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专题询问,是提高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实效的积极探索。与一般的询问相比,专题询问体现了社会关注度高、针对性强和互动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询问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相比其他监督形式,询问具有简便性、经常性、针对性和互动性的特点。询问的提出和处理程序相对简单,问答双方不仅可以互动,而且询问都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又没有次数限制,有利于增强监督力度提高监督实效。但参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做法,各地人大绝大多数专题询问都在常委会会议上进行。询问是局限在常委会会议上,还是平时也能提起?一、在专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询问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第四十一条规定:主席团和专门委员会对议案和有关报告进行审议的时候,国务院或者有关机关负责人应当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并可以对议案或者有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从实践探索、制度完善到立法制度的确认,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问”与“答”的“对话式”监督方式。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的37个案例,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分组会议或联组会议上提出具体性、针对性的问题,由被询问机关负责人现场答复的一种问答性、对话性、交互性的监督方式,具有了解工作情况、推动改进工作的监督效果。专题询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结合听取和审议报告、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的经常性监督方式,也是已在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普遍实践的“对话式”监督方式。建议明确专题询问、询问、质询三种口头监督方式的区别及适用范围,合理运用专题询问、听取和审议报告、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等不同的监督方式,围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提升专题询问选题的科学性,丰富专题询问的会议方式,合理安排议程时间,加强提问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扩大专题询问的适用范围等。  相似文献   

4.
专题询问的效果,不仅在于被询问者的答复如何好,更在于答复后的实际行动,也就是"始于问而不止于答",做到有询问、有答复、有结果,如此才能真正凸现国家机关协调一致开展工作的特点和优势。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针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题询问会上代表提出的相关问题开展的集中视察活动,既是提高专题询问会效果,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的重要举措,更是有效推动有关方  相似文献   

5.
正专题询问是各级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和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会议期间,通过结合需要审议的议案或报告,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相关国家机关了解情况、实施监督的一种方式,目的是提高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实效。如何开展好专题询问,让它成为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重要途径,是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反映人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现行的监督体系分类中,有多种监督,如党的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等。每种监督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最近出台的监督法特别强调监督的公开性问题,对于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考虑,笔者认为人大监督可以与舆论监督实现互动,进而使人大监督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7.
询问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方式。专题询问是询问的衍生和拓展,是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议案和有关报告时,有计划、有准备、有组织、有重点地集中开展的专门询问活动。四年多来,地方人大纷纷学习借鉴全国人大经验,积极开展专题询问,取得较好的政治、法律和社会效果,并日趋成为广泛运用的监督方式。但专题询问作为一种人大监督形式,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如思想认识不统一、制度保障缺乏等,专题询问尚存在法律规定不明、独立性不强的"先天不足",也存在"一哄而起",操作程序不规范等"后天失调",重形式轻内容,重问答轻落实,甚至有的盲目地视专题询问为一种全新  相似文献   

8.
<正>专题询问作为询问制度的拓展与深化,是介乎一般询问和质询之间的一种形式,是在制度框架内创新监督工作方式方法的生动实践,是对人大监督方式的重要补充,也是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充分运用专题询问这个监督形式,切实提高人大监督工作的实效,笔者认为需要探究和解决几个询问之"问"。"问"什么选好题是做好询问工作的前提。相对于询问,专题询问的主题更集中、主体更明确,问题更有针  相似文献   

9.
覃剑 《人大研究》2014,(8):44-45
<正>2010年全国人大成功开展对中央决算实施首次专题询问之后,成了全国各级人大及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的样板,由原来的"问钱""问粮"逐渐发展到了如今的"问医""问教"等。笔者认为,要不断增强专题询问的针对性,逐步从"尝试"走向"常态",从重"个别"到"普遍"的转变,切实把专题询问渗透到人大各项监督工作之中,进一步增强专题询问效果。  相似文献   

10.
肖宁  王智纯  韩红 《中国人大》2014,(22):39-40
问养老事业,问革命老区生产生活条件,问农贸市场……件件看似不起眼,但项项关系民生。自2012年起,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专题询问"一年一事一议",借力询问,推动政府工作,惠及全市百姓,人大监督也取得了明显效果。问百姓最关心的事作为一种法定监督形式,专题询问针对性更强,监督力度更大。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题询问后,各地人大纷纷试水。  相似文献   

11.
《2012年人大监督十件大事》(2013年1月7日《检察日报》),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受到关注。通过这十件监督事件,也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乃至组织选民或选举单位对人大代表的监督,只有敢于和善于使用监督的"杀手锏"——"较真",才能使大家看到人大监督的权威所在、效力所在、希望所在。一、聚焦"舌尖上的安全"进行专题询问大得民心  相似文献   

12.
他山之石     
《新疆人大》2011,(11):43-46
各地人大广泛开展专题询问增强监督实效询问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之一,专题询问是对询问的深化和创新,主题更加集中,重点更加突出。就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专题询问,请政府有关部门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他山之石     
各地人大广泛开展专题询问增强监督实效询问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之一,专题询问是对询问的深化和创新,主题更加集中,重点更加突出。就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专题询问,请政府有关部门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人大常委会可以就某一特定问题组织开展“特别调查”,监督法中予以了明确规定。相比起其他监督方式来说,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这种监督方式灵活性更大、适应性更广、针对性更强,监督效果也更明显。但由于这种监督方式在实践中较少被使用,许多人还比较陌生。因而,制定和完善相关的配套实施细则,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福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专题询问工作创新,探索打造"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召开两场专题询问会+交办问题清单+听取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满意度测评"的全链条闭环监督模式,推动人大监督工作质效不断提高。一、主要做法福州市人大常委会自2012年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以来,每年都选取1-2个事关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和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开展询问,截至目前已累计对14个议题开展了专题询问。专题询问已经成为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有力举措,在地方人大监督工作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专题询问因兼具"韧性"与"刚性",有利于增强监督实效,彰显人大的权威,因而备受推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法律规范的缺失使专题询问的实效性大打折扣。以各地的专题询问办法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地区对专题询问准备、实施以及监督落实三个阶段中重要事项规定的异同,以此为基础提出专题询问规范化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7.
自全国人大常委会2010年首开专题询问先河以来,一些省市的人大常委会也相继跟进,社会各界反响强烈。这表明人大监督在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迈进。作为乡镇人大,对专题询问该"说"还是"做"?依笔者之见,专题询问,乡镇人大不应观望。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大监督工作重要探索和有益尝试的专题询问,正以其独特的"功效",为人大监督工作了带来新气息、新气象。一方面它有利于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履行知情权、监督权,有助于强化人大的监督职能,树立人大的权威;另一方面它可以让政府通过这个平台,更加直接深入地了解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对于政府及时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专题询问已成为各级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来,瓦房店市人大常委会在不断加大监督工作力度的同时,积极扩展监督领域,更加注重监督实效,勇于探索监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新手段、使监督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引起“一府两院”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20.
去年,长宁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开展了8次询问,涉及环保、财政预算和安排、财政审计、城乡规划、社会稳定、居委会换届选举、房屋征收与补偿、市政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等22个议题。今年4月开展了有关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专题询问,询问已成为区人大常委会的一项常态化的监督方式。在常委会会议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之后,先由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报告中不太清楚或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提问,报告部门负责人当场作答,随后常委会组成人员再发表审议意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朱言文认为,增设询问或专题询问这个"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