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行政听证程序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内容,但目前我国行政听证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立足分析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缺陷,就如何建立高质量的行政听证制度提出了相应对策:更新观念;构建关于听证制度的立法体系;扩大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完善听证代表制度;完善听证笔录制度;加强对行政听证程序的监督和救济。  相似文献   

2.
行政听证程序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内容,但目前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在适用范围、听证主持人、听证笔录的效力、听证程序的监督和救济机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完善的对策在于:扩大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建立健全的听证主持人制度;完善案卷排他性原则,明确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建立行政听证程序的监督和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3.
毕胜 《法制与社会》2010,(17):159-160
目前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在适用范围、程序和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很难保证听证的客观、公正,甚至可能导致听证程序流于形式等。本文建议通过扩大行政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建立听证主持人制度、创立简易程序等办法来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4.
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而听证笔录及其在行政决定中的意义又是听证制度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得出了听证笔录是行政决定唯一依据的结论,并对我国目前有关听证笔录的规定进行了检讨。我国的听证制度应在听证笔录是行政决定唯一依据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5.
唐笑 《法制与社会》2011,(27):140-141
行政听证制度是民主制度在我国行政法领域的重要体现和重要标志,1996年,《行政处罚法》的颁布标志着行政听证制度引入我国。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行政听证制度起步晚,行政听证制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严重影响着行政听证制度的作用发挥。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一些建议和措施,从而为我国法治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6.
听证制度在行政程序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听证制度在法律上和实践中尚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制度,我们有必要以制定行政程序法为契机,对行政听证制度作出统一规定,以加紧完善我国的听证制度,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剖析行政决策听证的概念入手,在研究了我国确立和发展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必要性和梳理了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发展现状、不足及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联系中国法治改革实践,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决策听证的对策:即在全社会培养程序法理念的同时构建系统化的行政决策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8.
行政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石佑启 《法学》2004,(4):51-61
行政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是听证制度中的核心问题。随着人们程序理念的不断增强和程序法治化进程的日益推进 ,为了保障当事人程序抗辩权的有效行使 ,完善我国的听证制度 ,提高行政决定的质量 ,增强其可接受性 ,我国应借鉴美国的案卷排他性原则 ,吸收其精髓 ,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 ,使听证笔录成为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定的唯一依据 ,并以此推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等相应立法在具体制度上的创新与完善 ,促进听证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 ,有效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行政听证制度作为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的核心,它的设计能够极大的保证公民的知情权,促使行政权能够合法正当的行使,从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本文通过对行政听证制度的渊源及价值内涵的介绍,阐明了说理在听证中的价值,从而能够更好的了解与完善行政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0.
韩广  邹甜 《时代法学》2005,3(3):91-96
美国联邦宪法的"正当程序条款"赋予了公民听证的权利,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听证制度,环境行政听证制度经20世纪后半叶的不断发展也趋于完善,从而给予了公民充分参与环境决策以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机会和权利.相比之下,我国的环境行政听证才刚刚起步,有许多地方需要尽快完善.美国完善的环境行政听证制度可以为我们提供这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包括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三部分内容。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是完善决策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实际具体案例入手,通过透彻的分析案例,总结出我国当前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几点弊端,从而提出合理性建议,完善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2.
常拯 《行政与法》2003,(4):63-65
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有利于公平公正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各国听证制度不尽一致,通过对世界上主要国家听证的概念种类、范围、主持人的介绍来进一步深化对听证制度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对我国听证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政府应当在决策制度设计上给与民众和社会以利益表达和意愿诉求的空间,而行政听证制度作为行政决策的一项程序机制,其完善与发展直接影响着行政决策的质量,因此行政听证制度的完善应当立足于民众的参与和政府的公共服务。本文从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提高公民参与决策的角度探讨了目前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行政听证是行政程序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适用中诸多规则的合理选择对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以及促进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行政听证的法理为基础,结合实践,从听证申请人、听证适用的标准、听证的内容等角度分析了现行行政听证制度主要缺陷,并提出了相应完善意见,以期推动行政听证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行政许可法》确立了行政许可的听证制度,但该制度在立法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听证事项不具体,听证参加人的范围过窄,听证通知内容不充分,听证主持人缺乏独立性,行政主体提出证据的期限未明确,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不明确等等。本文拟对我国行政许可听证制度的立法缺陷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完善行政许可听证制度的立法提出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6.
在行政立法大量涌现的今天,听证作为程序正义的体现,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西方国家在行政立法听证上已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而在我国,行政立法听证制度建设起步晚、发展还不完善。因此,需要在正确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发展行政立法听证制度,保障行政立法的民主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正>1.完善关于听证制度的立法《行政处罚法》的颁布,标志着听证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建立。但是,由于它仅适用于行政处罚领域,对其他领域的行政行为来说,尚缺少听证程序的法律规定,因此,建立我国听证制度的当务之急是完善关于听证制度的立法,建立以《行政程序法》为核心、以各单行法律、法规为基础的行政听证法律制度。2.建立一支相对独立的、稳定的行政听证官队伍在行政听证中,听证主持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听证主持人的素质、地位及其权力直接影响着行政听证的效果,决定着行政听证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程度。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听证官队伍。尽管《行政处罚法》规定“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的调查人员主持”,但是,对于“非本案的调查人员”的性质、地位及其职权,《行政处罚法》都没有做出规定。这种情形在实践中很难保证听证的客观、公正,甚  相似文献   

18.
责任制度与救济机制是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保障,然而当前我国关于价格听证制度的研究多数是探讨完善听证程序本身,而少有关注责任制度与救济机制的文章。目前我国价格听证法律责任的规定很不完善,救济机制则由于行政决策的性质而局限于行政救济。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以民事责任补充甚至替代行政责任来解决价格听证程序的责任虚化问题;并将包括价格决策在内的行政决策等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令其接受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9.
论行政许可听证制度的法理基础和宪法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建水 《行政与法》2005,(1):106-109
行政许可听证制度是一项保障行政许可相对人发表意见、了解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依据,保护当事人民主权利的法律制度。探讨行政听证制度的宪法依据和法理基础不仅是行政许可听证制度的立法要求,而且也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听证制度的现实需要。自然公正原则、正当法律程序和依法治国理论是西方国家听证制度的法理基础。美国听证制度的依据源于宪法规定的正当法律程序。确立我国行政许可听证制度的宪法依据,进一步完善我国听证制度就必须修正《宪法》第五十一条,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一切国家机关未经合法程序不得剥夺。”一款,并制订统一的《行政程序法》。  相似文献   

20.
行政听证代表是参与听证主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实践中,行政听证代表的作用并末得到体现,这种情况的产生,既有制度上的原因即立法的不完善,遴选机制的不健全,也与整个社会民众的参与意识有关。在规范行政听证代表的遴选,构建具体制度时应明确行政听证代表遴选的原则、听证代表的构成、听证代表的资格、听证代表的权利义务、听证代表的法律责任以及听证代表意见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