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户农民的打工遭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初开始沿海各地企业纷纷惊呼“民工荒”,江西、安徽等一些农村劳动力富余的中部省份的工业园也叫“招工难”。是什么让急切务工讨个好生活的农民工敢“炒”企业老板的“鱿鱼”?鄱阳县一位外出务工农民的遭遇或许能够给出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2.
安徽新方位     
刘菁  杨玉华  徐海涛 《瞭望》2020,(17):36-38
十年前的安徽还苦于“东西不靠”的方位之困,如今已是“左右逢源”,拉开了高质量开放、新动能发展的大框架。从中部内陆省到长三角新合伙人,安徽站准新方位,全新发展积厚成势。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说,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考察安徽时,从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层面,对安徽提出了新定位、新要求.这是为新时代安徽定向导航。  相似文献   

3.
单大年 《团结》2005,(3):20-21
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促进区域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并在2004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中部崛起”首次列为全国经济工作的任务之一。这是继“五个统筹”以后中央针对“中部塌陷”(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现象实施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表达了中央解决这个焦点问题的决心,也为中部地区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04年12月8日,中部五省省委书记分别以“打造武汉城市圈”、“湖南要加速产业发展”、“订…  相似文献   

4.
八年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部地区政策研究”报告 ,在分析了我国东中西的发展态势后 ,提出了“谨防中部塌陷”的观点。八年后的情况表明 ,中部地区确有某种“塌陷”态势 ,其表现 ,一是东部与中部差距急剧扩大 ,两者的GDP的差额比 ,1990年为5 1∶1,1997年扩大为26 1∶1 ;人均GDP的差额比已从4 3∶1扩大为22 5∶1;二是国家对西部开发的支持政策已从90年代初的探索阶段进入到目前的实施阶段 ,因而使西部的投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部 ,中部已成为投资增长的“锅底”。如1998年 ,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 2 %,比中部地区高出16 8个百分点。目前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宏观情况是 :在市场经济运作方面落后于东部 ,国家资源分配方面又落后于西部。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部地区9省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 ,国土面积是全国的29 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5 3%,经济总量(GDP)占28 %。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输出基地 ,1998年在全国名列前十位的产粮省中 ,中部有4个省 ,在全国10个大产棉省中 ,中部地区有5个。中部地区还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输出基地 ,1998年中部地区的原煤产量占全国的56 8%,东部沿海省市净调入的全国统配煤中 ,90 %以上来自中部。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部地区     
《瞭望》1999,(47)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9省区,全区土地面积占全国29.5%,承载全国35%左右的人口,是我国主要的动力和原材料输出地区。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及对全国的贡献率为30%左右,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4左右,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6%,全国40%以上的粮食,40%左右的肉类产量,45%左右的淡水产品来自中部地区。另外,中部地区宏观经济效益也相对较好。目前,中部地区每亿元投资创造GDP达3.87亿元,比东部地区(2.93亿元)高出0.94亿元;每亿元投资创财政收入0.34亿元,…  相似文献   

6.
寥屏 《瞭望》1992,(21)
记者:中国有一句古话是:“得中原者得天下,失中原者失天下”,这虽然是从其军事上的战略地位而言,但与其经济地位密切相关。在历史上是这样,在对外开放的今天,特别是90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关键的历史时期,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肩负着怎样的使命? 马洪:在回答你提出的问题之前,我先将中部地区的一些基本情况作些介绍。按照我国关于“七五”计划建议的划分,中部地区包括9省,鉴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已纳入周边开放范围,现在说中部地区主要指山西、河南、湖  相似文献   

7.
最近,武汉市上上下下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如何推进象武汉这样的内陆城市的对外开放。有人提出,武汉的对外开放,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一开放格局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缩短“东富西贫”的差距。在前不  相似文献   

