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凌 《当代贵州》2010,(18):I0001-I0001
习冰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演绎传奇的土地。习水是四渡赤撩的主战场、出发地和发轫地,红军长征在此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李凌 《当代贵州》2009,(21):74-75
习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弘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打造“神奇习水·中国红”特色文化品牌,不仅是红色文化的传承。而且还是习水红色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习水的软实力,是习水对外宣传的文化品牌,是习水人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正>习水县以"以红带绿、红绿共舞"的发展思路为主线,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不断做大红色文化产业,带领群众昂首阔步走在富民强县的征途上。近年来,习水县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基础上,依托历史赋予的红色文化,坚定实施"以红促旅"的旅游发展战略,使得旅游业逐步内化为新  相似文献   

4.
一切景点,若不具有历史的回响和文化的内涵,总让人觉得缺少回味,遵义,这个响亮而光辉的名字,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处处景观皆洋溢着活跃的红色文化气息,特别是以遵义会议,红军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等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文化更是让人驻足凭吊,追思缅怀。  相似文献   

5.
遵义市习水县,地处川南、渝西、黔北交汇地带。溯其源,曾是鬼方疆土,汉称鳛部。公元前770年,僰族先民曾建鳛部,又称鳛国。习水是一块传奇而神秘的土地,不仅蕴藏着丰厚的历史人文,而且还是中国丹霞大宝库,四渡赤水战役的发轫地、主战场。  相似文献   

6.
周志光 《当代贵州》2011,(23):50-50
习水人民积淀并传承着"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四渡赤水精神,不断打造"神奇习水·中国红"文化品牌,形成了"绿洲红城"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7.
1935年元月初。中央红军突破200里乌江敌军防线.先后进占遵义、湄潭、绥阳、桐梓等县。四渡赤水,二进遵义.娄山关、红花岗、老鸦山大战,红军在黔北转战达3个月之久.足迹遍及黔北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贵州西北部的赤水,有一条奔腾不息、神秘而美丽的河流——赤水河。赤水,因赤水河而得名,也因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出奇制胜而名扬天下。丹青赤水,一幅美妙的山水画,世间美丽的天堂。  相似文献   

9.
刘君 《世纪桥》2020,(2):22-25
红色基因是党和军队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核心理念,既保持相对稳定的价值内核,又有着不断拓展的外延指向。长征作为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个关键阶段,对我军红色基因的形成与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长征对我军红色基因的塑造功能,对于当前抓好红色基因传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齐忠亮 《学习导报》2013,(14):44-44
回望红军长征的历史场景,让我们流连忘返的不仅是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的神勇战例,也不仅是运筹帷幄、谋兵布阵的高层博弈,红军将士征战之余的文化品格同样值得关注。红军将士虽然装备简陋、衣衫褴褛,而且置身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雪山泥沼的重重困厄之中,但我们看到的不是愁苦颓废的场景,  相似文献   

11.
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自古田会议以来,中国共产党就探索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光辉道路。在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期间,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紧迫和艰巨,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色完成思想政治工作,扫除疑惑、坚定信心,及时纠偏、统一思想,注重方法、强调重点,确保了红军以高度的政治领悟和政治执行实现了军事部署,使3万红军跳出40万敌军的包围圈,取得四渡赤水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以来,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各地都开展了一系列的弘扬民族精神、纪念抗战胜利大型文化宣传活动。其中,红色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学习、研究、宣传红色文化的热潮。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湖北省对红色文化研究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成立了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紧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红色旅游景点,宣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开展红色文化研究活动,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既…  相似文献   

13.
江山 《党建》2011,(5):54-55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有三渡在贵州省习水县境内。在习水县的土城镇有条中国唯一的女红军街。街内的小巷直通赤水河边,仿佛女红军的离去就在昨日……  相似文献   

