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起散步     
公园长椅上坐着一位少妇,穿着时髦的服装,修长的双腿靠在一起。小王看得心花怒放,鬼使神差地坐到长椅的另一头。他有点羞,不敢说话。没想到少妇先开始说话了:我知道你很喜欢我,看你可爱的样子,我真是爱死你了!小王听了心怦怦地跳,不知该  相似文献   

2.
求生是人的本能。即使是贼胆包天案犯,在死到临头之时也会魂飞散,悔不当初。但羁押在苏北某市守所里的这名集抢劫、故意伤害、抢夺、盗窃四罪于一身的死囚,面对将执行的死刑,竟显得异常平静。他对司法人员说:很多人都怕死,留恋这个世界,而我却宁愿死。对我来说,生不如死,死是一种好的解脱和归宿。我把这世界上一切都看透了,没有爱,没有真诚,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欺骗和无情,我恨这个世界和人们.尤其是女人!你们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倒不如痛痛快快地死掉……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般万念俱灰的言语,竟出自一个年仅19岁的…  相似文献   

3.
这本来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投诉,但我觉得在十五分钟内,有家电台把它搞复杂了,而且,搞得很复杂,简直就成了一出闹剧。请原谅我把这个事情看得如此严重。  相似文献   

4.
杨鸣 《法制博览》2009,(12):34-35
故乡的乡下人,一生一世简单、平淡而又忠厚老实地生活着,一直到死,人们对他们的评价也只有四个字:“憨厚”和“淳朴”。故乡的乡下人,对生看得简单。女人生孩子,如同黄豆豆荚儿爆了壳,到时落地。刚刚还挺着个肚子在沟边地头割草,上气不接下气地背回家;觉得肚子有些疼痛。羊水就湿透了裤子。于是自个儿找来几件不再穿的干净衣裤,  相似文献   

5.
张海迪 《法制博览》2009,(24):65-65
那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能活到今天。小时候并不懂得什么是活着,只知道活着是要呼吸的。可我知道什么是死——闭着眼睛。脸色苍白,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任凭自己的亲人怎样哭喊。死的情景在医院里看到过,我见过和自己同住一个病房的孩子死了。我几乎不去想活着的事,那时太小了,只有八岁,  相似文献   

6.
日本千代田的保险业务员桂木一郎,录制了一段令人拍案叫绝的对话: 车祸死者:“我生前勤于行善,不做亏心事,死后应该西归极乐世界,为何来这里呢?”阎罗王:“你还不够资格到天国呀!”车祸死者:“为什么?”阎罗王:“你死时未安排好家属的生活,致使他们陷入苦难,你哪里有资格到天国!”车祸死者:“我是因为飞来横祸而死的。我并没有责任啊!”阎罗王:“假如你在生前投保了意外险,你的家属就不会坐困愁城而日子难过了。”桂木一郎请来假扮的“阎罗王”,提着录音机到处游说客户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被他拜访过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儿子小涛半年前在一家国企单位被解除劳动合同后,其女朋友又和他分手。此后即待在家中闷闷不乐。我劝说他要看得开,要拿得起、放得下,要有男子汉的气概。但这些话他根本听不进去。我试着和他谈心交心但也都无济于事。我怀疑他可能是精神出现了问题,建议他看看精神科医生,这就更激起了他的反感。  相似文献   

8.
广东这16年发展下来,我觉得变化最大的体现在人们精神观念上。我举三个例子。一个例子,目前在许多地方,官本位还是相当严重的。在广东呢?官本位就很淡薄,看得不那么重。第二个变化,是不一定非要到国营工厂就业,哪个单位有发展前途,能够发挥我的才能,我就去哪里。第三,南下民工观念也改变了。十年以前,我的  相似文献   

9.
声音     
《南风窗》2013,(17):17-17
1"中国共产党人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在夜总会里做的。"——杨禹央视评论员杨禹建议,应规定全体党员不得进入夜总会这类场所。2给我往死里打,搞死了我负责。—实名举报爱平集团养猪厂董事长刘爱平后遭袭击报复的湖南省衡东县人大代表王江河,回忆之前被围殴时刘曾在边上如此叫嚣。  相似文献   

