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001年日元汇率变动与影响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以来,日本经济形势持续恶化,日元兑美元汇率出现大幅波动,从年初的114:1持续下跌至年末的130:1左右,贬值幅度高达17.5%。日元作为世界上三极货币(美元、欧元、日元)之一,其汇率走势对亚洲(包括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都具有重要影响。 一、日元贬值的主要原因 (一)日本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是日元贬值的根本原因 自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经济便一直不景气,多届政府对此都无能为力。1999年下半年至2000年上半年经济曾出现了短暂而微弱的复苏迹象,随即又再度滑坡,2000年三、四季度增长为-0.6%和-1.4%,2001年经济仍持续下滑,全年经济增  相似文献   

2.
日本宏观经济运行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2年开始,日本经济终于走出萧条隧道,不良贷款、资产缩水和消费低迷等泡沫经济后遗症基本消除。日本目前已步入不依赖财政投资和出口的自律性复苏阶段。2005年经济复苏强劲,亮点显著,估计2006年仍将在复苏的延长线上持续正增长。但是,由于财政赤字等许多结构性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各项改革尚未完成,日本经济未来发展仍充满挑战。  相似文献   

3.
论日本财政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在1985-2002年问,财政政策不断变动,整个经济也经历了泡沫经济的产生、膨胀、崩溃,和由此造成的长达10年的经济低迷,日本财政政策的变动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值得深思和研究.本文重点分析了该期间日本财政政策的变化过程,以及财政政策对日本经济波动、最终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得出结论,财政政策在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增加政府公共事业费支出等扩张性财政政策加剧了泡沫经济的爆发和经济景气的恢复,而提高税收等紧缩性财政政策则加快了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的教训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日本发生了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范围的泡沫经济。至今,泡沫经济破灭已过10年,但日本经济仍陷在萧条的泥沼中。如此规模的泡沫经济,如此顽固的后遗症,在世界经济周期史上都是空前的。由孙执中先生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Baker等发布的日本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研究了日本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特征。日本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具有明显的"政党色彩"——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日本频繁的政治选举密切相关。此外,日本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持续时间较长。基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数据,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最终需求具有显著的负向冲击。从而验证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本身是导致衰退的重要驱动力,这为解释日本经济在泡沫经济破灭后长期处于衰退提供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80年代中期 ,日本经济遇到了灾难。美国因财政赤字、贸易赤字等问题一筹莫展 ,在美国政府的策划下 ,1 985年在纽约的广场饭店召开了发达国家五国财长会议 ,迫使日元升值 ,导致日本出口锐减 ,经济形势迅速恶化。为此 ,日本政府连续5次降低利率 ,同时大规模扩大财政支出。在这超缓和的经济政策下 ,日本的房地产及设备投资急剧大幅度增加 ,大量的过剩资金涌入股票市场和地产市场 ,引起了资产膨胀即泡沫经济的发生。面对这一形势 ,日本银行于 1 985年 5月首次将中央银行贴现率上调 ,并在接连三个月内连续五次上调 ,直接导致日本股价大幅下跌 ,投…  相似文献   

7.
2001年日本经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是日本经济从公共需求向民间需求过渡的关键一年.目前失业、消费疲软及财政危机等问题尽管很严重,但正在趋于缓解.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亚洲经济的迅速恢复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对"泡沫经济"的清算改善了日本国内的经济环境,改革和IT革命将给日本带来新的希望.虽然2000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经济滑坡,但走向复苏的总趋势并没有改变.估计日本经济在2001年下半年将进入自律性复苏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开始了长期的调整阶段,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日本经济停滞进一步深化。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了战后未曾有过的连续两年的负增长,消费、投资低迷,金融体制不稳定,信用收缩,复苏乏力。本文主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为促使其经济走出萧条实施的经济政策及其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日本经历了战后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国内不仅金融领域危机重重,而且各种政治、经济矛盾错综复杂,为此日本政府为恢复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与金融手段,但收效甚微。尽管日本拥有4万多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基础雄厚,但近年来企业设备投资大幅下降,库存增加,金融体系不稳,经济增长十分乏力。尽管2002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出现了缓慢复苏的苗头,但从下半年开始,经济增长连续出现下降趋势。2003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增长继续萎缩,金融状况进一步恶化,全年经济和金融形势仍难以乐观。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2001年以来,日本经济进入了近十年中的第三次衰退,表现有六个方面:一是个人消费、设备投资、住宅投资等民间需求下降;二是政府的公共投资仍在减少;三是世界经济不景气和日本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导致出口萎缩;四是失业率创历史纪录;五是通货紧缩趋势加快;六是股票市场疲软。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不乐观,GDP增长率由2000年的2.2%下降至2001年的-0.4%;失业率由2000年的4.72%上升到2001年的5.0%;;消费品物价上涨率2001年为0.7%;日经指数2002年1月2日收市报10542.6点,比2000年12月31日下降了33.9%。日本经济面临的…  相似文献   