8.
焦作行     
“以东支西(指在技术、资金方面),以西资东(指在资源、能源方面),互惠互利,共同繁荣。”是费孝通教授十年前在考察内蒙古、甘肃等省、区后提出的一个构想。他虽已年逾古稀,仍在神州大地行行重行行,探求繁荣经济的有效途径。今年五月,他又行至河南焦作农村。在这篇《焦作行》中,费孝通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深刻而中肯的见解和建议,它给人的启发却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思考:要缩短东部与西部两个地区的差距,中部地区的发达必不可少,而又比较紧迫!  相似文献   

9.
中部地区城市发展的道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崛起战略”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中部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竞争的主体也被推上了前沿阵地。在城市经营过程中,时刻保持动态的竞争观念,在不断打破旧的竞争优势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才是城市经营的终极选择。土地经营的规范化、资源经营的绿色生态理念以及产业经营的循环经济道路,是中部地区城市经营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应急管理》2014,(1):26-29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安徽作为中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不断凸显,全省道路交通建设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截至2013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16.6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118.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468公里。到“十二五”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增至4500公里,一级公路通车里程...  相似文献   

11.
在东部及中部地区纷纷建设“硅谷”、“光谷”、“生物谷”等高新技术产业群时,西部地区的包头提出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打造成“中国稀土谷”。 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13位院士和稀土专家,在近日考察了包头稀土高新区后认为:西部大开发的“天时”,加上包头独特资  相似文献   

12.
今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连续四次发表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讲话,其核心就是自主创新问题。在近期对企业和中部地区的考察中,更是把“自主创新”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二年八月,一个由安徽宣城地区派出的联合调查组,开进了宁国县液压密封件厂。“夏鼎湖出问题啦!”一时在宁国、在宣城地区,闹得满城风雨。十月,宁国县委派人到密封件厂,奉命宣布一个他们自己也想不通的决定:夏鼎湖停职检查! 夏鼎湖错了?错在哪里? 夏鼎湖,这个三十六岁的中  相似文献   

14.
蒋元明 《民主》2009,(4):53-53
安徽砀山近日成立了一个临时机构——“空饷办”。“清理吃空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之简称,负责清理退休、开除后仍从财政领工资的“吃空饷”者。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9,(47)
东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由来已久。自50年代到70年代,国家在内地兴建了一大批大中型工业企业,60年代末期,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这些举措大大加强了内地包括中部地区的工业化的进程。但是,随着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迅速崛起,与中部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差距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首先,从发展速度上看。从1949年到1979年,以现价计算的GDP年均增长速度,东部地区为708%,中部为628%,其速度之比为113∶1;而从1979年到1998年,东部地区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34%,中部地区为95%,东、中部地区年均GDP…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旅游业“九五”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将辽宁省建成旅游大省,使旅游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在这样的发展思想指导下,应如何加快辽宁省中部旅游区的发展,沈阳市旅游局局长陈铁新谈了他个人的思考——辽宁中部地区是全省大城市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旅游业发展活力最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抗旱     
《中国应急管理》2011,(2):F0004-F0004
2010年10月以来,我国北方冬麦区基本无有效降雨,气象干旱严重,土壤失墒较快,部分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西、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其中山东、河南等省大部出现中到重旱,河南中部部分地区和山东局地达到特旱等级。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05,(8):46-46
宋立撰文指出,作为国家的又一个区域发展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可以在充分总结前几个区域战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和战略措施。中部崛起战略一定要认真研究、周密安排,避免走弯路。实施“中部崛起”首先要避免陷入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兴起,公共服务理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公共服务理念所倡导的以公民需求为中心,坚持责任意识、民主正义的价值理念对于当代各国政府的转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人口众多。强化中部地区乡镇政府能力对于实现"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至关重要。在公共服务理念背景下探讨我国中部地区乡镇政府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试图以公共服务理念的视角来研究我国中部地区乡镇政府能力,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就建设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部地区是我国的农业大区,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输出基地,不少县、市都是国家确定的粮棉基地县,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中部地区主要是农业经济的局面。近年来,由于连年丰收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中部地区的大部分县、市出现了农产品积压、价格持续下跌、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纯农业收入下降等严重问题。尤其是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