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陆克文个人而言,他的成长历程就是奋斗改变命运的典范。在50年的人生路程中他实现了从农家男孩到政府总理的飞跃。1957年9月21日,陆克文出生于澳大利亚东部昆士兰州的南勃,父亲在一个乳牛场工作,一家人生活虽不宽裕,但还算过得去。然而陆克文11岁那年,父亲突然去世,他们母子5人被迫离开乳牛场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那是一个繁星满天的凉爽夏夜,妈妈搂着小天星说:“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星星长着眼睛看着我们,做人呀,要诚实。”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赣南山村的那位满脸稚气的少年罗天星,已成长为一位威严的警官,但他仍铭记着妈妈的话:做人要诚实。 在新落成的赣县公安大楼里采访罗天星,没来得及交换名片和  相似文献   

3.
张剑抒 《理论月刊》2006,1(4):22-24
马克思的历史观以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出发点,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也是以实践着的具体个人为基点的。因此,从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去领会他独特的历史观就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别具运思。人在劳动中自由地创设了人化的自然、典章制度和社会组织,并使它们不断地得到净化和改善,同时人也在净化和改善这些对象性存在中不断地改变着自己,自由地实现着自由。在马克思看来,“自由”的内涵并不只是不牵累于他物,它也在于自由者的功过自承。人类正是在对自由的人文价值意义的探求中用自己的独特性存在方式——对象性活动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可见,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与他的唯物史观的开放运思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4.
曾有一位文化经纪人欲策划一个叫作“三六九”的漫画展,主角是 三位被视为新生代的中国漫画家:夏大川、金晖、侯晓强,他们都出生在1969年。画展后来流产了,但这不妨碍三个艺术青年默默地在各地各自成长着。 夏大川先生对漫画的执著让人难以置信。他的妈妈说:大川还不会说话就会画画了(如果可以把那称作画的话)。有一天,他确认自己的一生只属于漫画,他已别无选择,于是决然辞去银行工作,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漫画自由撰稿人。 夏大川先生近年活跃于国际漫坛,有数十件作品在国际(展)赛中获奖。他的画富艺术个性、富文化含量、追求国际语言,因此他已不单单属于中国。本刊新拓漫画版《漫舫》以大川专辑首期开篇亮相,想读者不会不高兴——主持人  相似文献   

5.
正出于对白岩松这个人的好奇,买了他的《痛并快乐着》这本书。书中记录了他从1990年大学毕业后到2000年这10年间的工作、成长历程,真实地还原了"三十而立"的白岩松的所思所想,让读者看到他进入社会最初十年的深入思考与勤奋实践,以及从他身上折射出来的日渐成熟的人格魅力与时代的变迁。一本好书能开启一个人迷茫的心智,增添生命的亮色。"报纸生涯"这一章节,对于白岩松是成长的奠基石,生命的加油站。由于个人的原因,白岩松没能  相似文献   

6.
吉永生 《创造》2004,(8):7-9
评价一个人有时需要从头开始,因为这个人的功绩主要是在他的前期取得的,但对一个人的评价有时又应该从后面说起,因为这个人总是在试图超越自我,把最为辉煌的乐章谱写在生命的尽头。于是,这个人最后的言行举止既是他终其一生真正的意义所在,更是他能对后辈产生巨大影响的力量之源。述说邓小平就必须从后面说起:从他晚年的遗产说起,从我们继承的东西说起。邓小平的晚年,广义上是指自1977年他恢复自由起一直到1997年他逝世时止的20年。邓小平先是勇敢地向“两个凡是”宣战、领导和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其思想成熟期曾经拒斥、批判正义思辨,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未曾思索过正义;相反,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及其在莱茵报时期的文章富含着他对正义的思考。其正义理念统摄了伊壁鸠鲁哲学对人的自我意识的高扬和近代政治哲学对人的普遍自由和平等精神的肯定,又突显着他的理论特质——实践性和批判性。  相似文献   

8.
一 1994年3月12日上午,江西第二监狱。 随着身后阴森森的大铁门“轰”的一声关闭,宣告了刘钢重返自由的阳光之下。强烈的阳光刺激得他睁不开双眼,他用右手遮挡着阳光,眯缝着双眼,抬起头望着高而远的苍穹。自由与不自由仅仅一步之遥,罪与非罪仅仅一线之隔。数小时之前,他还在车间里接受改造,数小时之后,他便和大墙外的人一样了。 来送行的几位狱中干警和刚刚宣判了他无罪的两位法官默默地望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由精神的培养。他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但不是人生而自由,而要从自在的自由飞跃到自为的自由,只有通过教育解放主体。教育对增进人的自由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绝对环节。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具有良好法律的国家公民,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则需要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的共同努力,对公民进行劳动教育、理论教育和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0.
人是否能获得自由?以及人如何才能获得自由?或者说,怎样培养自由的人格?在冯契看来,这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持续争论了几千年的重大问题。通过对古代、近代成人学说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学说的总结与会通,冯契提出了具有其个人特色的"平民化自由人格"学说。他以认识论的提问方式,将自由人格问题纳入认识论领域,并使其内在地卷入了他的转识成智的认识论问题。在"平民化自由人格"何以可能、含义的界定以及如何培养等问题上,冯契给出了他的解答,但并没有终结此问题,有待后人对这一具有时代性的问题继续做出深入探讨与回答。  相似文献   

