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格胜 《当代广西》2013,(14):54-55
<正>吴学斌,壮族,南疆画院院长、广西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世界华人书画学会副主席,广西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广西副主委,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世界和平联合总会公益亲善大使。中、英、法、日、韩五种文字出版《吴学斌画集》,另有百米长卷《鱼乐争上图》《吴学斌山水画选集》《中国美术家全集——吴学斌作品集》《中国画百杰——吴学斌作品选》《荣宝斋画谱——吴学斌神仙鱼》《世纪经典——吴学斌艺术作品邮票》等出版。他是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凤尾樽《合作共赢》的创作者,曾赴加拿大、美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韩  相似文献   

2.
单正平     
《新东方》2012,(3):F0002-F0002
单正平,现任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开大学文学博士,海南师范大学文艺学重点学科责任教授,兼任海南省文联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是文学理论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出版著作1O余种,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要著作有:《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专著)、《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译著)、《膝盖下的思想》(随笔)、《闲话女人——迷你男权主义》(随笔)、《左右非东西》(随笔)等。在所研究领域的最有代表的思想观点是:  相似文献   

3.
《离骚》、《资治通鉴》、《红楼梦》、《鲁迅选集》……这些著作的英译本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而率先将它们介绍给世界的中国人便是杨宪益。  相似文献   

4.
, 《创造》2012,(10):64-65
《何谓文化》余秋雨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定价:38.00元出版日期:2012-09文化究竟是什么?在《何谓文化》一书中,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级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用最诚恳、最隆重的方式来解读这一最根本的问题。他分别从学理、生命、大地和古典四个层面来回答文化究竟是什么。所有篇章均为第一次公开出版。本书可谓是一本深入灵魂的最有价值的中国文化读本。  相似文献   

5.
樊繁 《台声》2004,(10):78-79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再次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并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现”,“(战后)日本之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盟国确定的小岛之内”。不久,苏联也加入了《波茨坦公告》,台湾回归祖国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作者彼得·海斯勒是一位美国作家,在中国居住十余年,为《纽约客》杂志专栏写稿,亦曾在涪陵师专教授英文。译者为该校同事。喜欢研究中国文化和经济,曾出版有《江城》、《甲骨文》等书。本书则主要关注中国经济与民间社会。尤其是对北京郊区农村一个家庭的描写,及浙江丽水一个乡镇企业的描  相似文献   

7.
壮美广西     
吴禾 《当代广西》2010,(17):20-20
随着上海世博会广西活动周大幕开启,《壮美广西》歌舞综艺表演在宝钢大舞台精彩上演,引来游客如潮。演出由《山水画——广西记忆》、《生态美——广西谐音》、《民族乐——广西欢歌》、《世界风——广西在路上》四大篇章组成。  相似文献   

8.
人格与国性     
经典是民族文化的最高形态,认识一个民族,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读它的经典。要了解欧洲文化,就不能不读《圣经》;要了解伊斯兰文化,就不能不读《古兰经》;要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不读《论语》《孟子》。经典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是因为它关注的是社会最本质、最深层的话题,即价值体系问题。所以经典的话语历久而弥新,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  相似文献   

9.
世说新语     
<正>正是亿万人生活的变化",众筹"起了五年来最精彩的"中国故事",展现了五年来最震撼的"辉煌中国"。——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引发收视热潮。《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评论,发展的每一个脚步,都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人也前所未有地以大国国民形象感知整个世界。——《中国青年报》评论,祖国的强盛不是在朝夕间实现的,几代建设者的筚路蓝缕铺就了如今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文婧  王龙云 《台声》2004,(10):40-40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表的《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3年中国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后半年,世界的聚光灯毫不犹豫地打在中国舞台上。刚抹去脸上SARS残痕,中国转身就为朝核危机搭起了六方会谈的平台。中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把和平企望送上太空,随后又在APEC首脑会议上受到热烈欢迎。11月,全世界政经要员们走进办公室翻开地图时,都会留意一个地方——中国珠海、被认为是在坚定执行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通过的《千年宣言》的《世界经济发展(珠海)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就在  相似文献   

