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构成部分。当代中国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完整体现,是时代必然和现实所需。文章也正是基于此,提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本缘由的五个方面,以此试图还原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中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体现的是在民族的政治实践中制度对人的一种价值关系,内含其实践逻辑与路径。民族自决、民族文化、自治权力、主体权利等体现了民族人才在民族区域自治实践中的价值维度,民族人才是民族区域自治的价值引领者和担当者,地区明确,是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人才保障和组织保障,主要在根本上为造就成熟的民族自治政治社会提供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3.
汤法远 《思想战线》2011,37(2):137-138
一、功能结构:从倾斜甚至从属于政治向注重经济和社会发展演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民族政治思想的结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体现,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保障,具有思想、道德、文化、政策等无法替代的特有属性和功能。从社会领  相似文献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党的十七大提出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当前,亟需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的法规,加快民族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出台,落实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实现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从而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新发展开辟法治道路.  相似文献   

5.
侯万锋 《前沿》2010,(1):80-8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特殊的政治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政治功能,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建设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新形势下,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该项制度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建设。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功能,是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建设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颜俊儒 《人民论坛》2012,(23):42-43
当代中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具有极其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的紧密结合等方面。当代中国之所以采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基于对中国民族传统、制度渊源和发展战略以及党的理论基础、体制、组织原则等方面因素的考量。  相似文献   

7.
乌兰 《前沿》1999,(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问题的一部分。建立、健全民族法律体系,是新形势下关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边防巩固、建设成功的大问题,也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内容。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50多年。半个世纪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给予中国的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当属对中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影响。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更好地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制度和法律对于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古往今来,人类…  相似文献   

8.
现行初三《思想政治》第四课新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最近,笔者在下校听课和教研中,听到不少教师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及其优越性感到困惑。为此,现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浅析如下,供教师在教学时参考。(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自治区域内的事务。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地方制度的一个具有特殊性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乌兰夫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的历史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方针与主张,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凝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实践经验和政治智慧。在创立、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过程中,乌兰夫同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一、乌兰夫成功地实践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的政…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治发展与政制发展构成了一种互动性关联。本文从国家政制层面,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政治解释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制架构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党制度,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二是政权制度,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是民主制度,主要是政治协商制度;四是自治制度,主要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五是和平统一制度,"一国两制"。这五方面,构成了中国现代化政治发展的政制架构,也是"中国特色"最本质的内容。开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新境界,就要坚持、完善并发展这些政制架构,在更高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现代化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贫困,缩小差距,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持续、快速发展,在大开发中西部及民族地区是主体,必须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自治权的政治优势,目前对民族地区自治权的重视及其制定、行使和保障机制等方面都有待完善和健全。  相似文献   

12.
罗继红 《桂海论丛》2005,21(1):66-69
为了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一部民族自治地方非公有制企业盼望已久的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利于操作的好的规章,是促进民族自治地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在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认真探索出一整套有利于促进民族自治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3.
"减少行政层级"、"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中国未来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发展目标。自治州是多民族中国特殊的行政区划层级的行政建制,伴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治州也必将走上城镇化、城市化发展道路。因此,逐步有条件的"撤州建市(自治市)"将成为其必然的路径选择。与此相适应,如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整性和民族自治地方权益,成为民族法制建设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4.
西周处于国家和民族的形成时期。西周时期的民族思想和政策与礼乐制度相结合,在巩固政权和统治基础,加强华夷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起到重要作用,成为西周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的民族思想和政策已具雏形,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和亲政策、藩镇制度、羁縻政策乃至现今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都可以在西周民族政策和制度中找到其源头。  相似文献   

15.
1996~2000年作者四次率课题组在鄂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对当地宗族文化和村民自治的情况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认为该地区农村1999年进行的第四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仅是实施村民自治工作的第一步。当地宗族意识一定程度上的复苏既是对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小家庭式的较落后的生产和耕作方式的一种回应,也是对当前农村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中存在缺陷的一种自发弥补,在当地农村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和文化相对较落后,村委会干部的群体素质不高,村民委员会在当地农村社会生活中多数只发挥了部分职能。要使其应有的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教育组织和社会控制的职能得到全面有效地发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业已拉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际上表现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这种滞后不仅仅是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滞后的经济问题,而且是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直接影响着我国总体民族关系的重大政治问题。从西部的民族性和落后特征入手,分析这种滞后对我国民族关系的负面影响,提出在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保持和谐的民族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矛盾性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对峙、冲突等 ,造成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矛盾性。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当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社会的政治的和观念的上层建筑及大学生生活的特殊年代、特殊年龄阶段都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产生重大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民族乡的体制特征、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匡自明 《思想战线》2000,26(2):75-78
民族乡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制度保证,有其独特的特征与作用.然而,目前民族乡存在着对自身特征认识不够全面深入、法制不健全、制度不落实以及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进一步重视民族乡的特性研究,加大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力度,解决民族乡行政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的视角: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的过程,就是实现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它不仅逐步改变着少数民族的传统政治文化,而且在逐渐形成一种民主的文化氛围,正在对广大少数民族村民进行民主观念的传播与政治参与技能的训练。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与村民自治相适应的政治社会化还存在许多问题:村干部政治社会化的弱化,少数民族村民政治参与的主渠道不通畅,大众传媒的有限性。因此,必须加强国家政权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主导作用;拓宽少数民族村民参与村民自治的渠道和途径;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作用;加强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先驱倡导的五族共和学说,从狭隘的民族主义发展而来,顺应了历史进步和时代要求,是三民主义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理论政策到实践措施,对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五族共和和民族区域自治,都是中国近代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有历史的内在联系,共同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