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总结救灾应急工作经验,安排部署汛期救灾应急工作,6月13日,由民政部救灾救济司主办的全国救灾应急工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国家减灾中心的领导以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的代表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各地代表深入讨论了救灾救济工作专题调研的成果,并对各自汛期应急准备情况进行了研讨交流。  相似文献   

2.
应联合国救灾署的邀请,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尧绍裕等参加了10月1—2日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该署“第四次救灾官员会议”。来自中国、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等35个国家及欧共体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在于,总结“第三次救灾官员会议”(1989年)以来的工作并提出经费  相似文献   

3.
2月19—20日,2005年“全国救灾救济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民政部副部长贾治邦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会上,来自全国12个省份的代表作了发言,四位民政厅长、副厅长分别代表各自的讨论小组作了总结,民政部救灾救济司的处长们详细介绍了2005年救灾、备灾、减灾和社会捐助工作要点。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厅(局)的有关领导百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徐娜 《中国减灾》2005,(3):12-15
2月20日,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作了总结讲话,肯定了2004年救灾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救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落实2005年救灾工作目标的具体要求,并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2005年全国救灾工作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19日上午,民政部救灾救济司与中华慈善总会等15家慈善公益组织在民政部签署《救灾救济合作伙伴关系协议书》,建立起更加紧密的救灾救济合作伙伴关系。受民政部救灾救济司王振耀司长委托,庞陈敏副司长在签字仪式上就建立政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办公室和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共同组织召开的“2 0 0 0年度全国自然灾害趋势预测会商会”于 2 0 0 0年 3月 2 0日在北京召开。来自民政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总参谋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50 3所、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专家组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的管理人员和专家共 3 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减灾办副主任、救灾救济司副司长朱存芳主持 ,减灾办主任、救灾救济司司长李本公介绍了会议的目的和意义。民政部救灾救济司阎志壮处长介绍了 1 999年的全国…  相似文献   

7.
作为减灾救灾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实践,2005年7月15日下午,民政部救灾救济司与信息中心共同组织召开部、省两地三点(包括救灾救济司、国家减灾中心和河南省民政厅)救灾应急会商会,第一次实现了通过视频方式对灾区的灾情及救灾工作开展会商。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做好新形势下的减灾救灾工作成为所有减灾工作者共同的心声。2月14-15日,2006年全国救灾救济工作会议在重庆隆重召开,民政部相关领导和各地民政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总结“十五”,展望“十一五”,共同商讨我国2006年救灾救济工作的发展大计。会上,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作了重要报告,10个单位作了经验发言,与会代表就今后救灾救济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作了大会总结。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为我国减灾救灾事业的发展谋划了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9.
徐娜 《中国减灾》2005,(3):8-18
2月19-20日,2005年"全国救灾救济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民政部副部长贾治邦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会上,来自全国12个省‘份的代表作了发言,四位民政厅长、副厅长分别代表各自的讨论小组作了总结,民政部救灾救济司的处长们详细介绍了2005年救灾、备灾、减灾和社会捐助工作要点.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厅(局)的有关领导百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2002年2月21日至23日,民政部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全国城市低保暨救灾工作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主管厅(局)长、救灾救济处和低保处负责人,以及长沙市的有关领导100多人参加了会议。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出席会议并讲话,湖南省副省长庞道沐到会祝贺,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作会议总结,副司长宋志强、邹铭分别主持了会议,辽宁、黑龙江、内蒙古、重庆、贵州、海南、新疆等省区市的代表作了典型发言。这次会议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工作的精神召开的。会议总结交流了去年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了今年的主要任务,吹响了城市低保工作向更大目标进军的号角。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救灾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原 《中国减灾》2001,11(3):32-34
过去,救灾工作的中心任务,似乎就是分配救灾款物,在社会的发展中暴露出种种弊端。近日走马上任的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提出  相似文献   

12.
1月12日,由青海省民政厅和麦迪尔网络技术公司共同设计开发的“救灾信息管理系统”评审鉴定会在北京举行。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邹铭、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宁玉田、民政部计财司司长宋志强和青海省民政厅厅长克保、副厅长孙林等参加了评审鉴定会。  相似文献   

13.
徐娜 《中国减灾》2005,(3):16-17
会上,民政部救灾救济司救灾处处长张晓宁、备灾处处长方志勇、综合处处长李保俊和调研员韩煜皎围绕部、司领导讲话精神详细介绍了2005年救灾、减灾、备灾和社会捐助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4.
11月26日,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在“2004民政论坛”上发言,全面介绍了2005年度救灾救济的工作安排,提出了在灾害救助、灾情信息、减灾工作、社会捐助、卫星地面系统建设等五大领域进行系统创新的工作目标。这些创新目标的提出,为民政救灾救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必将有力地推动明年各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减灾救灾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实践,2005年7月15日下午,民政部救灾救济司与信息中心共同组织召开部、省两地三点(包括救灾救济司、国家减灾中心和河南省民政厅)救灾应急会商会,第一次实现了通讨视频方式对灾区的灾情及救灾工作开展会商。李学举部长参加了此次救灾应急会商会,并对采用视频方式开展救灾应急会商给予了高度评价。李学举部长指出,采用视频这一新的形式和手段开展救灾应急  相似文献   

16.
减灾资讯     
3月18日,由国家减灾委主办、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航空遥感灾害监测专家研讨会”在国家减灾中心举行。这是国家减灾委为加快航空遥感灾害监测业务化建设的一次重要会议。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对航空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救灾响应中的作用、技术方法及其前景进行了很有价值的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研究及推进航空遥感及其应用在灾害监测、救灾响应的业务化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航空遥感在减灾救灾领域应用良好的开端。国家减灾委、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将依托国家减灾中心组织及具体实施航空遥感技术在减灾、救灾工作中应用,并将…  相似文献   

17.
王治坤 《中国减灾》1994,4(1):17-18,12
建立救灾工作新体制管见王治坤(民政部救灾救济司)救灾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民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形成了一套工作制度。特别是近些年来,民政部门对救灾工作进行了一些重大改革,把对灾民的生活救济与扶...  相似文献   

18.
本刊编辑部 《中国减灾》2007,(12):F0002-F0002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宣传总结各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推动全国减灾救灾工作顺利开展,2007年11月14~21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民政部救灾救济司联合组织了"走进恢复重建"专题报道活动。专题采访团由人民日报、新华社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各级民政救灾人员洪涝灾害管理的工作水平,由民政部救灾救济司、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共同主办的洪涝灾害管理专题培训班于9月19日—26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开班。此次培训班共举办两期,是民政部第一次举办洪涝灾害管理的专题培训班。来自全国民政系统的339名救灾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收获颇丰。本次培训是在我国救灾工作处于重大发展和需要转型的关键时期举办的,建立和完善重大灾害应急体系,尽快完善灾情信息系统,推进灾区现场救灾制度,开展灾害评估、规范灾害应急、春荒和冬令救济及恢复重建管理等,成为当前救灾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徐娜 《中国减灾》2006,(2):10-11
在2006年全国救灾救济工作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救灾救济工作等问题采访了民政部救灾救济司王振耀司长。记者:2005年我国救灾救济工作发展状况如何?主要做了哪些工作?王振耀:2005年是救灾救济工作发生历史性变化的一年,是成效最显著的一年,大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要进一步充分肯定2005年的救灾救济工作:一是巩固了灾害应急救助体系;二是完善了灾情信息管理体系;三是规范了荒情救助的管理制度;四是拓展了恢复重建的管理制度;五是完备了整个灾害预案管理体制;六是巩固了救灾物资的储备系统;七是确立了慈善捐助工作指导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