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丈夫另结新欢,妻子屡告丈夫,官司始终无果。自己婚姻残破后,她又想到拯救别人的婚姻,为此成立了一家让人众说纷纭的特殊公司……  相似文献   

2.
俞晓 《民主与法制》2014,(32):54-56
网络作家丈夫婚后出轨,导致婚姻破裂,安徽安庆女孩吴晓芳大义地选择了原谅。昔日的“第三者”却找上门来一再求和,要与她成为无话不谈的闺密。转正后的情人将吴晓芳当成了婚姻的“假想敌”,她要让其彻底疯狂,既保全声誉也保全婚姻。她分两次从网上购买了5克溴化铊,将丈夫前妻毒成了植物人。2014年9月2日。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安徽省首例、全国第三例铊中毒案件。  相似文献   

3.
域外传真     
霍华德夫人为帮丈夫拉选票出卖隐私在英国大选日趋白热化之时,保守党领袖霍华德64岁的太太桑德拉为丈夫拉票不遗余力——继日前抨击布莱尔太太切丽“生活奢侈”之后,4月23日又接受《世界新闻报》独家专访,不仅自曝昔日4次婚恋史,还逐条夸赞丈夫和自己鲜为人知的优点,以期博得更多女性选民的选票。据桑德拉披露,她一共有4次婚姻,她与前两任丈夫——社交名流罗宾·道格拉斯和大卫·韦恩莫根的婚姻,都因丈夫在外偷情而以离婚告终。桑德拉称:“因此,忠诚一直是我在选择配偶时最看重的品质,以及最关键的为人准则。”桑德拉说:“每个人都认为政客…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婚姻上份"保险",有人在结婚时互相签订一份"忠诚协议",约定不忠者将承担相应的义务。近日,广西南宁市西乡塘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奇特的官司。(11月12日《南国早报》)每一个准备走进婚姻殿堂的人,都期待着会有一份忠贞的婚姻。谁会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个"花心萝卜"或者妻子是"水性杨花"呢?所以,基于这样的心理,要求对方签订"忠诚协议",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5.
可圈可点     
记者暗访南京"色情街"据江南时报报道,某日零时24分,记者选择了南京应天路段加油站附近的一家无门牌、无店招的洗头房停下。进店后,五六名正在玩扑克的小姐放下手中的牌,收起桌上的钱,忙着招呼记者坐下。一操浙江口音、化浓妆、着低胸露脐装的小姐开口道:"你们几位要不要敲背?"记者:"多少钱?"小姐:"50元一位。"记者:"其他活动呢?"小姐:"全套优惠价150元。"记者:"全套服务包括什么?"小姐:  相似文献   

6.
母亲命丧父亲之手,父亲身陷囹圄,致使刚满周岁的幼女"被孤儿"。围绕幼女的监护权,两家老人争执不休。谁该依法行使监护权?丈夫杀妻,幼女瞬间"被孤儿"在外人眼中,陈晓峰和冯玉娇的婚姻美满幸福,丈夫贴心、妻子貌美,女儿陈菲妮乖巧可爱。然而,夫妻间一次失去理智的争吵之后,这个曾经温暖的家便支离破碎了。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生在政治清明的太平时代,他会是一个温情丈夫。然而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封建王朝末期,他却成了为天下人蹈死不顾的"铁血丈夫"——二十四岁就被残害,匆匆与爱妻及腹中孩子诀别,从此长眠异乡。他,便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朱门灰瓦,翠竹掩映下,林觉民的半身塑像伫立在其故居内,目光直视远方。塑像下方簇簇鲜花,安静地诉说着人们对他的哀思和怀念。  相似文献   

8.
经济理性是分析婚姻家庭策略的重要视角之一,"理性人"从婚姻的选择、家庭的分工与决策、婚姻危机的处理乃至婚姻的破裂都在权衡成本与效益,力求婚姻双方以及家庭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婚姻主体之一的女性在一系列选择与权衡中会自觉不自觉的遵循"最大化效益"原则,其权衡涉及两个层面:由婚姻组成的家庭整体效益和作为婚姻一方的个体利益。由于女性作为妻子与作为个体"我"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所做出的选择并非始终一致,甚至可能相互矛盾。加之现代社会中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参与度的不断提高,女性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而现代婚姻又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一切使得女性在婚姻决策中常常陷入种种困境。  相似文献   

9.
思宁 《中国保安》2006,(6):36-38
婚姻三次受挫的女教师,为保住与第四任丈夫的姻缘,残忍地毒死了自认为绊脚石的继子。接着,为隐瞒杀人真相,消除丈夫的疑虑,挽救即将破裂的婚姻,身为女儿班主任的她,又将毒手伸向了自己视若命根的亲生女儿。人性泯灭,师德沦丧,用儿女性命作婚姻赌注,她非但没得到幸福,而且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相似文献   

