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障校车安全关系到保护乘车幼儿、学生人身安全,关系到维护社会稳定。《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制定将校车安全问题纳入法制的轨道。公安部门在保障校车安全中责任重大,应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安全意识;加强监督,保障校车安全运营环境;执法从严,杜绝校车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2.
无论从公益性还是交易成本角度考量,学生校车服务都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通过公共财政为学生校车提供安全保障应是政府义不容辞的义务。站在公共产品的视角,通过对校车公共产品的分析和对国外校车安全保障中政府责任的考察,本文认为《校车安全条例》在政府责任方面仍有较大改进余地。  相似文献   

3.
校车是政府应该提供给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上下学的一项福利,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反思各地校车事故,政府部门应当重新审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城乡二元结构、教育资源严重失衡是校车事故的主要原因。为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政府须对症下药,从问题的源头着手,增强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4.
农村校车问题是当前农村教育安全的首要问题。依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导向,立足于校车服务产出效率和安全保障双赢的基本目标,从基层政府财力状况和社会资源禀赋条件出发,提出政府购买校车服务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通过文献分析和梳理,进一步明确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政策创新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从公共政策的复合性安排的视角,提出政府购买校车服务的效率与安全优化模型,试图运用DEA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政府购买农村校车的政策工具的产出贡献率进行核算,明确按照产出最大化和安全机制最优化的原则,提供政府购买校车服务政策复合性安排和安全机制的适配的操作指南。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农村校车事故频发的状况,从校车涉及到的政府、学校、家长、校车自行运营者等多元利益主体的有限理性选择假设入手,分析了各主体对校车成本的转嫁以解释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完备校车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议,探究了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网格安全监评机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美国采取学校合并和建立学校交通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对农村学校布局进行了持续的调整。其渐进的政策推行以及各项政策间的相互补充、配合,是实现农村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的关键。我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盲目撤点并校、过度关注寄宿制学校而忽视公共校车制度建设、配套设施偏离"就近入学"原则等问题。合理借鉴美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策略和经验,有效利用小规模学校,以寄宿制学校与校车"两条腿走路",是现阶段实现我国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合理逻辑。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远城区校车管理存在数量少、车况差、管理不规范、驾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道路安全条件差等隐患。要杜绝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建立落实校车安全责任制,完善校车使用管理机制,优先解决校车通行路况并做好相应的秩序维护。  相似文献   

8.
本文陈述了兰州市中小学乘坐校车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兰州市中小学校车运营的基本模式与各组织机构职责及其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在教育经济与管理视角下,对兰州市中小学校车安全运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重特大校车事故频发,校车网络舆情展现出爆炸性、指向性、互动性、传染性、周期性等特点,对政府的校车安全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校车网络舆情得不到妥善处理,极可能诱发网民的不满情绪及不测行为的发生,进而破坏和谐的社会生活,影响社会的稳定。对此,政府有必要建立一套相应的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包括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和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0.
著名政策科学家约翰.W.金登教授的多源流分析框架是公共政策分析中非常有效的工具,对分析政策议程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将多源流理论引入我国农村校车安全管理政策议程中,梳理校车安全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以及机会之窗,指出政府重视、焦点事件以及多方参与等会直接影响公共政策议程,引发政府关注,并最终推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出台。  相似文献   

11.
危化品道路运输具有种类多、理化性质差异大,事故影响的区域和波及到的范围不确定,应急资源不到位,专业性强等特点。影响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员因素、设备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因此,危化品道路运输要从驾驶员风险、物流风险、载具风险、车辆风险、环境风险和企业管理风险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风险控制,以提高企业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与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2.
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承受市场风险的同时还要承受自然风险,是一个天然的弱质产业,而中国农业的脆弱性比起其他国家则更为突出。目前中国农业正面临着粮食安全和种子安全等一系列严峻的安全隐患,应该从战略高度上采取措施,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进出口的监管,确保中国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2014年1月26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人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要求小升初免试入学,并规定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单校划片学校用对直升方式招生;  相似文献   

14.
"汽车合格证质押"融资担保业务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业务,由于操作中的不规范与法律规范的缺失,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和法律风险,应采取措施使其规范化,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贸企业要在充分了解美国的产品责任法和相关诉讼风险的基础上,有效地采取措施预防涉外的产品责任风险。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要积极应对,尽量合法合理地减轻或免除自己的产品责任风险。  相似文献   

16.
《外交评论》2015,(5):1-20
中美关系正进入新的阶段。由于战略分歧加大,中美关系之间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多。本文在对中美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分歧进行归纳与梳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这些分歧出现的背景与原因,探讨了中美之间出现冲突的风险,并提出了一些化解思路。中美必须从战略层面把握和调整中美关系中存在的风险隐患,积极采取措施落实新型大国伙伴关系的建设性和创造性内涵,成功渡过中美关系特殊的转型期,化解战略风险,保障战略稳定。  相似文献   

17.
"员工安全能力评估"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办法。本文从基本素质、专业技能、风险防控能力、HSE工具使用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五个方面入手,形成了操作岗员工的安全能力评估标准,然后,以国有企业××厂站为案例研究对象,该项案例研究不仅展现了企业实施操作岗员工安全能力评估的实施过程,同时还介绍了通过能力评估发现××厂站操作岗员工安全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下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源和挑战点复杂多样,并嵌入于整个社会的风险格局当中,与之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意识形态的运行逻辑、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风险和安全学视域下的安全这三个维度为如何开展意识形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分析框架。威胁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可以归类为观念风险、手段风险和关联风险,在分析三类风险的影响因素和主要观测点的基础上,采取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具体的指标构建和权重分配,提出了意识形态安全风险评估的模型假设。  相似文献   

19.
抽样审计是普遍使用的审计方法,但抽样审计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为了合理地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该将风险的控制看作一个系统工程,从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的成因上分别采取措施,按照审计流程纵向地控制审计风险,实现审计目标。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公益校车供给是各个主体在外部环境约束下,根据自身收益和成本进行理性选择的博弈。农村公益校车供给主要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家长三个博弈主体,存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家长与家长以及地方政府与家长之间的三组博弈。这三个博弈主体的个体理性将导致集体非理性,形成了一种不利于资源最优配置的方案,从而使农村公益校车供给陷入"囚徒困境"。这种情况证实了地方政府承担农村公益校车供给责任是一种必然的理性选择。地方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承担起相应责任来化解这一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