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莱国家元首哈桑·博尔基亚应邀将于11月访华,这是他的首次中国之行。全球首富油气丰盛文莱,全称为文莱·达鲁沙兰国,意为“和平的土地”,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濒临南中国海,面积5765平方公里,人口26万,被誉为东方石油王国。在东南亚,石油产量仅居印尼和马来西亚之后,同时也是世界第四大天然气生产国,每年出口510万吨液化天然气。文莱苏丹国建于15世纪,我国史书称渤泥。16世纪中期达到极盛期,曾远征加里曼丹岛东海岸、爪哇、马六甲、吕宋等。嗣后不久,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相继入侵。16世纪末逐渐衰弱。1888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41年为日本占领。日本投降后,重新沦为英国“保护国”。1959年与英国签订协定,规定国防、治安与外交由英国管理。1971年5  相似文献   

2.
文莱位于加里曼丹的北部,北临南海,边疆的其余部分均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接壤。全国划分为文莱、图通、藤布龙和白拉亦四个行政区。土地面积只有5765平方公里,人口约21万人(1984年的估计数字)。1888年文莱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84年1月文莱独立,同年1月7日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东盟的第六个成员国。文莱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1984年的可开采石油蕴藏量为15亿桶、天然气蕴藏量为  相似文献   

3.
老挝北邻中国,东邻越南,南接柬埔寨,西北和西南与缅甸、泰国毗连。公元1353年建立的澜沧王国是老挝历史的鼎盛时期,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0年9月被日本占领,1945年10月正式独立。老挝与中国有着500公里长的国境线,壤地相接、山水相连。  相似文献   

4.
一 1983年末,当英国交还它掌管的国防和外交权之后,婆罗洲西北岸盛产石油的小小苏丹国文莱重新获得了完全的独立。不过,这个以穆斯林为主的马来人国家从1959年起就由一个专制王朝实行内部自治了。本文论述的重点是1906年1月至1959年9月期间英国“驻扎官署”对文莱的管理。 1905年末,在沙捞越境内收缩成两块小飞地纳文莱(面积2,226英里)处于朝不保夕的危境。的确,要不是英国政府在这个关节眼上出于不得已的干涉,这个苏丹国就会完全被著名的布鲁克罗闍所并吞。然而,文莱王国有着一部可追朔到公元七世纪远在这个穆斯林苏丹国建立(大约在1515年)之前的值得骄傲的历史,为了这个古老的王国免遭泯灭,哈西姆苏丹(1885—1906年15月文莱统治者)请求英国帮助管理其国家的内部事务。根据1905——1906年英(国)文(莱)条约,他同意接受一名英国官员担任文莱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北方领土”外交是日本对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9月2日,小泉“巡视”了北方四岛,日本对俄政策发生新的转变。总的来说,在今后较长一时间内,日本政府的北方领土外交不会有大突破,受领土问题的制约,日俄关系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领土问题优先同时辅以经济合作,仍将是日本今后对俄政策主轴。  相似文献   

6.
至今仍然是英国自治邦的文莱正在为1983年底的独立做准备。目前,文莱在经济和外交方面都显得很活跃。这个小国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有名的富裕国家之一。但它在走向独立的道路上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1991年9月30日,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和文莱国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博尔基亚亲王在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关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根据两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决定从9月30日起建立外交关系。文莱,全称文莱达鲁萨兰国(Brunei Darussalam),旧译婆罗乃,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北临南海;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毗邻,并被分隔为不相连的两部分。面积5765平方公里,人口近25万。文莱是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盛产石油及天然气,有“东方石油王  相似文献   

8.
前外相前原诚司在位时期的日本对华外交使得新世纪好不容易处于“暖春”状态的中 日关系再次跌入低谷。“前原外交”的背后有复杂的原因,它与前原诚司的政治经历、政治作风、对 华政见及个人野望有关,与日本国内政治需要以及民主党外交经验的缺乏有关,与日本民族主义 情绪及日本右翼对此的不断鼓吹有关,与鸠山内阁留下的政治外交的“负面遗产”有关,与日本民 主党一直所持的对华“军事担忧”有关。“前原外交”使中日关系紧张和消极的同时,还产生了其他 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日本进入后小泉时代。近期日对华外交尽管出现了积极变化,但中日关系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9月份日自民党总裁选举前,小泉为延续其外交路线如何谋篇布局以及此后如何调整对华政策将影响中日关系未来走向。为此,我编辑部于2006年6月6日召开研讨会,请有关专家学者就后小泉时代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人员的发言整理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安倍内阁提出“有主张的外交”的新理念后,日本积极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出台“亚洲通道计划”、“自由与繁荣之弧”、“价值观联盟”等一系列新举措。然而,这并非日本改变其以日美同盟为主的外交基轴,而仅仅是日美同盟战略框架内的政策调整。日本对欧、对俄的基本外交政策也不会改变,争取“入常”仍将是今后日本外交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序言文莱位于婆罗洲岛的北部,预定将于1983年12月31日从英国的自治领改为独立。文莱是一个土地面积仅相当于日本三重县的小国,但由于出产石油和天然气,从它的人均国内总产值来看,却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富裕国家之一,并因此而闻名于世界。  相似文献   

