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994年是黔东特区建立60周年.6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贺龙、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红三军进入贵州黔东地区,成功地建立了贵州高原上第一块革命根据地——黔东特区.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认识黔东特区的建立及其历史地位和影响是很有意义的.一、黔东特区创建前的革命斗争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党中央召开了“八·七”紧急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周恩来、贺龙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此后,党中央派遣周逸群、贺龙到湘鄂西组织湘鄂边前敌委员会,领导和发动武装斗争.经过艰苦努力,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根据地得到很大发展,红军人数超过一万人.当时,湘鄂西、中央、鄂豫皖三个根据地被称为全国三大苏区,形成三角之势,遥相呼应,构成对湘、鄂、豫等省敌人的威胁和包围,推动着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正当革命斗争形势发展之际,被“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支配了的党中央,盲目地在大城市搞总罢工和武装暴动,曾派邓中夏到湘鄂西改组红二军团,命令红二军团撤离根据地远征去配合一、三军团攻打长沙,却在途中的杨林市地区失利.六届四中全会后,王明的“  相似文献   

2.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亦称黔东省政府)旧址,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城南约四十公里处的谯家区白石乡土地湾,清同治八年(1869年),为田太俞所建的木质结构平房。正房两边立有厢房,形似撮箕,前有朝门。正房前壁的木雕花窗,刻有花草禽兽,栩栩如生。正房和厢房屋顶用青瓦覆盖,脊上为青瓦堆砌,屋脊正中砌一大“喜”字,字两边有立塑的飞鸽。屋后群山环抱,庭前碧溪穿流。 1934年7月,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沿河铅厂乡张家祠堂召开了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会议决定建立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设在离张家祠堂三里远的白石乡土地湾。贺龙、关向应等同志当时就住在这里。从此,红三军结束了两年无根据地作战的局面,并为以后红二、六军团在木黄会师后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0年,国家文物管理局拨专款对土地湾“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进行维修整理。  相似文献   

3.
倒马坎位于川东南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峻岭乡。自古为川黔边区酉阳、秀山、沿河、松桃等县的交通要道。传说清代贵州提督花连布镇压乾嘉苗民起义,途经这崇山峻岭时,被起义军用乱石将其人马击落深山峡谷,倒马坎由此得名。 1934年,贺龙、关向应等率领的红三军开辟了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震慑了当地的反动统治集团。秀山县反动政府惧怕红军攻占秀  相似文献   

4.
黔东特区与土家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特区建立于1934年,它是贵州高原上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黔东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与土家族的革命斗争精神息息相关。土家族聚居在黔川湘鄂边境地区。贵州全省100万土家人口中,黔东地区占92万。而黔东地区以德江、沿河、印江、思南为最多。土家人民有着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尤其是在反抗军阀割据及国民党政府统治中,不畏强暴、英勇斗争,谱写出了光辉的篇章。一、土家人民的英勇斗争迎来了黔东特区的建立本世纪肥年代初,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开到贵州之前,位于黔东北的德江、沿河、印江、思南等县的土家人民大闹“神…  相似文献   

5.
正黔府函[2017]98号铜仁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追认胡宏升同志为烈士的请示》(铜府呈[2016]175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胡宏升,生前担任红三军沿河独立团政委、黔东独立师第一团政委等职务。1934年11月率黔东特  相似文献   

6.
东兰大同革命老区与河池市金城江区、大化县相连接,是通往东兰西山、河池、都安、南丹的交通要道。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大同区在白色恐怖下仍坚持开展公开顽强的武装斗争,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成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一面光辉旗帜。  相似文献   

