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上海三毛进出口有限公司员工队伍平均年龄为35.8岁,75%是40岁以下的年轻员工。在公司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公司党委深深感到,青年员工始终是企业中最具活力、最有进步激情的群体,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有激情的青年员工队伍,培育一批有能力、有作为的青年干部,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朱国男 《求贤》2011,(9):50-50
一般来说,员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等死”的、“怕死”的、“找死”的。 “等死”的员工.天天过着“不迟到.不早退”的“九五”生活.等着发工资,等着退休。他们多半奉公守法.是企业的忠实支撑者。对待他们.要以“关怀”的方式.采取合理的态度。大部分的工作.实际上都要依赖他们来完成。如果没有这些为数较多的“等死”员工.就没有人执行例行性的事务。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公司的员工向我反映问题,说他们总经理特别偏向一个员工,这个员工销售成绩很好,她可以迟到,可以不请假。其他员工对她意见很大,向总经理反映意见时,总经理却说:有本事你也有她那销量啊!  相似文献   

4.
德国的一家宝马工厂送走了一批老员工,迎来了年轻的实习生。 一个月后,新员工的效率竟然降低了10%。这令保罗非常费解.或许下月会好!”他安慰自己。没想到,下月情况更糟。  相似文献   

5.
王景春 《求贤》2010,(3):45-45
近年来.天津市路桥建设公司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其在企业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6.
崔艳芬 《求贤》2009,(10):43-44
薪酬是企业对它的员工给企业所作的贡献.包括他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和创造的相应的回报和答谢。在员工的心目中,薪酬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自身的价值.代表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同.甚至还代表着员工个人能力和发展前景。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发挥出最佳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激励的方法很多,但是薪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最易运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建立完善的员工队伍管理机制,激励和引导广大员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东风德纳车桥十堰部件厂近年来在开展“十星员工”劳动竞赛方面的实践,对进一步打造新型员工队伍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王世鹏 《求贤》2007,(5):37-38
员工激励是企业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当今世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地位的重要因素,而员工的素质与活力则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成功的企业经营者在实践中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将企业的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内在潜力,使他们把自己的智慧、能力和需求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去努力、去创造、去革新,这才是企业唯一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北京支部生活》2010,(11):70-70
我是一家公司的经理。不久前,我公司解聘了一名员工。这名员工一次向公司递交了4张来自不同医院的病假单,向单位请假三周。鉴于每张病假单上病情都不一样,公司怀疑他“泡”病假.就向他发出书面通知,由公司派专人陪同到医院就诊。通知发出后,这名员工仍然未上班,  相似文献   

10.
一、观念误区 1.“新进员工自然而然会胜任工作”;“招来的人就应适应岗位,不必再培训” 事实上,新员工到了一个新环境,往往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冲击,如人际关系的协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等。如果企业不进行岗前培训或只是敷衍了事,往往会使新员工在较长时间内提高不了绩效,既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又不利于员工的自身发展。相反,进行岗前培训可以使员工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侯学华 《求贤》2009,(3):38-39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下.由于人才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员工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这不仅有员工自身工作价值观变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客观环境变化所引起的企业员工流动。因此.从企业自身来说,主动出击,抓住员工流动产生的主要因素.在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竞争体制下.不断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2.
蒋兴舟 《求贤》2007,(1):33-33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一句甚为企业界所赞赏和推崇的名言,叫做“制造产品之前先要制造人”。这句话不仅表明了松下公司对人才的重视,还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企业要想有高科技、高质量的名牌产品的推出。就必须坚持育人为先,使职工成为德、识、才、学等方面有较高素质者。正所谓首屈一指的企业有着首屈一指的人才,每一个名牌产品的前面都有一位名牌企业家,背后都有一群名牌员工。那么,松下“制造”名牌员工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企业高学历员工需要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竹青 《探索》2002,(2):101-103
采用《企业员工需要问卷》,通过对重庆市7个国有、集体、民营企业高学历员工与低学历员工需要状况的比较,提示了追求生存性满足仍是企业高学历员工的第一需要,但他们较低学历员工有更强的发展性需要。根据高学历员工需要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积极性调动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知识型员工,而知识型员工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他们的激励。应根据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构建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吸引、培育、留住知识型员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员工为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员工的工作。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之所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说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宗旨。氽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员工,当然工作的对象也是员工,因而其根本任务就是启发员工的自觉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造性。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员工的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付出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4,(2):61-61
著名市场调研机构GfK近日对德国和其他7个国家的8000名员工进行了一项名为“哪个国家的员工最勤劳?”的专题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员工公认为最勤劳。排名第二、第三的是德国和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度、荷兰的员工排名第四到第七。来自“浪漫国度”的法国员工则被选为“全球最懒隋的员工”。  相似文献   

17.
黄东海  马芳 《当代贵州》2009,(14):33-33
赤天化集团公司针对近年生产技术骨干分流多.新员工综合技能不足等实际情况。全面加强了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培训网络.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一是大力实施导师带徒.立足岗位成才。普遍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二是请专家进来.针对性地开班授课.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三是与高校联合办班,进行大规模培训.2009年将对40周岁以下未取得中级工的一线员工分期进行脱产培训;四是将员工分送兄弟企业进行实习培训;五是选派优秀技术人员到省内外高校深造。  相似文献   

18.
张侗 《当代党员》2013,(6):80-80
晓霞是一家公司的主管,效益第一一直都是她的目标。晓霞把下属分为两种类型:效益型和平庸型。 为了追求更大的效益,晓霞把她认为平庸的员工都赶走了,然后陆陆续续地招进来很多“人才”,但是几个月过去,晓霞所带领的部门效益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不少,而且员工内部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因为大家都想当创效第一的人,故彼此之间相互排挤,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6,(5)
正日前,智联招聘2015年度最佳雇主100强放出榜单。在"最受大学生关注雇主"奖项中,滴滴出行、华为、顺丰速运等榜上有名。而"尊重员工"成为最佳雇主的首要特征。必须指出,"尊重员工"超越"薪酬待遇"成为最佳雇主的首要特征,是新时期一个可喜的积极的变化。在马斯洛理论中,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级,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到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由低到高排列。我国古人也早就指出,"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个人只有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上,才会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90后”青年逐步走上工作岗位,受成长背景与时代发展的影响,他们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与老职工相比,个性特征更加鲜明。针对“90后”员工的特点,我们天津铁路车务段各级党组织积极探求工作的着力点,坚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努力展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