12.
2022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持续影响,文莱整体保持政治稳定、社会安宁。苏丹哈桑纳尔提前改组内阁,多名部长被撤换,体现了文莱政府在巩固政府架构、提高政府效率方面的积极努力。政府推出多项举措,减少疫情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受新冠疫情和全球石油价格影响,文莱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减少,但文莱经济多元化计划取得显著进展,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油气产业为文莱经济带来新活力。文莱以东盟为基石,推行多元外交政策,与世界各国保持友好关系,积极参与维护地区与国际社会的和谐稳定。2023年,文莱政府在政治方面仍将继续加强政府机构改革和管理,明确部门职责,提高政府效率,维护“和平之邦”的长治久安。全球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为文莱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活力,经济有望恢复正增长。政府将继续推动经济多元化,在用地政策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大力扶持农业和渔业等非油气行业的发展,带动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文莱外交将继续保持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和中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5周年,站在两国关系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文两国将继续增强政治互信,促进多层次沟通交流,推动两国的经贸...  相似文献   

13.
9月16日,以日本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领导的新内阁成立。新内阁由来自民主党、社民党和国民新党的17名阁僚组成。新内阁是“建设紧密而对等的日美同盟关系”还是坚持“亲善”的外交战略?是真心“回归亚洲”,还是要走“日本的新道路”?中日两国是“臣服”关系,还是平等互惠关系?探讨日本外交政策,有利于我们认识日本新政权的外交走向,恰当估价日本的外交政策,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了恢复国际商业捕鲸的合法性,日本采用“外交沟通”与“经济援助”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展开全方位、多层次捕鲸外交,并取得了部分进展。从发展趋势看,虽然近期国际社会反捕鲸声音日趋高涨,但鉴于国际捕鲸管理体制自身存在的缺陷、日本国内支持捕鲸政治基础坚实等,日本仍会利用种种借口继续大量捕鲸,国际捕鲸与反捕鲸形势更趋复杂,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
2002年的日本     
2002年,日本经济持续恶化,通货紧缩依然严峻,特别是9月以来,股价暴跌,威胁金融与实体经济。同时日本政坛丑闻不断,改革派与保守派斗争趋于激烈,小泉支持率下滑,在野党分裂,政界重组。外交方面,为“以外补内”,日本重新梳理外交思路,重美又重亚,谋求最大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6.
文莱概况     
政府文莱是在英国保护下的一个独立苏丹国。1959年文莱苏丹颁布文莱的第一部成文宪法,宪法规定设立一个枢密院,一个行政委员会,一个立法会议。文莱政府的首席部长由苏丹任命。英国代表是最高专员,该专员在十五名成员的行政委员会中占有一个席位。1962年8月举行过大选(竞选四个行政区议会的二十三个议席),文莱人民党  相似文献   

17.
杨淑梅 《东南亚》2002,(1):31-34,30
20世纪以来 ,日本一向高度重视东南亚 ,把该地区视为与日本休戚相关 ,必欲加以控制的战略枢纽、资源供应地和销售市场。为了将这一地区纳入自己控制之下 ,日本早在 30年代就精心谋划了取代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张计划。然而 ,随着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 ,1936年 11月在五相会议上确定为国策的“南进”政策以及后来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构想彻底破产 ,日本势力被逐出东南亚地区。战后 ,随着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发展 ,日本将目光再次投向东南亚 ,以一种新的姿态迈出了“南进”的步伐。日本对东南亚政策是战后日本外交最重要的组…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日本的"价值观外交"与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日本外交迅速向“价值本位”倾斜,宣扬“人类普遍价值”和日本价值观的“价值观外交”成为其新特点之一。日本外交的新变化,反映出日本对国际关系中“软权力”的重视。为了推行“价值观外交”,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外宣”工作。日本外交正在迎来对外宣传的转折点。日本的“价值观外交”有明显针对中国的一面,日本试图以此牵制中国,进而主导未来亚洲的发展格局。今后日本与中国在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时,在形象和观念领域难免会有竞争。  相似文献   

19.
作为可以称为“独特的国际秩序”的“大君外交体制” ,在概念的使用上与“锁国”是矛盾的。从日本同邻国关系的史实中 ,可以看到在历史上所谓“大君外交体制”并没有存在过。倒是日本自 15 49年脱离“华夷”秩序之后 ,又想重新加入到以中华帝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中来。“大君外交体制”的构想是否存在与“大君外交体制”是否存在完全是两码事。  相似文献   

20.
一、日本“被边缘化” 边缘,是相对于中心位置的周边部分,边缘化就是非中心,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所排斥。近期在日本,悲观情绪正向政坛及精英层中蔓延,“日本正在被边缘化,日本被排挤、日本将沦为二流社会”的声音不绝于耳。悲观情绪源于从中心到边缘位置转换所造成的心理落差,而近期日本外交遭到美国种种冷遇,则是引发其心理落差感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