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3年,在完成"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基本消除乡镇层面绝对贫困问题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  相似文献   

2.
2003年,在完成"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基本消除乡镇层面绝对贫困问题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  相似文献   

3.
1994年省委、省政府确定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挂钩临沧县,省中行领导及时到县具体研究扶贫攻坚方案,明确提出:挂钩必须挂到实处,并选择南美拉祜族乡,开展结对扶贫工作。四年来,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用实际行动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定,以扶贫攻坚为己任,动真情、动真格、重投入、求实效,为南美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注入了新鲜“血液”,为临沧县1998年实现基本解决温饱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帮扶思路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并把扶贫工作纳入全行工作的任务与目标进行考核,省中行原任…  相似文献   

4.
陵水黎族自治县是国务院确定为贫困的县份之一。近年来,陵水县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八七扶贫攻坚的有关决者紧紧围绕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的温饱问题,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不断加大扶贫工作的力度,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据统计,全县贫困人口从1987年的10万人下降到1996年的4.8万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有所改善,贫困地区的村委会除了群英乡的祖空村、大里乡的小妹村以外均已通路。未解决拉电照明的自然村由306个减少到236个。贫困地区的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初具规模。创办了热作水果基地9个,种植芒果8600亩、摈榔1000亩…  相似文献   

5.
8月23日至24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扶贫开发暨欠发达地区工作会议,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的目标,部署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任务。会议提出,“十五”期间,我省扶贫开发和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施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100个贫困乡镇如期摘掉贫困帽子,尽快解决6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加快衢州、丽水两市及泰顺、文成、永嘉、苍南、磐安、武义、三  相似文献   

6.
扶贫攻坚的乐章──“共青团服务万村行动”调研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农村,目前尚有65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决心在本世纪末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为了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7.
贫困是全球性的问题,消除贫困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紧迫任务。我国是贫困人口绝对数量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因而扶贫攻坚任重而道远,已进入最艰难的攻坚阶段,所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 为实现国家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必须切实做好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没有残疾人的脱贫就不是真正的脱贫,不解决  相似文献   

8.
怒江州第四次党代会和七届人大会议提出,用4年时间到2000完成“871111”工程(即人均纯收入8O0元,人均有粮700市斤,一人1亩稳产田、1亩经济林果、1只羊、1口猪),打好扶贫攻坚战。为了起好步,开好局,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我们前往沪水县洛本卓白族乡调查。通过调查,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只有认真解决各族群众的温饱,彻底消除贫困,党和政府才能取信于民。现状和任务洛本卓白族乡是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地处怒江大峡谷中部,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汹涌的怒江象一头激怒的巨龙,由北向南穿流而下。境内山峰立林,谷深山高,…  相似文献   

9.
我国贫困残疾人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解决这部分人的温饱问题,事关国家扶贫攻坚的全局。为切实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实现国家本世纪末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最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残联共同制定了《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1998——2000年)》,已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下发实施。 今天,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中国农业银行、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关键年头,也是“国际消除贫困年”,扶贫工作必须迈出新的步伐。云南是全国贫困面较大的省份之一,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战略任务。近几年,云南的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贫困地区要在本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还有很多困难,任务十分艰巨,“九五”期间的扶贫工作,实际上是啃硬骨头的攻坚战。“攻坚战”就得有攻坚的措施,就此,我想从云南的实际出发,谈点粗浅的认识。对我省贫困状况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形势的正确分析和估价,是…  相似文献   

11.
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和国家既定的战略目标。前些年,广西柳城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贫困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努力,使绝大部分的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有的已向小康标准迈进。但也必须看到,目前仍有2800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贫困户还有210户。究其原因,除自然条件制约外,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无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为确保《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本世纪末不会落空。在实施扶贫攻坚战略过程中.必须加强农村党建工作。一、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是…  相似文献   

12.
一移民开发是特困山区解决温饱的必然选择从1994年国家加大扶贫攻坚的力度以来,山西380万贫困人口已有270万解决了温饱问题,50个贫困县已有27个摘掉了贫困帽子,有的村庄已提前实现了小康,这说明我省扶贫攻坚的成就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尚未脱贫的攻坚区任务也是十分巨大的,这一点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过去几年,我们集中力量围剿贫困,比较容易的都拿下来了,剩下的都是自然条件极差的特困山区。到2000年,全省贫困地区要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这是省委既定的“三个基本目标”之一,能否如期实现,关键是能否拿出新举措…  相似文献   

13.
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强调指出:“今后五年扶贫任务不管多么艰巨,时间多么紧迫,也要下决心打赢这场攻坚战,啃下这块硬骨头。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绝不能动摇。”根据中央精神和我省实际,省委。省政府经过认真研究,作出决策:借东风,鼓干劲,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脱贫步伐,力争提前1—2年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任务目标。扶贫攻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在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上,必须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4.
以集镇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扶贫工作文/郝敬恒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要力争在本世纪末最后七年内基本解决目前全国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提出了向绝对贫困的最后挑战。如何落实这一计划,打好“八七”扶贫攻坚战?我们认为,抓集镇建设,促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15.
贫困,是世界性的课题;消除贫困,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为了摆脱世世代代困扰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目标,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和党的十四大召开后,广西各级党委、政府站在全局的、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打好扶贫攻坚战的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历经五年的扶贫攻坚鏖战,广西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辉煌战果。贫困地区不仅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经济实力逐步增强,而且人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贫…  相似文献   

16.
正甘政办发[2018]134号2018年7月26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省属有关企业:为大力推进"扶贫车间"发展,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助推脱贫攻坚,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扶贫车间"扶贫车间"或者叫"社区工厂"、"卫星工厂",是指以扶贫为目的,设在乡、村的  相似文献   

17.
贫困问题是摆在重庆直辖市面前的一大难题。尽快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打好扶贫攻坚战.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了实现扶贫攻坚的战略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组织力量开展对口扶贫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采取集团式扶贫方式共组织了21个扶贫集团。实践证明.扶贫集团已经成为扶贫开发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扶贫集团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一个密切农村干群关系的好做法河曲县南也乡实行干部包户的调查王建华扶贫攻坚进入决战阶段以来,如何有效地激发贫困乡村自身发展的内动力,建立起扶贫攻坚良性循环的新机制,从而尽快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个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非经济因素对边疆多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调查研究李明文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是一个集边疆、多民族、山区、宗教、贫困等特点为一体的特困乡,在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及3个扶贫攻坚示范乡中,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好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问题,不久前,我到红河州南部的红河县俄垤水库、石膏粉厂;元阳县大理石厂、呼山引水工程、藤条江电站;绿春县坝溜农场、铁合金厂、大黑山胶片厂、平河乡;金平县者米乡、或拉乡、金水河口岸、镍采选厂、南邦河电站、麻子河电站调查。在农村、在企业、在工地,充分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对红河州如何打好扶贫攻坚战及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等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一、充分认识红河州扶贫攻坚的形势和任务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