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支部加协会"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 "支部加协会"是在党的领导下,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使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目前,四川省乡村两级共建立各类专业协会26877个,覆盖了全省49%的行政村;协会会员达到125万人,带动了289万多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21.5%."支部加协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之所以在四川有这样大的推广面,反映了当前四川农村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6月4日,农十师召开了劳动模范协会成立大会暨劳动模范培训班,全师50名各级劳模代表参加了大会和培训。师工会副主席吴建华同志代表劳模协会筹委会汇报十师劳模协会筹备工作情况。会议通过了《农十师劳动模范协会章程》,大会选举产生了农十师劳模协会第一届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和会长。师工会主席、兵团先进工作者马国新当选为农十师劳模协会第一届会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合江县委以"生态合江,绿色强县"为主题,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推行"支部加协会"的运作模式,通过协会与企业"联姻"、向乡镇下派科技特派员等方式,有力地促进"支部加协会"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县已建立营销、种养等各类专业协会315个,覆盖了全县81.5%的行政村,协会会员达到57800人,带动37500多户农户、9万多农民,协会会员人均年增收250元,比普通群众高出100元以上涌现出了凤鸣竹筷协会、合江县良种畜禽协会、坝中荔枝协会、康利果蔬协会等四个全省"百强"协会."支部加协会"这一模式构建了"干部长本事、党员受锻炼、能人展舞台、群众得实惠"的有效机制,为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1997年以来,我县针对农村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农民得实惠",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中央、省、市组织部门的要求,最近,我县对深化"支部加协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措施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农二师二十四团民间协会是顺应市场需要而产生的。近年来,由团工会搭台、协会唱戏,使《官助、民办、民受益》的民间组织协会形成了良性发展的格局,为团场增效、职工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要借鉴二十四团民间协会的做法和成功经验,请阅读《经验交流》栏目中的《二十四团民间组织协会百花齐放》一文。此文或许对您有所  相似文献   

6.
本刊这期刊发了中组部组织局、中办调研室、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局联合调研组撰写的调查报告<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四川省农村"支部加协会"工作情况调查>.报告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我省"支部加协会"的工作经验,对推行"支部加协会"工作模式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基本原则都作了深刻的论述和概括,值得认真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7.
试论延安图书馆协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图书馆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图书馆学术组织,成立于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为中国革命与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往关于延安图书馆协会的研究比较分散、零星,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图在占有详尽的资料基础上,系统地分析延安图书馆协会成立的历史原因、作用和特点,总结我党重视图书馆事业的革命优良传统,作为今天开展新时期图书馆工作的借鉴。 延安图书馆协会成立的前提与条件 第一,陕甘宁边区的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为延安图书馆协会的成立奠定了物质基础。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37年9月成立后…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主体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既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我国实现农业产业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通过对云南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要破除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瓶颈,就必须优化云南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生存等环境,这样,云南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才能更好地为云南“三农”的健康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个体劳动者协会,经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85年7月3日在南昌市召开了全省个体劳动者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领导机构省个体劳动者协会理事、常务理事会(后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江西省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从此,江西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代表广大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者群体的江西省个体劳动者协会,正式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安岳建成农技协会73个,共有会员1.6万名,其中,党员会员3000名,带动农户6万户,协会会员比当地其他农户人均多增收200元.安岳县委在农村调研时发现,凡是村党支部重视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地方,一般都表现为工作思路清晰,经济发展普遍较好,群众比较富裕,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比较强.那么,党支部与协会的相互作用是什么?它们又对农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11.
位于巴州区南部的同乐乡,是一个辖6个村人口不足9000人的小乡.前些年,同乐乡经济发展缓慢,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不到80元,群众为此意见较大,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为扭转被动局面,同乐乡党委从抓基层党建工作入手,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共同促发展的"支部加协会"新模式,形成了"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组,一组带一片,一片兴一业"的新局面,全乡也由此步入农民、协会、基层党组织协调互动的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2006,(4)
一、推行支部加协会模式的意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支部加协会是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其模式,使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和专业协会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实现了农村党建与经济工作的对接、共振,对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二师二十四团工会养猪协会是2005年成立的,经过6年的发展,目前协会会员已有365户。协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制定了协会章程、制度以及发展规划等,每年定期对会员进行经营理念和养殖技术等内容的培训,聘请中国农科院的专家们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流动现场会精神,南充市高坪区委强力推进"党组织加协会"工作,高标准地制定出了以"完善机制、规范运作、培育典型、推广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党组织加协会"工作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构不成规模,形不成辐射和影响;没有一定的质量.就谈不上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既要注重发展数量,同时又要注重发展质量。增加数量,一靠引导,二靠扶持。要引导就要有规划,要扶持就要有政策。提高质量.一靠业务指导.二靠自我完善。要提供有力指导,就要有正确思路:要实现协会自我完善.就要有良性的机制作保障。因此.要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促进协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市各种协会不断涌现 ,对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维护和发展农民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 ,全市已发展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协会 ) 70多个 ,但普遍存在机制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等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推动我市“支部 +协会”模式的健康发展 ,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增收 ?最近 ,笔者深入我市前进镇南江村“制粉—养猪”协会调研 ,从这个协会“建立—瘫痪—改组—兴旺”的轨迹中探寻到一些规律 ,获得了一些启示。一、实行“支部 +协会”前的运作情况 :机制缺失 ,制…  相似文献   

17.
兴城市沙后所镇南门外村多业并举,现已组建了农业、牧业、商业、企业、服装、运输等6个专业协会,有会员892人。村党总支扎实开展"支部加协会"工作,有力促进了南门外村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纳溪区丰乐镇百合村党支部以专业技术协会为依托,带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现已发展水仙花400亩、甜橙500亩、枇杷100亩、休稻养鱼100亩,每月出售雏鸭8万余只.  相似文献   

19.
今年4月18日,汶川县城艳阳高照、彩旗飘飘.来自全县的乡镇干部、蔬菜经营户、运输户、种植户和科技人员200余人齐聚一堂,庆贺第一个由农民自发倡导联合组织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蔬菜协会隆重成立.  相似文献   

20.
杞县拥有各级各类人才3万多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8000人左右,曾有200多人被评为市、县级拔尖人才。如何优化整合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各类人才的作用,成了推动杞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杞县成立了人才协会,并在其发挥作用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闯出了一套“协会+支部、协会+基地、协会+农户、协会+课题”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