10.
死囚的心声     
这是一个死刑犯的日记和家信。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笔者之所以录下这个死刑犯的内心独白,是因为它会给活着的人们以或多或少的启示。 1993年7月13日 星期二 晴 半个月的囚床生涯,我想了很多很多,想得最多的是死,最遗憾的是我儿子还不到两周岁,妻子才23岁就要守寡,我真惭愧,毁了自己的一生,还要断送妻子的青春,我想把儿子过继给他们会答应吗?命运真捉弄人呀,悲观、失望、羞愧、悔恨, 7月14日 星期三 晴 上诉书已交高院七天了,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昨晚我做了一个梦,两次梦见高院的人对我说:你已改判为无期徒刑。可能是求生的本能吧?虽然我对死想得比较开,人死如泥,一了百了,但谁又愿这样去死呢?以前我曾好几次想了此一生,但终难下此决心,现在到了这种地步却还时时有生的欲望,人到底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1.
白纸如是说     
纪伯伦 《法制博览》2009,(14):10-10
1.人在社会上生活,不免要担任各种角色。但是,倘若角色意识过于强烈,我敢断言一定出了问题。 一个人把他所担任的角色看得比他的本来面目更重要。无论如何暴露了一种内在的空虚。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72年偷渡到香港,1976年去了西欧(荷兰,比利时),1977年定居德国,屈指算来,我已经在境外度过了30个年头。身份则从中国内地公民变成香港地区的居民,再变成德国公民(同时保留香港特区的居民身份)。一个人能有几个30年!也许,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容易思乡怀旧,于是,我每年至少回来两次,做点生意,引进些德国的技术,开发一些中国急需的项目。利润,我不会看得太重,但是德国人固有的认真与讲究效率,无论如何,要通过我的手传递给曾经生我养我的土地。  相似文献   

13.
燎原 《南风窗》2014,(22):50-53
<正>案发那天,龙继根是去镇政府给计划外生育的小女儿上户的。其间,究竟发生怎样的冲突,真相在龙继根和镇政府当事人那儿,但龙继根已死。"我现在这个样子,哪有钱交罚款?""如果这样,我只有去死了!"……"那你就去死吧!"……一番激烈的争吵过后,龙继根被发现死在金屋塘镇政府里。这天是10月9日中午。龙继根"坠楼身亡"后,前来围观的一名群众声称,早前,她听到了从镇政府楼里传出的上述争  相似文献   

14.
大家为什么要到东软集团来?我认为,第一点要明确:我们要创造最大的利润,我们要不断地创造,不断地扩大我们市场的份额,去完成企业的目标。另外,刚才我问到哪些人到东软来是为了追求物质的生活时,没有人举手,我感到十分奇怪。我相信,大家刚才只是犹豫了一下:是不是东软比较鄙视那些追求财富的人,是不是看不起把金钱看得很重的那些  相似文献   

15.
锐评     
《南风窗》2003,(2)
跳楼的"权利"正如"烈女"跳楼并非某些站着说话不腰疼者所说的"不珍惜和善待生命",民工跳楼也不是民工"把钱看得比命重",而是他们最基本最正当的利益被包工头垃圾般漠视践踏,在喊破嗓子也无人关心无人问的前提下,为了引起媒体和有关部门有关领导的注意,不得已而为之。1月7日南方网讯:深圳大学城清华工地一个月内竟两次上演"跳楼秀",每次爬上塔吊的民工都开出高额价码,并以"死"相迫最终得到赔偿金。此前一日,施工方无奈地  相似文献   

16.
我退休前,是厂里的工会主席。那时哪位职工家里死了人,我都要代表厂里前去吊唁;哪位小青年失恋了要寻短见,我也要亲赴现场,苦口婆心地把对方劝得起死回生了才行。时间一长,我就养成了爱管闲事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10,(17):F0002-F0002
二十世纪末叶。我曾做过写情书之类的把戏。不知道从哪里抄了这首《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相似文献   

18.
又见高耀洁     
我怕我活不到今年冬天了,所以要赶紧把衣服送走。”我要能活到7月份就好了,7月份我的《十年防艾路》就出来了。长江出版社出的,在上海编辑。”我现在一个孩子(艾滋病致孤儿童)也没有,都交给杜聪了,因为我已奄一息了,我要死了,谁给孩子饭吃,谁给他们交学费?”我现在日子真难过。能不能东山再起,再去搞艾滋病的事情,我现在是问。”我现在还有12万个人存款,但是不敢动了,因为每天要吃30块钱的药。解决了吃药问题,我还敢动!”现在我没有负担了,老头儿也不用害怕了。我的儿女怕我死到外头……便死到外面,也要给老百姓争这口气!”  相似文献   

19.
刘健 《法制博览》2008,(16):23-23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有人问我:“如果这场地震发生在美国。也会死很多人吗?”  相似文献   

20.
田德政 《法制博览》2009,(20):12-12
我所寄居的这个城市里的樱花开了,人们奔走相告,满城尽闻樱花语。说句不怕你笑话的话,我长这么大真的没见过樱花。今年也“时尚”一把,待到樱花开时,约上三两好友到植物园赏花。植物园门口人流如织,车水马龙,门票也涨了两倍。私下里嘀咕,这樱花一定好看得要紧,不然怎么能吸引这么多人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