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自然界里,猫本来是老鼠的天敌,可是诡计多端的“鼠辈”,为了“鼠假猫威”的阴谋得逞。竞兴起“钓猫”之术。日前,一本杂志上刊出一幅“鼠钓猫”漫画:一只老鼠扛着一根钓鱼杆,鱼钩上的钓饵是一条鱼。作者给这幅画起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题目——“钓猫去”!看罢,令人捧腹之余,更多了几分回味,猫天生是降服耗子的,而画中的老鼠竟要“钓猫去”,可见耗子之狡诈,也过于猖狂! 猖狂是猖狂,可这种现象着实存在。在鼠辈的“钓术”中,有的“猫”就上钩,让老鼠牵着鼻子走,为其所用。有人借“狐假虎威”之典,作了一篇“鼠假猫威”。其文曰:  相似文献   

2.
与笔墨的宿缘这是一个不算太大的家,一张画案横亘整个画室,画案上侧卧着一只白色的波斯猫,它蜷缩着身子,一张夺魂的碧眼晶莹剔透,蓄满主人家特有的书香和灵气。也许是长期的耳濡目染或者是一种“宿慧”,这只名叫咪咪的猫跟随主人8年,天生喜欢在画案上生活,刚刚把一张宣纸摊开,瞬间它就栖身上去,身子一铺,伸展开来,脸上一幅雄踞的表情,“弄得我都没法作画”,画家狄少英说。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看到这样一幅漫画:画上只有猫,其“尊容”着实凶悍,足以让大小鼠辈胆寒。但此猫徒有其表,躲在夜幕下“赋闲”。有人厉声问道:“你怎么不去捕鼠?”猫反唇相讥:“有奖金吗?” 论理,捕鼠是猫的先天本能,缘何节外生枝,索要“奖金”?想来事出有因,或许某个“实绩突出”的猫,曾得过类似的奖励,谁知此例一开,众猫们看到有利可图,一个个爪儿伸得老长,邀功请赏,待价而估,以至于没有物质刺激,就连份内  相似文献   

4.
有爱才有威     
一只小白兔画了一只小花猫。小松鼠看到后说:“猫的尾巴太小了,照着我的尾巴画得太一点。”小白兔听后马上把猫的尾巴涂抹得又粗又长。小山羊过来说:“猫的脑袋上没有角不好看,快照着我的角添上去吧。”小白兔又在猫的脑袋上添了.一对羊角。刚画好羊角,小白鹅走过来,大声说:“怎么连翅膀都漏掉了呢?快补上去。”小白兔又立刻画上翅膀。修改好的小花猫变成一只张开一时大翅膀、长着一对羊角、拖着一条又粗又长的大尾巴的怪物。  相似文献   

5.
凡认识陈坚的人,都知道他 近十年来只画一幅画,凡看过这 幅画的人,无一不为这幅巨型油 画场面之大、人物之多、绘画技 巧之精湛而称奇。果不其然,这 幅画一经推出,便好评如潮,一 举夺得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金奖。  相似文献   

6.
宋平顺现任天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兼公安局长,同时,担任市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主任。他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幅画,画上是一只苍鹰,画的标题是“百里见秋毫”。  相似文献   

7.
在1949年版的《凌虚画集》中,有一副普通的画:一只可爱的大熊猫,浑身黑白点缀,适时低首徘徊,眼睛的两个黑圈直向下望,仿佛是在找什么东西。然而就在这寻常的线条下,竟藏着不寻常的历史与回忆:这幅画是中国第一幅熊猫画,  相似文献   

8.
想起那些猫     
唐辉 《福建乡土》2013,(3):25-26
一直以来,我总是时不时地想起那几只猫。2009年的春夏之交,我调到一个新的单位工作。当时,单位的食堂里养着两只猫,一只猫妈妈和它的猫女儿。猫妈妈一身灰色虎皮,而猫女儿长着黑白相问的皮毛。每当食堂开饭的时候,两只猫便会出现了,它们“喵喵”地叫着,是在讨食。这无非是两只极其普通的家猫,连名字都没有。我起初对猫的存在并不十分在意。  相似文献   

9.
我收藏画(主要是精美印刷品)约有万余幅,常读画及其读后感,常读常新。近读宣传画部分,被一幅题为《爱国首先要知国》宣传画所吸引,整个画面是一只巨手拿着一本蓝色封面的巨书《中国近代史》,背景为浮雕式历史事件及其历史人物群体形象。睹画思情,思爱国主义之情,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0.
曾经有一段故事令人深思:一个越国人为了捕鼠,特地弄回一只善于捕老鼠的猫。虽然这只猫善于捕鼠,但也喜欢吃鸡,结果越国人家中的老鼠被捕光了,但鸡也所剩无几。为此,他的儿子想把吃鸡的猫弄走。父亲却说:"祸害我们的是老鼠不是猫,老鼠偷我们的食物,咬我们的衣物,  相似文献   