11.
拒绝平庸     
侯立敏 《中国保安》2014,(13):51-52
“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这是赵承庆最喜欢的一句话。 平凡和平庸只有一字之差,但差的是一个心态。1989年,18岁的赵承庆从老家河南滑县来到安阳市保安公司当保安,一千就是25年。凭着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和阳光向上的生活心态,他从一个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保安中队长。2013年,他被公司评为年度十佳保安员标兵,成为队员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但笔者却以为不问出处是对结果的认同,英雄要问出处才是对过程的尊重。解读刘发宽的人生经历,你会发现它见证了一代人的创业历程。30年前的贫困和30年后的奋斗成果,记录了共和国改革开放30年走过的一段历程,同时也记录了这个时期中国大地上所演绎的一幕幕时代变迁。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追溯他的成长,你会触摸到一个企业家的典型成长模式。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9岁的宋扬高中毕业后赴英国留学。在到达伦敦的第三天,不熟悉路的他坐错了地铁,茫然地坐在长椅上,望着眼前人来人往,一个老人走了过来,坐在他身旁,微笑着与他攀谈。聊了一阵,老人热情地邀请他到家里做客。这位老人名叫汉斯,独身一人居住在一个40平方米的廉租房里,房子位于伦敦西区,泰晤士河畔,风景优美。老人疏于打理生活,总靠超市的冷食凑合着吃饭。经过交谈宋扬得知,汉斯1933年生于瑞士,40年前离开家乡,去过很多国家,做过汽车销售和电器修理工,后来定居英国,终身未婚。如今早已退休的他,一只耳朵失聪,腿脚也不是很灵便。但老人喜欢自由的生活,执意不去政府安排的养老机构,自己艰难而孤独地生活着。  相似文献   

14.
周游神州的勇士一举成名陈春华是那种追求“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人。他1987年从韶关教育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在家乡的一所中学当了一名美术教师。但他认为“铁饭碗”羁绊个性发展、束缚个人自由,于是他辞掉公职单枪匹马地来到深圳,在一家广告公司端上了“泥饭碗”。8年后,他又回到韶关,开办了一家影楼,成为一个个体老板。照相生意虽然红红火火,但他依然不安分。1999年陈春华关闭了自己的影楼,着手筹备一个宏伟计划。他想骑摩托车带着照相机,绕祖国边境跑一圈,用照片记录下沿途的风景名胜和风土人情。时间共需3年,即2…  相似文献   

15.
马尔库塞追寻马克思的自由王国思想,设计"自由社会"的理想图景,和马克思一样认为个人自由的实现是理想社会的标志。但在自由的范式和自由实现的路径上,马尔库塞与马克思存有明显的分歧,尤其是他脱离社会历史实践去寻求人的本质回归的思想,透露出他对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和社会历史观的误读。  相似文献   

16.
从一个打工者成长为民营企业家,在商海博弈的同时,用爱心为更多的人编织着成功的梦想。洛阳市政协常委、河南源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帮军用行动阐释着他的理想和信念。  相似文献   

17.
张艺谋与姜文都是当下中国电影领域有影响力的导演,二人曾合作过《红高粱》《有话好好说》。姜文身上流露出的自由情感和理想主义是张艺谋对他产生高度认同感的内在缘由,而张艺谋对影像语言的不断探索激发了姜文,并促使姜文对张艺谋产生认同。成长环境的差异和独特鲜明的个性是二人逐渐走向疏离的基本原因,但致使二人走向最终疏离的原因是各自建构了一个风格独特的电影宇宙。随着姜文电影王国的建立,张艺谋也逐渐完成了属于他的时代责任。那么对姜文来说,属于他的时代使命正在不远处,我们期待中国电影界涌现出更多这样优秀而坚守自我创作个性的导演。  相似文献   

18.
陈再生站在法院的大门口,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心里有一种特别的轻松和自由,尽管这种自由离他并不遥远,然而在过了十八年的潜逃生活之后,被还原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时,  相似文献   

19.
1954年8月初的一个傍晚,一个裤褂上都有补丁、脚穿草蒲鞋的10岁男孩,手拽母亲的衣角,听着一屋高兴写在脸上的人刨根究底地向屋主人问话。男孩就是笔者,屋主人是笔者的二舅父。二舅父是县第一届人大代表,那天参加完县人民代表大会后刚刚到家。听母亲说,他8岁起就给地主老财放牛,14岁起当长工,类似高玉宝《半夜鸡叫》中描述的苦头他也吃过,也曾变着法子和黑心肝的老财斗智,迫使老财不把长工当牲畜。直  相似文献   

20.
谢佳 《人民公安》2012,(22):15-16
为什么会坚持?我想,我生活中多了他这一个人不多,但他的生活中少了我这一个人就完了。鼓励,是一辈子的事。希望,也是一辈子的事。 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海,才能于沙丘安眠;一座山要被冲刷多少年,才能汇流入海;一个人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被容许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