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热言暖心     
我学生时代就喜欢写文章向报刊投稿,二三十年来收到过许多退稿信.每次看到退稿信,都有些沮丧、失望、郁闷、灰心。但前几天收到的一封退稿信.带给我的却是释然和轻松,比文章发表了还高兴。信的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在绥德,农工党榆林市委会首个"农工党党员之家"里书籍、藏品的满目琳琅,农工党自成立以来的光荣历史在这里如画卷般铺陈,闪耀着满室光华,给前来学习参观的人们以强烈震撼。"农工党党员之家"(以下简称"党员之家")的创建者,是农工党绥德县支委会主委、榆林市江信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江。十几年来,他痴迷于农工党党史资料的收藏。这个2011年建成的袖珍小馆,在他和支委会党员的打理下,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关注。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他所守护的"农工党记忆"。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主张政治家办报、学者办报,他以战斗者的姿态否定和抨击鄙视报刊编辑业的世俗观念,并把报刊编辑业提高到事关国家、民族存在发展的重要地位来认识。他对中国报刊从传统编辑方法向现代编辑方法的过渡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他在丰富的编辑实践中总结和阐发出的许多报刊编辑思想理论,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记时人生     
数日前,我到一文友家做客。该君写得一手好文章,时常有大作见诸各大报刊。一番寒暄过后,我表达出了自己的疑惑:"要想写出好文章,除了学会观察生活和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外,您还有什么真经?"对方颔首一笑,帮我续满茶。我又说:"我每天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可时间总在不知不觉间流逝了。回头一看,啥也没干成。"  相似文献   

5.
正古人没有书法创作的概念,他们最早的书法作品就是以手札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后人称之为"帖"。名人手札、信札版块一直以来都是拍场的配角,甚至是许多拍卖公司都不愿意去做的版块,直至2009年陈独秀等致胡适的13通27页信札成交价达到544.4万元,随后国家文物局启动了优先收购权,将这批信札买下。这是个具有里程碑的举措,使得更多市场人士从单一关注名人书画,转而对于信札和手稿有了更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黄波 《同舟共进》2008,(11):37-38
如今传媒业越来越发达,以至除了专业的研究者,一般人很难知道当下中国究竟有多少种报刊。于是便常会碰到朋友相询,这么多报刊,哪些可以翻翻,哪些又可以在若干年后还值得拿出来重温?我的一个判断是:如果将一份报刊中的文章结集成书,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7,(1)
正民国军校家书家书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十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家书是写给最亲近人的信,而信文又是写信人真情实感的流露,最不可能说假话,所以有人称它是"不会说谎的历史文件",由此成为一些研究者最喜爱的参考资料。有一名为鱼笺雁书的网店,店主钱先生是广西桂林人,开店十年,专营清代信札、民国家书。在其店民国军人家书中,有几页冠名"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军官训练班用笺"的家书,为同  相似文献   

8.
1998年12月,我接到一封来自秘鲁的信。我猜,准是我们的老朋友、秘中文化协会秘书长何莲香女士寄来的。拆开一看,果真如此。信中一张亲笔签名的并盖有印章的美丽的小贺年卡,寄托着肖官锡、何莲香夫妇诚挚的新年祝福。  相似文献   

9.
4月6日,新村民“挂牌”今天是我派驻到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杜宅村的第6天。6天来,除了与村两委的每位委员和部分农户见过面以外,还利用我住在农户家里的有利条件,与他们一一作了详谈。一支烟、一杯热茶、一张笑脸,融化了所有的陌生和隔阂。因此,他们都很愿意和我这个新村民亲近,这是我这几天来最大的收获。为了能更多地听取村民的想法,也为了让村民更方便地反映情况,今天,我在自己办公室门外的墙上挂了一块印有本人姓名、联系电话的牌子,并给全村375户人家每户发了一封公开信。在信中除了介绍自己及工作职责外,还写上省委对农村工作指导员的…  相似文献   

10.
沈哥:各位聊友,不久前我接到甘肃华亭县小刘的来信,他在信中说:“我是一名先天下肢残疾的青年,身心一直感到非常痛苦。最近在报刊上看到了日本残疾青年乙武洋匡的报道很受震动。可是我没有关于他的书。你能不能介绍一下他的情况,以利于我了解他的事迹,增强我战胜残疾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林剑 《两岸关系》2005,(4):36-37
在山东省烟台市投资的台商, 除了正常办理工商、税务、 财会等方面的登记手续外, 还要多办一个"小本本"。这种"小 本本"是最近几年出现的,封面 为墨绿色,具有"绿色通道"的 特殊效能,取名叫"绿色通道 证"。这个"小本本"真的管用 吗?带着问号,笔者采访了有关 人员。  相似文献   