12.
谢禾生  王鹏 《人民论坛》2012,(26):186-187
世界科技名著《天工开物》诞生于新余,给新余留下了宝贵的"天工文化"遗产。"天工文化"是用城市主题文化理念提炼出来的响亮的城市品牌,是最符合新余城市精神的、最具有发展力的城市品牌。新余城市主题文化建设要将天工文化全面融入到整个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当中,整个城市系统都应围绕天工主题文化科学运作。  相似文献   

13.
范凯 《今日中国论坛》2007,(12):117-118
他——历时18年,访遍名山古刹,创作了震惊中外的《五百罗汉图》;他——继创作《五百罗汉图》之后,又历时10年再作《八百裸女图》;他——能够左右开弓,两手同时作画,而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毛笔画出速写;他——创造了世界上最小的微雕油画艺术;他——虔仰佛学,曾开口"普天之下之主持,莫非唐明之师傅";他就是唐明。传奇的人生、传奇的艺术,唐明大师以自己独有的文化艺术行为诠释了艺术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张海泉 《开采》2002,(5):7-8
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本质和各种关系的总看法,是支配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最根本的观点。早在1937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提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这就是人们所熟识的“改造世界观”。在二十一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不懈地改造世界观,仍然是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修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财富》全球论坛,这一被称为"把握世界经济走向最清晰和最直接的窗口",2005年会于5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是"中国和新的亚洲世纪",来自世界各国政界、企业界、学术界的800多位领导人、专家等出席, 创历届《财富》论坛年会与会人数之最。本届《财富》论坛打破常规,首次将论坛传统的蓝色标识改为红色,那是"中国的颜色",以示对主办国的尊重。组织者特意把论坛的开幕地点选在"北京的标志性建筑群"天坛,为使与会者感受到北京的特色和中国文化的底蕴,只因天降小雨才不得不转到人民大会堂。  相似文献   

16.
英国的《自然》(Nature)杂志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期刊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权威、最有名望的学术期刊之一。时至今日,“中国学者在《自然》发文”仍会被视为大事,为不少媒体争相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100多年前的晚清时期,中国人就在《自然》上发表论文了。“我们看到,对一个古老定律的现代的、科学的修正,已由中国人独立地解决了,而且是用那么简单的器材证明的。”1881年3月1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如是写道。这篇原题为“考证律吕说”的文章作者,便是本文的主角——有“中国近代科学启蒙者”之称的徐寿。如果说林则徐、魏源和徐继畬等人是从历史、地理和政治等领域为中国人打开了眺望世界的窗户,那么徐寿就是科技领域“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7.
试论《共产党宣言》的文化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产党宣言》蕴涵着丰富的有关建构"世界文学"的思想."世界文学"即具有世界色彩的综合型文化,其创立者是工人阶级,其社会价值实现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学习《共产党宣言》的文化思想,对于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职责,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羽戈 《同舟共进》2008,(10):62-63
对于不久前病逝的索尔仁尼琴,有人提出质疑:是不是有两个索尔仁尼琴?一个是写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癌病楼》、《第一圈》和《古拉格群岛》的索尔仁尼琴,以笔为剑,与谎言、暴力决战。先哲言,当某些人的灵魂升入浩瀚的天际,世界的重量便要轻上几分——索尔仁尼琴无疑隶属这一伟大的队列。但在那盛大的光芒之下,我们却隐约窥  相似文献   

19.
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立法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文化产业立法是我国文化法制建设的重要方 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 来,先后出台和修订了《电影管理条例》、《广 播电视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 品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营业性演  相似文献   

20.
人们也许还记得在洛杉矶曾举行过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人们也许还知道世界电影王国——好莱坞就在洛杉矶。 洛杉矾是美国第二大城市,是西海岸最大的经济、贸易、金融、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现代化大都市之一,俗称“金州”。这里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跨国公司林立,就在这个城市的最热闹、最繁华地段——百老汇大街,有一家现代化的中国餐厅——《熊猫王》餐厅,它的老板竟是原益阳某医院的护士何亚妮。 何亚妮,已过而立之年,面貌清秀,亮丽质朴,两眼又黑又大,操一口地地道道的益阳口音,做事敏捷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