7.
论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工商政策和策略朱新镛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有关保护和奖励城乡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有效地调动了根据地私人工商业者为根据地社会经济服务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就有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5,(7)
习仲勋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陕甘边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党的革命及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艰难环境中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土地政策、商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以及其他政策措施,繁荣了边区经济,巩固及奠定了根据地,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乡村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根据地进行的重要建设。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社会建设是服务于革命的。湖南革命根据地在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乡村教育、妇女解放以及移风易俗、医疗卫生、社会救济救助和社会管理等社会建设工作,对于巩固根据地、支援革命战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宗帅 《传承》2013,(14)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以湖北洪湖为中心、包括湘鄂两省西部交界广大地区的一块较为稳固的根据地。在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中,其开展斗争时间早,坚持斗争时间长,影响地域范围广,有力地配合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等根据地的斗争,是红二方面军的发源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宗帅 《传承》2013,(12):32-33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以湖北洪湖为中心、包括湘鄂两省西部交界广大地区的一块较为稳固的根据地。在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中,其开展斗争时间早,坚持斗争时间长,影响地域范围广,有力地配合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等根据地的斗争,是红二方面军的发源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斗争的最大成功经验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结合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等具体环境,坚持走井冈山道路。习仲勋同志作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这段时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思想。系统而有层次地对习仲勋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时期军事思想进行哲学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习仲勋在总结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创建陕甘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决策。他制定了创建南梁根据地的策略,从南梁实际出发,实施了一系列发展南梁的政策,使得南梁得以繁荣和巩固,最终“硕果仅存”,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全国抗战的出发点;南梁革命根据地“硕果仅存”的基本经验对当时其它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时期,后勤保障工作是我党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保障,我们党之所以在这个时期能从小到大、以弱胜强,取得一系列胜利,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毛泽东等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根据地建设特别是根据地的后勤保障工作,通过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建立起根据地后勤保障体系,为开展革命斗争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15.
试论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玉珍 《桂海论丛》2003,19(5):26-28
百色起义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是邓小平对“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创造性的实践 ,邓小平正确地开展对俞作柏、李明瑞的统战工作和兵运活动 ,是我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开展统战工作的一个成功范例 ;它所实施的以“分耕”形式为主的民族地区土地革命又是一个独创。百色起义把广西革命推向一个新高潮 ,在中国革命根据地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析红军团结改造神兵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活跃在湘鄂川黔边区的神兵有几十万之众。红军在创建湘鄂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同时,依据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民族政策,对神兵实行团结改造的政策,取得良好的效果,争取数千神兵参加红军,使神兵成为红军的主要兵源之一,神兵为红军的壮大和根据地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张建文 《政策》2012,(6):85-86
一阳新是一个革命老区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大革命时期,这里较早建立党组织,农民运动风起云涌,30万"泥腿子"扛起了农会的旗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中心,有"小莫斯科"之称;抗日战争时期,诞生了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是江南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重要的桥头堡;解放战争时期,阳新人民奋起参军参战,支援...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30年代,邓小平在领导广西革命斗争实践中,突破"城市中心论"的框框,成功地发动了百色、龙州起义,创建了广西红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这是毛泽东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胜利,对我们党找到中国革命新道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运用党的民族团结政策,成功地解决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民族问题,为中国特色民主革命民族理论的形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广西实际结合起来,尊重客观实际开展革命工作,闪耀着实事求是的思想光辉。  相似文献   

19.
刘发生 《新重庆》2005,(4):47-48
1934年,年仅28岁的黄治安受贺龙同志派遣,从红三军回到家乡秀山巴盘乡(今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溪场镇三合村),组建巴盘苏维埃政府.建立农民革命武装,组织土家山寨群众抗兵抗粮、抗捐抗税,维护行商利益和村民安全,保卫红色政权,深得穷人拥戴,为巩固川黔边区革命根据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的国家政治保卫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公安机关正式产生。它具有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行使国家警察机关的一切职能。一、国家政治保卫局建立的历史背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进入了创建红军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时期。从1927年秋收起义到1930年,在全国先后创立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在各根据地建立之初,先后建立起各级工农民主政权——工农革命委员会,下设“肃反委员会”,这是在根据地与在上海保卫中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