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运用科技手段预防腐败新路子,山东省青岛市积极围绕行政审批权、社会公共资金管理权、公共资源交易权、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通过建设重点领域权力运行网络系统和行政综合电子监察系统,初步实现重点领域权力运行网络化管理和电子化监督,有效防范了腐败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国监察》2009,(23):25-26
4379项行政处罚事项的裁量标准细化拆分、3000多项办事服务事项上网接受社会监督、推行电子监察对行政权力进行实时监督、用无情的电脑管住有情韵人脑……种种措施,把重要领域行政权力全部放在网上运行,使权力行使“大小有边界、运行能公开、网上留痕迹、全程受监控”,  相似文献   

3.
《中国监察》2008,(7):F0003-F0003
深圳市监察局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将信息技术引入行政监察工作,运用网络技术逐步实现对施政行为实施全程监控,相继建成“深圳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深圳市重大投资项目审批电子监管系统”、“深圳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电子监督系统”、“深圳市政府绩效评估系统”,并将四个系统整合成为“深圳市行政电子监察评价中心”。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对全市所有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事项的全程监控;重大投资项目审批电子监管系统实现了对政府和社会投资的所有重大项目审批进行全过程实时监管,起到规范审批、优化审批,服务审批的作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电子监督系统通过构建数据交换和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4.
江苏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办 《政府法制》2011,(1):37-37
江苏52个省级机关部门、13个省辖市及所辖106个县(市、区)全部实现了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全覆盖、所有行政权力事项全覆盖、网上行政监察全覆盖”。 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是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为目的,以电子政务网络为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权力法定、程序固化、栽量限定.对权力运行全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察监控。  相似文献   

5.
《中国监察》2012,(11):2
福建省泉州市纪检监察机关结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积极探索采取"制度+科技"模式,开通党务公开网、网上办事公开、"世纪之村"村务公开等网站,组织研发行政电子综合监察、国有产权电子竞价等平台、推行"全程式"网上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全程式"网络监管,做到信息网上公开、事务在线办理、资源网络配置、行政电子监察,构建新型反腐倡廉科技网络体系。截至目前,"世纪之村"村务公开和"三资"监管平台已在全市2463个村和社区全面推广使用,共发布村务信息190万多条,登记资产信息5.8万多条,所监管的农村集体"三资"价值总额达38.1亿元。去年,全市共有663个项目通过网上招  相似文献   

6.
郝占敏 《中国监察》2010,(21):42-43
网络监控行政权力运行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使权力行使在网上运行,并对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它是行政权力监控机制建设的深化,对于提高反腐倡廉科技含量,提升预防腐败效能,实现对权力运行多角度、全覆盖、经常化监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孔德峰 《中国监察》2011,(22):29-29
近年来,江苏省靖江市以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为契机,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搭建三级政务服务电子平台,形成了一套“以政府门户网站为窗口,以电子政务平台为基础,以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为核心”的“网络亮政平台”,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8.
《行政监察法》中的检查制度和调查制度是行政监察检查权和行政监察调查权运行的载体。作为制度意义上的行政检查与行政调查存在着性质与功能的差异,共同构成了行政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目标实现的制度要素。行政检查和调查制度关联着公共权力、公民基本权利、政府治理、行政行为,关联着执法、廉政、效能等行政监察工作的热点,关联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理论范式,有可能成为行政法学的理论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监察》2011,(16):1+66-F0002,F0003
山东省各级政府将政务公开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使之成为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通过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对行政权力运行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有效规范了行政权力运行;通过推进市、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主要载体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以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把推行电子监察工作作为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抓手,由县监察局牵头成立电子监察办公室,负责行政审批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纠偏纠错、绩效评估。出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电子监察部门的职责、监察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高明 《中国监察》2008,(23):24-24
近日,重庆市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全面启动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力争在2010年前建成较为完善的重庆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重庆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步骤总体按照前期准备、全面实施、拓展功能三个阶段推进。重庆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和纪检监察、信息产业、法制办、发改委、财政、公安、保密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监察》2010,(24):F0002-F0002
电子监察网络平台建设。建立了市、县两级电子监察和网上审批网络平台,推行“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实现部门行政许可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集中行政许可审批职能的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部门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中心落实到位,部门对窗口工作人员授权到位。整合各类网络资源,将电子政务、行政审批、政务公开、经济社会服务、举报投诉、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多种服务纳入电子监察和网上审批系统,实现政务在网上公开、资金在网上运行、公共资源在网上交易、监督在网上实施。  相似文献   

13.
胶纪轩 《中国监察》2008,(11):26-26
2007年以来,山东省胶南市加快推进以公共资源交易、网上许可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为中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设立了便民行政许可与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建成了行政许可服务大厅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配置了网上许可系统、网上交易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推动阳光政务实现“四个转变”,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4.
申坚 《中国监察》2010,(2):28-28
近年来,深圳市监察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行政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以创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为突破口,先后建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重大投资项目审批电子监管、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电子监督、政府绩效评估和政务公开电子监测等五大系统。将行政审批、重大事项、安全生产、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等有关事项纳入电子监控范围,实现了省、市、区、街道电子监察“四级联网”,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功能强大、覆盖面广的行政电子监察工作品牌,工作效果和影响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5.
张明 《政府法制》2014,(6):61-61
为进一步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山西省高平公路段通过紧张筹备,依托高平市政府网站成功建立了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并于通过了高平市政府的审查和认可.顺利开通运行,  相似文献   

16.
网上审批有助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积极探索“技术防腐”新举措,借助网上电子审批平台,综合运用政务公开、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等手段,全面推进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把行政裁量的标准、流程等成果用电子信息技术固化下来,实施有效管理和监督,用科技手段预防、减少行政执法中产生的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17.
推动行政权力规范高效运行 有针对性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严肃查处损害发展环境问题 近年来,湖北省纪检监察机关按照“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强化监督检查,规范权力运行,服务企业发展,提高行政效能,不断优化全省经济发展环境,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杨传升 《中国监察》2009,(18):22-23
所谓科技防腐,就是以信息、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以电子监察综合系统为主要载体,将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反腐倡廉的各个环节,促进重要领域权力运行网络化管理和电子化监督,提高反腐倡廉科技含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预防腐败,代表着反腐倡廉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实施工作创新、实现监督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的大背景下,网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逐步提上日程。本文介绍了深圳市的经验,其开发建设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对政府部门网上审批情况的全过程实时监控,从而促进了行政审批工作的透明化,提高了行政效能,这对于行政监控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文俊 《政府法制》2014,(11):55-55
为进一步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晋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高平分中心依托高平市政府网站建立了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并在高平市政府的监管下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