14.
张秀梅 《党史纵横》2006,(12):46-47
他,11岁亲历长征;50年后,他时刻心系那条地球上的红飘带,用心来重新走过长征路,充盈其间的足迹都凝聚在纸页上,成为一行行深沉而又灵动的诗句;他以一个红军战士的名义,在为后人打捞那沉淀于岁月深处的真实的历史,传承着长征精神。他就是沈阳军区原文化部部长张云晓,一位离休后笔耕不辍,用诗再次亲历长征的老红军战士。有好的土壤,便生出诗的幼芽桌上,是一本新诗集——《诗的红飘带》,油墨飘香。“启开通往记忆的闸门,便看见一条红飘带似的征途。”就是这条红飘带,牵引着一个已经84岁的老人,至今还走在长征的路上……这是他的履历:1933年11岁…  相似文献   

15.
田家山 《新长征》2006,(10):14-16
长征,对许多人来说至今记忆犹新。长征,中国革命征程上最为壮观的一页,它扭转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更创造了全人类都为之景仰和钦佩的长征精神,它对中国和世界的深远影响,早已写进中国和人类的辉煌史册。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全国党刊研究会组织了10多家地方党刊社重走长征路联合采访团,作为采访团的一员,我有幸重走了贵州境内的长征路,领略了当年“西风烈”、“霜晨月”、“雄关漫道”、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炮火连天的岁月。  相似文献   

16.
遵义,一片红色的热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激战娄山关、再占遵义城,当年红军长征路上的一处处红色经典,留给后人许多红色记忆。6月15日到21日,笔者参加全国党刊“重走长征路走进红色贵州”联合调研采访活动,重走当年的红军长征路,亲身感受革命传统教育,对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一始终不变的宗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了“红色旅游”工程。“红色旅游”是以红色文化为依托,以旅游业为载体,具有红色文化教育和旅游双重功能的大型工程。本文主要以湖北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基础,对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8.
《新湘评论》2006,(12):52-53
年初’我们用一种独有的方式纪念长征——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征文”为主体的年度宣传策划。每期都有长征的话题,每天都有一种崇敬让我们感动。长流水,不断线。长征精神让我们在征文过程中收获了沉甸甸的精神财富。在近百篇应征稿件中,选登的22篇文章充满了激情,展示了希望。这次征文活动。特色纷呈。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08,(12):57-57
“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中的伟大壮举,是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范例,它体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被毛泽东称为“得意之笔”。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06,(10):88-88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周恩来、刘伯承分析了眼前的形势,感到情况严重。青杠坡一战未能消灭尾追之敌,四周敌军越聚越多,战局于我十分不利。为此,他们决定立即抢占附近的渡口,摆脱敌人的追击。因抵制错误路线而被撤职、到“瑞金团”当战士的“兴国团”团长高翔,主动率领数十名红军抢占了渡口的浮桥和对岸的小镇,为大队红军摆脱敌军打通了道路。红军一渡赤水,进到云南扎西地区。此时的蒋介石以为歼灭红军的时机已到,于是调集40万大军围住扎西地区,妄图将红军一举歼灭。毛泽东与总部首长研究了敌情,准备用运动战对付敌人,趁敌人重兵围扎西,黔北空虚之时,红军东渡赤水,迅速回师。红军主力二渡赤水,夺取渡口。高翔被任命为“瑞金团’’团长,“瑞金团”奇袭娄山关,解放遵义城。恼羞成怒的蒋介石改用碉堡战结合重兵进攻来对付红军,企图消灭红军于乌江以北。毛泽东经过真重考虑,决定红军三渡赤水,造成北渡长江的声势。红军在三渡赤水牵动了国民党的追兵后,然后突然调头东下,四渡赤水,南涉乌江,把敌人主力甩到了后面。“瑞金团”完成了牵敌西去的任务,追赶主力到贵阳附近的新场,主动出击,夺取敌人的黑水铺兵站,造成贵阳城中的敌人混乱。蒋介石怕红军攻占贵阳,急调滇军增援,疲惫不堪的滇军被红军牵向东去,遭遇沉重打击。而红军主力则大步开进云南,五月初从容渡过金沙江。至此,红军彻底摆脱了敌人的战略包围,从内线转到了外线,开始了新的伟大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