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超 《人民论坛》2020,(10):138-139
新时代,我们需要用创新的眼光和视角,寻找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的可能性.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作品、文化的重构与组合,实现与大众的共情;通过个性化的表达、跨界的融合,实现创新化传播;通过对新兴媒体传播方式的运用,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2.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当代中国的执政路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良法善治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就是大力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基层干部依法执政与传统文化存在着依法办事面临非正式规则的阻力,在"公权"与保障"私权"中难以把握平衡,个别基层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现状等的现实矛盾。基层领导干部发扬传统文化,努力提升人文素养,将传统的道德修养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石,强化利民富民的民本意识,以培育贵和、创新的精神来形成依法执政文化。  相似文献   

3.
李媛媛 《岭南学刊》2012,(2):125-128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开创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崭新局面,对中国的文化建设尤其是先进文化建设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之情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进步因素为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准备了文化前提;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4.
炎黄以降,中国历代军事战略思想深受中华民族和为贵、安土重迁、华夏一家等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呈现出慎战、注重防御、追求中华一统的鲜明特征.慎战反映中国对战争的基本态度,追求统一是中国军事战略的基本出发点,注重防御是慎战的重要表现和维护统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13,(2):92-92
王凤玲在《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在传统文化以积极姿态实现当代转换过程中,面向大众服务大众是历史之必然、理性之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模式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传统政治文化的原初模式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是经历多次转换具有多元结构和多重体系的法治文化的复合体,并在资本全球化扩张中率先实现现代化.与西方模式经历多次转换不同的是传统中国在两千多年里"一以贯之"的礼法文化模式,其表征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而价值取向则是"大一统"的政治文化心理、权威主义(专制主义)、民本主义和以"仁爱"为核心,礼乐教化在先,刑罚惩治在后的人文传统.它孕育了与古希腊罗马理性主义相辉映的源远流长的中华人文精神.顺应全球"一体化"趋势,凸显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革故鼎新,成就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李萌  王育济 《人民论坛》2023,(2):104-106
数字技术重新定义了文化传播的主体与时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泛的传播主体和广阔的传播空间。技术民主化逻辑推动着传播主体的大众赋权与传统文化的全景呈现。传播时效的即时性、碎片性、恒定性,形成了传统文化的“碎化-聚合”机制和无限长尾效应,也创造出基于数据库的传播新趋势。线上线下交互传播进阶为虚实融合、人机融合的沉浸场域,而元宇宙作为极致的沉浸形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时空传播带来无限预期。  相似文献   

8.
为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9.
蒋中崎 《今日浙江》2012,(20):54-55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从新近发现上山文化遗址至今,浙江先民创造了一段段辉煌历史。同时,作为吴越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浙江还有着十分丰富和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从而赢得了旅游胜地、文化之邦等美誉。从浙江文化的生成结构与生成状态看,浙江地理条件、地域环境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差异,是影响浙江文化,特别是影响浙江文化特色形成的最大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锦智 《传承》2012,(12):76-77
在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社会主义的发展就需要构建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立足于时代背景,反映社会现实;另一方面要继承和吸收前人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沃土,使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而未曾中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相似文献   

12.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涵养了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而且它对于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所谓现代性困境的破解,也提供着认知、启迪与价值指引。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注重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提炼体现中国风格的标识性概念,叙述好“中国版中国文化故事”等,着力于传播方法论层面的探寻,对于强化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新格局正在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英译工作面临良好机遇。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扩大文化影响力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包含着许多融合、和谐、平和的思想和观念。传统文化经典的英译是西方世界了解中国的一面镜子,也是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英译的历史,把传统文化经典英译当作一个系统工程,一项产业来经营,统筹规划,使其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对于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积极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舶来品近代才传入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及本世纪初全球化四个阶段,对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造成了较深远的负面影响,其影响包括消解主流文化价值、阉割民族文化特质和危及国家文化安全等。鉴于此我们必须从坚定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坚守历史自觉,坚持文化信仰等途径予以积极应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历史虚无主义消解于无形。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稳  曹宏 《观察与思考》2014,(10):39-4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在文化全球化冲击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遭遇到风险。这种风险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中原创力薄弱;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世界共享"。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重视培育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重视文化生态的维护,以应对和解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李欢  陈峥 《长白学刊》2021,(2):148-156
优秀传统典章制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天人合一”理念,深深打上了“大一统”观念的烙印,始终贯穿着“礼乐教化”的精神追求.对中华优秀传统典章制度所蕴涵的智慧进行总结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为新时代治国理政安邦提供历史借鉴,为地方经济繁荣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理念参考,为当前涵育人格修养提供...  相似文献   

18.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精心筹备,《华夏文明看山西———历史人物画展》于2003年9月27日至10月7日、10月23日至11月3日分别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和太原中国煤炭博物馆隆重展出,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了圆满成功。《华夏文明看山西———历史人国艺术研究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协办的一次大型画展。画展是继去年成功推出“华夏文明看山西”大型文化旅游展后,我省全力打造“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品牌,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本次画展共选取140余位山西籍历史文化名人为创作原型,邀请“.当今国画界百余位知名的人物画家参与了创作。画展分《文明…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文化和思想之源,它具有稳定性、大众性、持久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能够架起理论与大众之间的桥梁,起到纽带作用。因此,实现理论大众化,要充分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理论与传统文化相承接,并借鉴传统文化的表达特点和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20.
时下,在中国内地所盛行的“国学热”,中国传统文化热,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么,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大家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国学,或说中国传统文化都包含在经、史、子、集之中。经,是儒家的经典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如《十三经》等。史,是指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子,主要是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及道教、佛教等方面的著作。集,是总集、选集、别集,还有诗、词、赋,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