11.
宗合 《今日浙江》2010,(6):58-58
在2010年3月14日的全国“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浙江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相似文献   

12.
猫儿盼立法     
“进补——我们食猫”。《羊城晚报》也许未曾料到,它那一则不起眼的广告,会触动成千上万人的“食神经”,引得羊城好多酒家“猫宴”火爆,带来“猫街”的生意走俏,每日有上万只猫死于血淋淋的屠刀下。笔者实地察“猫宴”,访“猫市”,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酒肆“猫宴”上,一桌桌食客发出了阵阵欢笑;门前铁笼中,一只只猫儿发出了声声哀号。他们似乎在求助  相似文献   

13.
案头有这样一幅画:一只大腹便便的老鼠,美滋滋地吃着一条大鲤鱼。而站在老鼠旁边的一对花猫却嚼着老鼠吐出来的鱼骨头和老鼠弃置的鱼头鱼尾巴,看上去倒也有滋有味。这幅“猫鼠同食”的漫画,着实令人一惊。  相似文献   

14.
我曾在央视新闻频道的《环球报道》中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一只大花猫的怀里,一溜排地卧着四只小老鼠,吊在猫妈妈的奶头上吃奶,猫作了老鼠的奶妈。对如此惊人的反常新闻,一家人尖声厉叫:天哪,世上真有这样的事!  相似文献   

15.
正在表明观点之前,笔者先做一种极端的假设:在某个小县城只有一辆消防车,某天这辆消防车接警去救一只受"困"于树上的小猫,与此同时,另一户居民报警,家中起火,里面有老人和孩子。如果你是消防员你会怎么做?另一种假设:县城有两辆消防车,同时接到了需要去救猫和救人的报警电话,一辆消防车就可以救出人,但两辆车同时去营救的话更有把握和胜算,你是消防员你会派车去救那只猫吗?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创造教 育的世纪。国际教育界 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教 育的主题是实施创造 教育,培养创新型人 才。那么,如何实施创 造教育?这便是每个教育工作者 正面临的重大课题。下面我从中 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面,谈一点 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想法和做 法。 一、凸现主体──留给学生 空间 法国作家梅里美说得好,作 诗只能说到七分,其余三分应该 由读者自己去补充,从而分享创 作之快乐,品尝诗的真味。写诗 是这样,作画自然也不例外。记 得有两位著名画家画过这样两 幅画,一幅画是:马儿在前面行 走,几只蝴蝶在后面紧紧追逐, 围绕着…  相似文献   

17.
分藏于海峡两岸的《富春山居图》将于今年6月在中国台湾合璧展出。这幅山水画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所作。这幅中国山水画中的名作,又因火焚残缺、"生离死别"而具有传奇色彩。温家宝总理曾就这幅目前一段在浙江一段在台湾的画卷,饱含深情地说,"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个小有 名气的画家。某 一天当他迎着清 晨的第一缕曙光 完成一幅新作品 时,突然想知道人们对它的评价。他把这幅 画送去了展览厅,并附上一张纸条: "请在 您认为处理欠佳之处作上记号。"几天后,他 收回画,失望地发现画上满是记号,他有些 泄气,但仍不甘心自己的努力就这样被全盘 否定。他把画再描摹了一遍放在同一个地方, 但这次附上的纸条是: "请在您喜欢的地方 作上记号。"后来,他惊讶地看到画上画满了 赞美的符号。同样一幅,结果为什么会如此 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在一群白鸽和成片花草中,一位天真的小女孩抱起一只白鸽亲吻着;两个男孩在给两头相斗的公牛劝架,同声喊道:「不许打仗!」……眼前这些出自中国少年儿童之手的绘画,以不同的题材和手法,表达了他们与世界各国小朋友的共同心愿:「我爱和平」。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北京儿童少年活动中心举办了这个以「我爱和平」为主题的儿童画展。包括本刊选登的儿童画在内的一百八十三幅画,是从全国各地幼儿园、少年宫、小学校征集的四千幅作品中评选出来的。作者最小的只有三岁,最大的十四岁。儿童少年活动中心的美术教师龙念南说:这些作品描述了和平的生活、建设,表现了孩  相似文献   

20.
《乡音》2007,(9)
走进今日的保定槐茂有限公司大门,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槐树。但这不是真树,而是画在影壁上的一幅画。画旁还有题词云:"保阳崇文风,定章颂古城。槐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