一文认为,我国刑法中的类推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法制不健全的产物,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是排斥类推的.目前,我国刑法废除类推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从方法和途径上,应该立足于刑事司法解释的完善和大力加强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第79条规定:“本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可以比照本法分则最相类似的条文定罪判刑,但是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这就是我国刑法中的类推制度。笔者建议修改《刑法》时将该规定取消。理由如下: 一、取消类推制度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国40年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基本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的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关于类推犯罪的罪名问题关于类推适用罪名问题,从目前各地的作法来看,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以类罪名为罪名,二是以分则条文所规定的罪名为罪名。这两种作法到底哪一种正确?我认为第一种作法是正确的,第二种作法不宜采用。我国《刑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才适用类推,那么适用类推的犯罪必然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必须首先是犯罪行为;2.必须是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根据这两个特征,凡适用类推的犯罪行为,总是先定罪,后类推,而不是先类推,后定罪。这就是说,凡适用类推的犯罪,其定罪的标准不是分则,而是其他的条文。  相似文献   

12.
《法学》1989,(10)
类推立法,是比照刑法分则中最相近似条款规定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一种立法方法,属法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刑法分则共103条,法定的罪名不到二百种,与国外一些主要国家的刑法相比,条文最少。如意大利刑法分则有408条,加拿大刑法分则是375条。简明概括是我国刑法分则的重要特点,但因此也未免有失笼统。因而难以概括现实中纷繁复杂的犯罪行为。同时,由于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变易性,决定了任何一部刑法不可能把所有的犯罪穷尽地毫无遗漏地规定下来。为了有效地同犯罪作斗争,在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类推的行为只有同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最相类似,才能予以类推定罪判刑。这是类推适用的一个重要条件,应当正确理解和掌握。但是,什么样的情况才算得上最相类似,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正确理解最相类似的含义,从而保证类推适用的合法性。目前,我国刑法界流行的关于最相类似的观点,来自于苏联著名刑法学家特拉依宁。他认为:“不能用类推去补充或改变表明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和客体的构成因素。相反,类推只能用来补充有关表明犯罪客观方面的因素的不足。”这种观点被全盘反映到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刑法学》一书当中。它表明:“能够适用类推的仅仅是犯罪客观方面的某种不一致”,否则,就谈不上最相类似。这种观点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它主张最相类似只允许被类推的行为和刑法分则规定  相似文献   

14.
刚柔并济精神下的绑架罪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是一种恶.因此,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必须对犯罪做出回应.在对犯罪做出回应的各种法律制度中,刑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犯罪是刑法规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1997年中国新刑法典的颁布给了类推制度一个说法 :类推作为罪刑擅断的帮凶 ,应予废止。但纵观世界刑法发展史 ,类推制度实际上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即从封建类推到罪刑法定 ,从罪刑法定到现代类推。中国的法治建设刚刚起步 ,这一法治背景决定了中国法学的当前使命是 ,批判封建法的旧理念 ,确立人文主义的现代法理念 ,刑法亦如此。但放眼未来 ,笔者以为 ,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日趋完善 ,类推制度必将以新的面貌再现中国刑法舞台。如何认识现代类推 ?考夫曼的《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视角 ,一种姿态。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初期进行了刑法起草工作 ,所完成的刑法草案主要移植了苏联模式 ,具体体现在强调刑法的阶级性 ,明确规定刑法任务、犯罪概念和刑罚目的 ,排斥罪刑法定主义原则 ,确立类推制度和规定刑法具有溯及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一些同志认为:社会危害行为只有在缺少刑法分则规定的客观方面犯罪方式要件的条件下,才能适用类推.高等学校法学统编教材《刑法学》也采用了这种观点,其中写道:“能够适用类推的仅仅是犯罪客观方面的某种不一致,具体说也就是犯罪行为的表现方式上的不一致,”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类推的犯罪与刑法分则的规定保持最相类似.我认为,刑法无明文规定的社会危害行为不仅在缺少犯罪客观方面要件的情况下,而且在缺少客体要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适用类推.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8.
类推制度的存废,是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史上争论已久的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刑法理论研究中关注的热点之一。我国在起草制定刑法的过程中,在应否设立类推制度问题上也存在不同意见,但并未进行深入讨论。刑法颁布实施以后,针对类推制度存在的根据和类推制度在实践中的优劣利弊,不少人提出了废除类推制度的主张。随着最高立法机关近年来酝酿修改刑法活动的展开,关于类推制度的存废之争更趋激烈。主张保留类推制度的学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了实行类推制度的必要性:(1)实行类推制度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多民族共存的大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颁布施行已逾十年,类推制度的优劣利弊亟需检讨。目前,最高立法机关正在酝酿讨论修改《刑法》。类推制度的存废问题,理当考虑。总结十年来的经验教训,结合刑法理论和各国立法范例,笔者认为,类推制度应当废止。其理由如下: 一、类推制度与罪刑法定原则相抵触从刑法发展的历史来看,作为封建罪刑擅断原则重要内容的类推制度,是与近代罪刑法定原则截然对立的。无论是早期的绝对罪刑法定主义,还是现代的相对罪刑法定主义,都严格禁止在立法和司法上采用类推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法在确立罪刑法定原则的同时废除了类推制度,填补刑法漏洞意义上的类推适用被严格禁止。然而,作为一种司法判断的方法,类推思维依然在刑事裁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法官解明刑法规范含义、进行犯罪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践行"相同案件相同处理"法治理念的有效方法。当然,在罪刑法定原则之下,刑事裁判中的类推思维应当受制于刑法规范目的和可能文义范围,确保类推结论没有超越刑法规定而违背罪刑法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