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在于农业现代化.中国近代的自然灾害使本来就已经薄弱的防灾抗灾能力更加萎缩,造成大量的人口伤亡、生产生活资料的损失和大量的土地的荒芜,严重的影响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张广俊 《创造》2020,(2):50-57
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大势,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压迫之下进行的,有其特殊的发展逻辑。国民党作为当时中国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在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由于未能把握中国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不能正确处理中外、党群、城乡等诸多方面的关系,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能以统一的思想指导自身建设,最终失去了自身独立性和革命前途,被历史大潮淹没。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潮流浩浩荡荡 ,席卷全球 ,中国概莫能外。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就被迫卷入了现代化浪潮中 ,从1840年到1949年 ,也一直在探索现代化问题 ,跟在别人后面学船坚炮利 ,跟在别人后面学制度文化 ,不但没能实现现代化 ,而且终究摆脱不了被动滞后的窘迫。甚至都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没能确定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模式。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关注和深刻反思。近代中国百年现代化模式选择的失误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粗糙移植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蒙受奇耻大辱 ,中国人原来那种“四方蛮夷向化中朝 ,大…  相似文献   

4.
景泰 《传承》2008,(13):28-29
如果从清朝末年的晚清新政算起,中国社会领域的现代化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经历了社会现代化起步、局部社会现代化和全面社会现代化三个阶段,其间也经历了多次战争和社会动乱的摧残。贫弱的中国,本身现代化起步就比先行国家晚了150年,探索又花去数十年的时间,直到20世纪末才走上社会现代化的理性轨道。回眸历史,近代中国曾4度错失现代化良机,不能不使我们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5.
李红英  汪远忠 《前沿》2010,(6):108-111
直隶在近代时期是自然灾害的高发区。本文试图从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植被的破坏、社会政治因素等几个方面探讨一下晚清直隶灾荒的成因。其灾荒频仍,与近代直隶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以及灾荒救助体制的陈旧腐败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兴起及其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长期延续着经验型的传统农业化。从19世纪后期起,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实验农学伴随着西洋人的纷纷来华而传入中国。19世纪末,中国开始效法欧美各国和日本,兴办农业教育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并附设农事试验机构,将近代农业科学知识、农业科研成果介绍给广大农民,从而推进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薛凯 《半月谈》2005,(9):40-43
春耕时节.记者来到比邻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采访.和所有来访者一样,记者被这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所震撼。一路上,记者感动着、记录着,也在追问着:在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兵团人为什么能抢占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一种方向、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8.
梁振芳 《传承》2011,(29):86-88
孙中山在探索救国道路和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提出了农业是国家富强的最重要的基石,变革封建生产关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政府要促进农业发展,提倡科技兴农,发展农业商品经济,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等农业近代化思想,对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禹 《湖湘论坛》2009,22(1):83-84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现代化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结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走自己独有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具体而言,就是要从我国农业资源严重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较大的背景出发,以提高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资源利用率和农民增收为战略目标。以加强土地管理、农民经营能力、政府支持体系和农业科技装备水平为战略措施,推进我国农业走进世界农业发展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贯卿 《前沿》2004,(7):89-92
本世纪前 2 0年 ,我国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农业现代化则是完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业的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在我国虽然发展很快 ,但总体水平不高 ,存在问题较多 ,必须着力解决。  相似文献   

11.
朱有志  陈文胜 《求索》2010,(1):12-14
本文在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大战略中,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略,通过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农业现代化、农地制度、乡村组织建设等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向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现阶段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多样形式。  相似文献   

12.
雷长青 《传承》2011,(20):44-45
农业现代化对于实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有重要意义。学界关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路径存在分歧,原因有很多。中国农业的现代化道路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国力、农情、农力,选择走一条既要重视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又要侧重生物技术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吴晓春  陈崎 《求索》2006,(5):140-142
18世纪中期,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兴起,而清朝统治者却拒绝开放、拒斥变革。结果,落后的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受到侵略和掠夺,中国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与此同时,汹涌而至的全球化的浪潮冲破了各种封建束缚,促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猛醒,从此开始了中国近百年的“自改革”的历程,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推动着近代中国的改革和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4.
宋代富民与灾荒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文勋 《思想战线》2004,30(6):96-102
宋代是我国古代灾荒救济较多的时代 ,其中富民参与灾荒救济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变化。富民在灾荒救济中提供大量物资的同时 ,还在平抑物价、安置灾民、救灾物资管理等方面发挥了作用。尽管富民参与宋代社会的灾荒救济有自愿及非自愿的差别 ,但他们广泛参与宋代灾荒救济这一事实表明 :富民已成为唐宋社会经济关系的中心。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中间层和稳定层 ,富民对唐宋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的阶级、阶层的出现,职业分层的突显,政治整合的弱化为近代社团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社团组织的发展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公共领域的成长、民族意识的发达以及政治整合和民间整合的互动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20、30年代的上海,政府并没有为社团组织的成长、壮大提供有利的社会政治环境,社会运动的爆发成为必然,折射出转型期社会的不成熟特征。  相似文献   

16.
农业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现代农业的一种国际竞争。可以形象地说,农业现代化犹如一场国际马拉松比赛,跑在前面的国家成为农业的发达国家,跑在后面的国家成为农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农业发展水平有多高呢?需要进行国际比较。比较2008年的指标,大约有12%的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4%的指标为中等发达水平,34%的指标为初等发达水平,一半指标属于欠发达水平。中国农业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到底有多少差距呢?农业劳动生产率,美国是中国的90多倍,日本和法国是中国的100多倍。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他领导人民完成了土地革命,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并对如何经营土地进行了探索,奠定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基础。他不仅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而且认为农业机械化要从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实际出发。他还提出农业在发展结构上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并十分重视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指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18.
宋晓敏 《前沿》2009,(1):56-59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潮源远流长,是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发生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思想理论,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思潮之一。西方自由主义传入近代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具有思考和启示意义。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正是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碰撞的结果,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近代社会密不可分。本文从自由主义的产生起源以及与中国近代社会的联系等角度,探讨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下产生的悖论和启示.以及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总结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理论意义与今天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用现代化理论,从单体城市化、区域城市化、总体城市化等方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城市化研究进行评述。从研究对象来看,学者们从最初关注沿海沿江等发达区域的大中城市,逐渐拓延至内陆地区等边缘城市,考察内容从主流群体转向底层民众,研究空间也不断地得到拓展。就探研视角而论,他们从理论层面、人口流动、社会群体、民间组织、商业、交通、城乡关系、大众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层面,对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进行宏观性探究,为世人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20.
《现代领导》2014,(3):F0004-F0004
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珠镶玉嵌的版图,在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上,有一个占国土面积干分之一的现代化大农业垦区,东临乌苏里江,西至倭肯河畔,南靠完达山,北涉松花江、挠力河.东西长330公里、南北宽170公里。她就是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