12.
日前在发黄的故纸堆中,偶尔发现了李淑一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写给我的几封信札,使我追忆起了给毛主席诗词改注释的如烟往事。毛主席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最初在全国各报刊公开发表时,为让读者加深理解,词末加了“编者注”,全文如下:“这首词是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 5月写给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同志的。词中‘柳’是指李淑一同志的爱人柳直苟烈士。他是毛泽东同志的老战友,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过南昌起义,1932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骄杨’是指杨开慧烈士。她在1930年红军退出长沙后,  相似文献   

13.
手机依赖症     
近日,一位朋友因为被"右手小臂酸痛"的毛病困扰了许久而去了医院,医生除了开了几贴止痛膏、几瓶万金油外,还强烈建议他尽量减少右手臂的使用强度,并警告他有肌肉劳损的危险。出医院时他皱着眉头疑惑地看着我问道":你说我这毛病是不是平时总举着手  相似文献   

14.
学在清华     
一清华之于我,除了她是全国最高的高等学府外,让我神往的,恐怕就是荷塘了。同学少年,每每读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便被先生的优美描绘所深深地吸引。没想到,在"知天命"的年龄,得  相似文献   

15.
吕东升 《政策》2011,(7):18-25
再过两天就是党的90周年生日,借此机会我想谈谈琢磨很久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话题,就是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问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这是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三信"缺失究其原因,除了极少数是立场问题外,更多的是由于阅历视野、理论水平、观察问题方法论之差所致。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真挚的感情认同,更有赖对"主义"的真理认知,还需要用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必须作为系统工程来抓。  相似文献   

16.
李默庵  高建中 《黄埔》2015,(2):20-22
照片的来历1993年3月4日,我忽然收到李公朴的女儿张国男寄来的信,信中附有两张旧照片,她称,这是她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的。照片的背后,写有"2月15日于赵城与李军长合照"字样。经她考证,认为"李军长"是我,便寄给了我,一是要求确认,二是希望能做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7.
发稿前夕,我们得知温家宝总理十分惦念陕西陈家山"11·28"矿难遇难矿工家属,他亲笔给章革委回信。现将此信编发,以表示我们对遇难矿工家属的慰问和对温总理的敬意。 2005年春节前夕,刚刚经历矿难噩梦的陕西陈家山煤矿章革委家中收到一封不同寻常的回信。这封信是温家宝总理亲笔书写的,饱含着总理对"11·28"矿难遇难矿工家属的深情惦念和亲切关怀。 2月3日10时许,受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委托,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希驱车百余公里,将温家宝的亲笔信送到了在"11.28"矿难中遇难的副总工程师牛铁奇家中。一见到牛铁奇的妻子章革委和儿子牛津,李希便深情地将温家宝的信读给他们听。 "你和小牛津的信收悉,知家中尚好,略感欣慰。我是惦念你们的,惦念所有遇难矿工的家属,惦念全体矿工。我希望你把我对大家的祝福转告给每一个人。"章革委拉着儿子小牛津的手,静静聆听着温家宝的回信。 当李希秘书长读到"牛铁奇同志和所有遇难的矿工们是为国家建设而献身的,我们永远怀念他们"时,章革委眼含泪花,拉着儿子的手攥得更紧了。 温总理在信中说:"你很坚强,孩子很懂事,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克服困难,开始新的生活。"章革委听后,激动地说"我很感激温总理的关心,我一定会把总理的关怀转达给每一位矿难家属,我们会牢记总理的嘱托,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非常喜爱自己的小儿子,但同时又对他的成长充满了担忧。他在给其兄诸葛瑾的信中曾说道:"诸葛瞻今年八岁了,十分聪慧可爱,但我又担心他过于早熟,最后成不了大器!"可见,诸葛亮十分重视子女的早期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上文是湖北省第三届思想政治优质课竞赛初中组一等奖的第一名获得者的教学实录。该课均分高出第二名约5分的优势是往届赛事所未见的。其特别的成功之处在于它除了具有其它优质课所共有的优点外,尤能让学生动真情,因而格调高雅,更具想力。政治课教学向来讲究“懂-信-用”。三者之中唯“信”不好把握,也难于评价。有人问我:怎样评价学生信了没有?信了多少?我一直坚持一种直观的标准,印看你的教学是否使学生动了情,动了真情。张丽莉执效的这节课有两处(一为“在这紧急关头—…·”;二为‘为了支援工程建设—…·人们噙着泪水离开了…  相似文献   

20.
半月纵览     
声音胡锦涛:"我同你的爷爷、奶奶一样爱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11月27日专门给9岁的聋哑孩子刘丹阳回信。胡锦涛总书记在信中亲切地对小丹阳说,"我同你的爷爷、奶奶一样爱你",这是长辈对孩子的关爱,也是党和国家对包括残疾少年儿童在内的全国少年儿童的关爱;并祝他"健康成长、幸福快乐",这是党和国家对包括残疾少年儿童在内的全国少年儿童的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