10.
丈夫外出辛苦打工,妻子在家秘密离婚,而离婚成功的理由竟然是丈夫“下落不明”。百般无奈的丈夫提起再审,可即使他赢得了诉讼,也无法挽回自己的婚姻。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性探析——豫东HC村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豫东HC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状况。研究认为,丈夫外出务工,妻子留守在家,造成了夫妻间内在吸引力弱化,婚姻替代吸引力有所增加,但由于农村婚姻解体的社会成本过大,使得留守妇女的婚姻仍处于高稳定状态。但前两种力量对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的冲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他们,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被媒体称为“80后”一代;他们,在很多人的眼里,还是风华正茂的青涩男孩;他们,在都市男女对婚姻失去信心、享受单身、晚婚盛行的时代,却选择了结婚生子,成为新鲜的年轻爸比族。他们,跨越了从男孩到男人,从男人到丈夫,从丈夫到父亲的成长历程,直接从男孩变成了父亲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岑玲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4):214-216
哭嫁是十分古老的习俗.古人认为婚姻为人伦之始,承载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女人的最后归宿是夫家,其性别的社会责任是通过婚姻来实现的,出嫁是女人凤凰涅般生命的突变,她将彻底脱离原生家庭而把生命意义彻底归属于丈夫.挥泪告别难留之昨天,走向企盼而又充满危机的明天,构成了俗语"出嫁女儿哭是笑"的全部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20,(1)
正20多年前,她和来自台湾的丈夫相识相知走入婚姻的殿堂。人这一生有很多时候是要站在十字路口做出选择的,于高桂花而言,回首20年前和先生的这一选择,依然觉得非常明智。当然,这之后所发生的故事已然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但沿着最初的那个方向,她还是一路坚定的走了过来。  相似文献   

15.
周海霞 《前沿》2010,(24):147-149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词首见于战国文献《孟子》。其实,早在春秋时期,由于"孝亲""男女有别"礼制思想的强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礼制即已形成,对春秋男女的恋爱婚姻自由均形成一定束缚。然而,就女性角度而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代表的是社会、丈夫家庭、丈夫等对新妇身份的认可,对处于弱势群体的女性体现更多的是一种婚姻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蒙振寰 《当代广西》2005,(21):61-61
都安瑶族自治县一名女子,结婚10年才发现丈夫竟是重婚,为此她上诉至法院要求宣告与丈夫的婚姻无效。2005年8月2日,都安县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宣告这对夫妻婚姻无效,婚后生育的子女由妻子负责抚养。家住都安县某乡的梁女士,今年39岁。1989年初,时年23岁的梁女士经人介绍到南宁跟个体户马某打工,认识仅一个月,马  相似文献   

17.
一位衣冠楚楚的男士带着自己刚刚怀孕的妻子上一家著名的孕妇装专卖店买衣服,女服务员很热情地迎上来,但刚一张口就把买卖给“喊”黄了:“先生,您给小姐买点什么 ?”“小姐”立即黑下脸来:“你才是小姐呢 !”说完,拉着丈夫扭头而去。现如今,“小姐”在京城渐成一个遭人讨厌的称呼。   《现代汉语词典》对“小姐”的解释是“对年轻女子的尊称”,但是一种逐渐蔓延并形成势力的社会心理已把“小姐”定义为是对女人的“蔑称”。记者在最大的中文新闻网站新浪网上搜索了一下标题中包含“小姐”的新闻,符合条件的 483条新闻中,近一半…  相似文献   

18.
<正>【案情】某日,老人张某和王某来到临澧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婚姻家庭辅导室"反映他们准备离婚的真实情况。王某说,离婚不是本人的真实意思,而是来自儿女和邻里的舆论压力,可这些压力二人又无力承受,也无处诉说。因此,特来咨询二人的婚姻是否受法律保护,这个婚到底该不该离。交谈中工作人员了解到,王某68岁,丈夫20年前因病去世,她独自将5个儿女抚养成人并先后结婚成家。卸下了生活的重负后,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一直认为夫妻之间感情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经营不善而导致婚姻屡亮红灯。其实,很多时候,各种潜伏的危机很有可能造成婚姻触礁,比如婆婆的挑剔与丈夫的疏离……谁说只有外遇才是女人婚姻的最大敌人?男人身边的许多人和事,若处理不善,都将成为女人的情敌(感情敌人)!  相似文献   

20.
半年前,我的婚姻出现了矛盾,于是我与丈夫分居了。丈夫爱我,我也知道有时婚姻的责任是双方的,但我似乎已经对我们这种长久的生活厌倦了。我们之所以选择分居而不是离婚,是因为我们都无法确定离婚之后会不会后悔。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他———一个英俊浪漫、事业有成、爱好广泛的男人,那时他已经离异三年,有个儿子。我们谈得来,不知不觉地陷了进去。因为他的事业,因为他对过去家庭的责任感,因为他有自己的爱好,虽然我知道他非常爱我,但我更清楚,他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会限制他属于我的时间和感情。我的先生是我大学的校友,我们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