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十年来,北京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据不完全统计,已近三千幢。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如何迅速、有效地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已经成为公安消防队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因此,我们必须结合现代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以及技术装备现状,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探索高层、超高层建筑的火灾规律、灭火战术以及对策和办法,不断提高公安消防队伍扑救高层、超高层建筑火灾的战斗能力和灭火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济南的近代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所形成的多元并存的建筑体系。对研究济南氏居的演变,探讨西方建筑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济南近代建筑文脉的调查,对现存近代建筑历史现状的分析,对如何使济南近代建筑得以保护利用,从而使济南近代建筑的文脉得以延续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时间的。首先需要“阅读时间”,建筑的空间之美才可以有层次的渗透。其次,建筑的“此在”和历时都与时间有关。再者,人对建筑的感念和梦想与时间和经历有关。另外,时间和光线都造成建筑的流动。建筑也可以协助人类对抗对时间的恐惧,建筑语言与风格有一定的时间隐喻。  相似文献   

4.
当今,滥觞的国际主义建筑思潮将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裹挟入均质化、同质化中。这种民族建筑文化的缺失,导致了我国的部分城市规划、城乡建筑和美丽乡村建设丧失了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华民族建筑智慧的升华和结晶,因而在新形势下,在大学建筑类专业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教育,将对提高建筑类专业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就此提出了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在高校专业教育的内容框架,并着重论述和探讨了其对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的理论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及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代建筑已经不仅仅是住所,而是凝结了设计者思想的作品,这种体现了建筑设计者独有艺术创造的作品在著作权法上被称为建筑作品,我国在2001年新修订的《著作权法》中明确将建筑作品包括在作品的范围内。文章通过建筑工程领域的复杂法律关系,理清建筑作品著作权的主体,着重分析了建筑作品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的特殊行使,已达到更深入的对权利人的理解和保护。  相似文献   

6.
绿色建筑理念的提出及其实践为化解传统建筑对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提供了理想出路。促进绿色建筑的开发和推广,要从理念上重新审视绿色建筑的内涵,实现从绿色建筑向绿色社区的转型。尽管在实现转型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法律、经济和社会层面的障碍,但通过实施强制性及激励性的法律及政策措施可以克服这些障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节约型和地理位置便利型的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7.
我国法律没有对违法建筑作权威定义。法学界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违法建筑的定义存在诸多问题。唯有对我国建筑管制制度作深入的实证分析,对规划许可、用地许可、施工许可及相关审批制度有深刻认识,方能对我国的违法建筑作出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定义。我国应当制定《违法建筑处理法》,将违法建筑与违章建筑视为同一并统称为“违法建筑”,且应对违法建筑作统一定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的历史建筑是城市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如何保护利用好历史建筑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南宁市是广西的首府城市,有1600多年的历史,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刻不容缓,对历史建筑的利用需要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随之而来,建筑领域中商业贿赂犯罪案件也日益增多。“工程上马,干部下马”已成为建筑领域不容忽视的现象。建筑领域滋生的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有必要分析总结建筑领域商业贿赂犯罪的一些特点和基本规律,找出犯罪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犯罪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法对违法建筑的拆除补偿持否定态度,但违法建筑人对违法建筑应享有占有权益。应当根据违法建筑的不同类型对其拆除补偿作出相应规定。出于对公民信赖利益的保护,拆除历史遗留的违法建筑应当按照市值予以补偿;基于"对人补偿"理念以及对公民信赖利益的保护,拆除实质性违法建筑应当予以适当补偿;出于对公民住宅权的保障,拆除居住用途的违法建筑,应当先进行安置并给予适当补偿。  相似文献   

11.
建筑是历史和文化的符号,一个建筑的核心精神,是有其历史发展渊源的,建筑精神中的一些特征其实也与历史发展的特点息息相关。从现存讲武堂的主体建筑可以看出,讲武堂整体设计古朴庄严,充分体现了讲武堂"坚忍刻苦"的校训。从建筑学角度说,云南陆军讲武堂是设计师打造中西方建筑完美合璧的一个精美范例。本文对讲武堂的建筑风格作了文化的赏析。  相似文献   

12.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他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或者说文化形态。可以说,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任何一个时期、一个地方的建筑都代表了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积淀。云南昭通传统民居把文化融入建筑,在地域上、造型上和装饰上具有明显的地方文化特色,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建筑领域职务犯罪频发,预防和治理已经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利用网络动态防控技术可望减少建筑领域人为因素的干扰,减少腐败的发生。根据当前中国建筑领域六个主要环节腐败的现状,借助网络动态防控技术防控关键环节人员职务犯罪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不断完善建筑领域职务犯罪网络防控管理机制,逐步减少甚至杜绝建筑领域的腐败。  相似文献   

14.
陈氏书院建筑文化微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氏书院是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建筑,整体建筑体现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性,主要包括:蕴含深厚传统文化礼仪:融合中西建筑文化因子;装饰布局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陈氏书院的建筑文化是整个岭南建筑文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建筑都承栽和表达了一种建筑的文化蕴含。这种蕴含深刻地铭记了建筑的价值。监狱建筑的基本价值元素至少包括了庄重、威严、安全、文明、科学。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历史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因素,长期以来对违法建筑问题并未太过于重视。此外,由于民众法律意识淡薄、居住条件较差和追求经济利益等因素,种种原因叠加导致违法建设行为愈演愈烈,违法建筑数量大幅度增加。从法律上来看,违法建筑因其建造行为违反建筑管制之公法,从而被公法否定评价。但是从私法角度来看,违法建筑不仅是一种事实上的财产,还是一种私法上的物,需要法律给予一定程度的保护。而违法建筑的转让、租赁、抵押及损害赔偿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财产属性。  相似文献   

17.
加强建筑企业机关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桢刚 《工会论坛》2007,13(5):93-94
建筑企业机关是整个企业有效运转的中枢机构,其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体现了企业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针对当前建筑企业机关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在加强建筑企业机关能力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加强建筑企业机关能力建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砖、木雕刻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装饰方法,其题材丰富、做工精良,使建筑的形象更加生动。刻砖多用于砖结构建筑贴面和木结构建筑的砖墙外檐;木雕除在建筑外檐使用外,更多地用于内檐装饰。天津古代建筑的刻砖以蓟县和市区的寺塔、府第、会馆、民居为代表,呈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格。  相似文献   

19.
经过刑事诉讼程序,法院宣布对犯罪人定罪量刑的判决,这一活动是在法院内的审判庭这一空间建筑环境中进行的。对于被判处刑罚的犯罪人而言,刑事诉讼程序的结束,意味着刑罚执行的开始、犯罪人服刑的开始。当然,如同刑事诉讼活动是在法院这个建筑空间环境内进行的一样,执行刑罚、犯罪人服刑也需要一定的建筑空间环境。毫无疑问,监狱作为行刑机关为犯罪服刑人提供了行刑和服刑的建筑空间环境。作为行刑空间环境,监狱建筑体现了一定的行刑理念。  相似文献   

20.
提起合肥建筑,人们自然会想到是高楼大厦、楼堂馆所。但讲到建筑文化人们却知之甚少。其实建筑文化的内涵很广泛,有宏观的、有微观的,有内部结构,有外部环境。不是单一的砖、瓦、水泥问题。其最主要的是建筑与人生问题。在中国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房地产和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