11.
八、九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泡沫经济 ,其规模之大、危害之深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周期史上空前的。日本政府已使出浑身解数 ,也未能实现经济的自律增长。至今 ,泡沫经济的后遗症还困扰着日本经济 ,而且注定要拖着泡沫经济的阴影进入 2 1世纪。本文试从日本泡沫经济发生的原因、泡沫经济后遗症的表现以及对 2 1世纪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 ,做一粗浅分析。一、日本泡沫经济的成因及后遗症的表现从战后到 70年代初 ,日本经济实现了令人瞩目的高速增长 ,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顺利地渡过第二次石油危机又强化了日本产业的竞争力 ,贸易黑字的大幅增…  相似文献   

12.
“住专”是日本“住宅专门金融机构”的简称,主要经营不动产抵押贷款业务,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因其管理不善而出现无法收回的巨额坏帐,濒临破产.由于为“住专”注入资金的都是日本知名的大银行,“住专”的破产就会开成涟漪效应而影响整个日本金融界,从而形成日本战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无疑会给正在从泡沫经济危机中复苏过来的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因此“住专”问题成了日本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在较为低迷的状态徘徊。1992年 至2000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0.9%,大大低于同期美国经济增长水平。亚洲金融 危机以后,日本经济GDP增长率进一步低落,并在2001年跌落到-1.9%的最低点。2002 年,日本经济开始步出泥淖,并连续三年维持了较高增长率。最近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表 明,随着日本对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大幅增长以及国内需求的逐步恢复,日本经济已 经走出了持续10余年低迷的局面,复苏势头非常明显(参见图1)。分析日本经济复苏和增 长的经验,对我国经济保持健康高速发展具有突出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企业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经营运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日本企业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九十年代泡沫经济崩溃以来 ,日本企业在经济长期萧条的阴影下 ,债务过剩 ,雇佣过剩 ,设备过剩的“三重苦”使得企业投资低迷 ,经营维艰并伴有大量破产 ,失业不断增加 ,延滞了经济的复苏过程。尽管泡沫经济崩溃后的“复合萧条”的宏观经济形势及制度疲劳等是造成企业长期困境的主导因素 ,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日本企业界对泡沫经济的形成与崩溃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传统的日本企业经营模式本身存在必须改革的弊端 ,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  相似文献   

15.
一、进入衰退以来的日本经济背景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1985年,迫于广场协议,日元升值。但1986年,日本的经 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日本银行试图通过大幅降息等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维持国内经济的景 气,银行利率大幅下降,使得国内外大量剩余资金流入股市、高档艺术品、房地产市场等非生 产领域。非生产领域的日资扩张引发了虚拟资产的价值膨胀,形成泡沫经济,助长了全社会 的虚假繁荣。  相似文献   

16.
一、日本经济衰退的特征:零利率加通货紧缩 19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经济进入长期衰退。在政府治理持续性经济衰退过程中,日本经济出现了典型的零利率、负通货的经济局面。1995年9月,为了促进经济复苏,日本中央银行(BOJ)采取了把贴现率降到0.5%的超低利率政府。1999年2月,中央银行进一步减轻企业利率负担和刺激国内消费,在维持贴现率不变的情况下,将短期利率  相似文献   

17.
谈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其金融机构不良债权问题逐步显现,至今己成为日本最严重最难以解决的问题,阻碍了日本经济复苏之路。最近小渊内阁出台了一系列银行改革法,并拨巨款着手解决这一难题。一、日本金融机构的巨额不良债权日本金融机构不良债权数额之大,涉及金融机构之广,在世界金融史上可谓史无前例。据日本财政部估计日本银行的坏帐总额至少是87.5万亿日元~①,并且随日本经济衰退,估计银行每年新增坏账约2-3万亿日元,而1997年日本银行业年营业利润只有3.03万亿日元~②。但这些只是问题的一半。在日本除…  相似文献   

18.
对十年来日本经济发展的回顾进入90年代,由于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进入战后最长的“调整过程”。这个过程于1993年底结束。从1993年起,曾共同陷入90年代初经济周期性萧条的欧美各国经济相继复苏,唯独日本回升乏力。1993年的经济增长率几近为零。1994、1995两年也只有0.6%和1.4%。1996年度由于日本政府宣布将在1997年4月1日将消费税由3%提高到5%,刺激消费市场异常激动,当年经济增长率达到4.4%,为1991年以来最高点。1997年由于桥本前首相采取了结构改革优先的政策,使刚…  相似文献   

19.
一、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现状与需求管理的瘫痪 (一)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增长状况 随着泡沫经济破灭,日本经济进入长期萧条时期,当年号称“世界第一”的日本在90年代沦为西方发达国家中经济实绩最差的国家之一。如下表所示,1991年以后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1990年,1992年至1994年间日本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为0.63%,这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美、日、欧继续保持优势,三极鼎足而立的局面进一步加强.在美日两国经济力量的对比中,两国之间此长彼消,不断变化,并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正如日本《经济往来》1995年11月一期援引经济评论家小针宽司的看法“在世界市场完全一体化、市场趋于投机化、财政赤字永久化、各国间的政策协调发生困难等情况下,世界经济和景气会发生什么样变化?归根结底可以认为,其关键在于对世界经济有巨大影响的日美两国的政治和经济情况如何”.近年来,美日经济实力对比又出现新的变化趋向,美国经济迅速发展,步入复兴,竞争力日益增强;而日本经济增长疲软,走势低迷,复苏蹒跚,相对表现不佳,这一新的动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