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湘评论》2012,(18):39-39
本期推出李焕民的版画作品《初踏黄金路》,创作于1963年,作品规格54.2×49cm,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版画卷)并作为封面,  相似文献   

2.
《学习导报》2012,(18):39-39
本期推出李焕民的版画作品《初踏黄金路》,创作于1963年,作品规格54.2×49cm,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版画卷)并作为封面,  相似文献   

3.
马拉 《红岩春秋》2015,(4):42-44
2011年5月14日,李焕民、宋广训、徐匡等大画家,从成都回重庆参加在重庆渣滓洞举办的《红岩版画——<红岩>原著版画插图五十年》画册首发式后,回到当年他们在重庆创作《红岩》版画插图的现场——化龙桥画家村故地重游,不禁想起当年那段"美协藏画"的沧桑往事。画缘我们都知道,重庆化龙桥画家村是当年四川美协(当时重庆  相似文献   

4.
记者: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美术馆,它的馆藏特色及未来收藏方向是什么?
  梁时民:四川美术馆主要以版画为特色,神州版画博物馆收藏作品约8000幅,不乏古原、黄兴波、李少言、李焕民等全国有影响的版画家的作品。中国美术馆搞版画展,都要从我们这里借作品。因为我们的版画具有齐、全、多、精的特点,还有名家成套捐献的作品,在全国乃至亚洲地区都是首屈一指。  相似文献   

5.
《学习导报》2012,(12):45-45
本期封面推出著名版画家李焕民的代表作之一《藏族女孩》,作品规格42.5cm×23.2cm,创作于1958年。  相似文献   

6.
本期封面推出著名版画家李焕民的代表作之一《藏族女孩》,作品规格42.5cm×23.2cm,创作于1958年。  相似文献   

7.
塔琳托娅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其创作题材以蒙古族风情和军旅生活为主.偏好木版画,丝网版画及重彩画。作品曾多次获奖.其中.1993年获”中国版画版种大展”金奖.1993年获’中国三版展金奖.1995年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画展百花奖”金奖.  相似文献   

8.
董克俊(1937-2019年),重庆市人。从小自学绘画,曾在中建三局、贵阳红星拖拉机厂当工人,1974年调贵阳市群众艺术馆为美术干部。历任贵阳市美协主席、贵州省美协副主席、贵州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版协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董克俊"文革"前已有版画作品发表,但其版画在新时期才趋于成熟并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9.
70余年的创作生涯,几百幅反映民生、描绘自然的木刻作品,他是目前健在的年纪最长的中国版画泰斗。  相似文献   

10.
《新湘评论》2012,(24):44-44
本期推出著名版画家赵宗藻的水印木刻作品《田间》(又名《田间托儿站》)。作品创作于1958年,规格17.4cm×13.2cm,曾入选莱比锡世界版画比赛。鲁迅曾提出“用西方的技法,发扬中国民族的文化”,赵宗藻就是中国民间民族风味版画的领路人之一.他说:“我的画一定要对人民有益,对老百姓有所鼓舞。好的艺术作品,就应该是内容与...  相似文献   

11.
正加格达奇被誉为"版画之乡",森林版画创作是加格达奇人的精神归属、追求和向往。大森林、大冰雪、大湿地、鄂伦春风情,以及激情四射的大兴安岭开发建设文化,为加格达奇版画爱好者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张春孝,加格达奇区文化馆美术创作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美术家协会理事,也是加格达奇森林版画的发起者和引领者。他以板代纸,以刀代笔,用一幅幅版画作品书画着对大兴安岭的热爱和  相似文献   

12.
《学习导报》2012,(24):44-44
本期推出著名版画家赵宗藻的水印木刻作品《田间》(又名《田间托儿站》)。作品创作于1958年,规格17.4cm×13.2cm,曾入选莱比锡世界版画比赛。鲁迅曾提出“用西方的技法,发扬中国民族的文化”,赵宗藻就是中国民间民族风味版画的领路人之一.他说:“我的画一定要对人民有益,对老百姓有所鼓舞。好的艺术作品,就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3.
《新湘评论》2012,(20):51-51
本期推出的版画是川籍版画家袁吉中的作品《共赴明天》。作品创作于1991年,规格尺寸71×79cm。  相似文献   

14.
《学习导报》2012,(20):51-51
本期推出的版画是川籍版画家袁吉中的作品《共赴明天》。作品创作于1991年,规格尺寸71×79cm。  相似文献   

15.
《学习导报》2012,(22):43-43
本期推出的版画是山东籍版画家李树勤的作品《春回大地》,作品规格52cm×46cm,创作于1962年。 李树勤196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专部,翌年便创作了这幅极富江苏水印木刻特点的代表作。江苏水印木刻以秀润、典雅、蕴藉和抒情见长,其主要贡献在于对中国画审美特征的横向移植,在体现刀味和木味的同时追求中国画那种滋润淡雅、气韵生动的审美特征。作为一个画派,江苏水印木刻不仅极好地继承了明清古版画的传统,而且也把江南的地缘特色演绎得十分充分,平岗浅壑、粉墙黛瓦、水坞山乡、横桥扁舟……这些江南景致,成为水印版画作品的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16.
董克俊:一级美术师,贵州省第一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管专家。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贵州省政协常委。 八十年代以版画成名,九十年代以水墨、重彩著称。致力于当代水墨重彩的研究,同时也酷爱画水墨奔马。 作品曾获中国首届风俗画大展银奖,全国版画展创作奖,鲁迅版画奖、贵州文艺创作一等奖,贵州版画大展特别奖,贵阳市金统文艺一等奖等各种奖项。 多年来,在各重要文艺刊物发表了大量作品和评论文章,作品在美、法、日等10余个国家展览和举办个展。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炎黄美术馆、神州版画博物馆、上海美术馆、澳大利亚堪培拉国家美术馆、新兰威尔士美术馆、芬兰民俗博物馆以及各国私人收藏家收藏。  相似文献   

17.
《学习导报》2012,(6):39-39
本期封面推出的是著名版画家吴强年1963年创作的作品《雷锋》。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等发表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雷锋、纪念雷锋、宣传雷锋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吴强年满怀深情创作了版画《雷锋》。  相似文献   

18.
本期封面推出的是著名版画家吴强年1963年创作的作品《雷锋》。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等发表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雷锋、纪念雷锋、宣传雷锋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吴强年满怀深情创作了版画《雷锋》。  相似文献   

19.
"古道博刻",是绝版木刻画家贺昆对画家村的命名。版画是艺术作品中有复数性质的一种创作画种,而绝版木刻版画是版画种类的一种,是版画创作的表现方法之一。绝版木刻版画源自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思茅,是由几位  相似文献   

20.
钟芳 《学习导报》2012,(4):27-27
本期封面推出的版画《阿诗玛》,是黄永玉早期版画的著名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规格30.7cm×23.3cm,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2009年11月5日,黄永玉曾回忆道:“1953年自港回京之后,有了两个大动静,一个是去了一趟小兴安岭森林……一个就是刻阿诗玛,去了一趟云南,路南县的额勺依村,住了两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