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它是一座袖珍型的“城市森林”,它是重庆首个园林式工业园区,它也是重庆出口制造基地示范区,它还是全国最佳投资环境212业园区,它就是每平方公里将创造100亿产值的建桥工业园区。重庆市建桥工业园区是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2.
刘建明 《新东方》2007,(9):24-26
目前工业园区已成为欠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落后于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建立和发展的时间也不长,所以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不如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地处南宁市南郊的邕宁沿海经济走廊开发区,是广西最大的私营企业工业园区,是邕宁县三个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中最大工业园区。它发展迅速,现已有工商企业328个,协议投资逾52亿元,合同利用外资2亿多美元。在各种经济成份中,外资企业发展势头方兴未艾,开发区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4.
丁洪 《重庆行政》2011,13(1):83-85
2010年,全市特色工业园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了工业园区经济快速增长、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066亿元,工业增加值1823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6.7%和67.8%,比2005年分别增长10倍和12倍,市经济信息委评定了2010年度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十强工业园区为:空港工业园区、茶园工业园区、九龙工业园区、江津工业园区、晏家工业园区、同兴工业园区、花溪工业园区、港城工业园区、建桥工业园区、西彭工业园区。先进个人有丁洪等69位。本刊特辟专栏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武汉都市工业园区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武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管理部门精心组织,市区联手合作,武汉都市工业园区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武汉城市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入,都市工业园区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使都市工业园区建设与武汉的城市环境、生态要求相协调,并在推动优势产业发展中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如何高起点规划都市工业园区布局,拓展都市工业发展空间;如何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提高武汉都市工业园区的集聚能力,发展壮大中小企业,都是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一、工业园和都市产业发展的一般…  相似文献   

6.
推进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是实施工业兴桂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我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要的平台建设。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应通过不断加大对工业园区发展的投入、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创新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工业园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二○○八年六月十日宁政办发[2008]6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中、资源集约,实现郊县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提升市级重点工业园区和配套协作区(以下简称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水平,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明确工业园区发展的总体要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工业园区作为郊县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出台了一系列优  相似文献   

8.
以河北省为个案分析了我国县域工业园区存在内生动力不强、园区企业产业关联性差,集聚优势不明显等影响发展的问题。而产业集群作为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经济形态和一种高效的产业组织形式能够对工业园区的发展发挥重要影响。因此提出了以产业集群导向加快我国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瑞君  王珍 《人民论坛》2011,(12):118-119
以河北省为个案分析了我国县域工业园区存在内生动力不强、园区企业产业关联性差,集聚优势不明显等影响发展的问题。而产业集群作为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经济形态和一种高效的产业组织形式能够对工业园区的发展发挥重要影响。因此提出了以产业集群导向加快我国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冯在文 《重庆行政》2015,15(2):85-86
工业园区是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载体.抓经济必抓工业,抓工业经济最现实的途径是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本文以重庆市江津区德感工业园发展建设情况为例,探讨工业园区提档升级、加快发展的方法路径,为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发展动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郊结合部依托有利的区位优势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因地制宜地建立起来的各个工业园区,为当地经济腾飞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了当地农民的居住环境,解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问题。于洪区五金产业集群的建立为沈阳振兴西部,促进老企业复活、新企业崛起、于洪快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的定位,填补了沈阳五金加工制造业的一个空白,为装备制造业配套发展开拓了空间,也为于洪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树立了标杆。  相似文献   

12.
正宁政发[2016]67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工业园区(开发区)是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工业园区发展,对于构建对外开放平台、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我区工业园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推进工业园区提质增效,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3.
(渝办发[2012]335号2012年12月26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2012年,全市特色工业园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同心协力,攻坚克难,保持了工业园区经济快速增长、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鼓励先进,市特色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经济信息委)组织评选了2012年度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经市政府同意,现予以通报表彰。  相似文献   

14.
《贵州政报》2013,(6):3-6,56
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 42号《贵州省工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2年12月25日省人民政府第6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省长陈敏(?)2013年4月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工业园区健康有序发展,规范工业园区管理,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工业园区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以工业和信息产业为主集聚发展的、享  相似文献   

15.
朱彬  尹一民 《江西政报》2008,(24):38-43
工业园区是我省工业发展,也是全省经济发展最具实力、活力与潜力的主体。2007年,工业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已经超过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一半(54.8%),而且增长率达到32.8%,高于全省工业增长幅度11.2个百分点。无论是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76.1%),还是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48.7%)都已充分凸现强大的生命力。抓经济必抓工业,抓工业经济最现实的是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的发展,在上层次上水平中需要重大项目作支撑,而重大项目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工业园区载体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循环经济理念改造工业园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循环经济是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园区降低污染排放的有效途径。对于不同的企业聚集形式的工业园区,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园区工业废物的循环利用率。工业园区应健全有利于工业废物再利用的基础设施,并制定鼓励投资于工业废物再利用项目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7.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2005年以来,省中小企业局立足江西实际,创新工作思路,联合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坚持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开发性金融为先导,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全面启动了工业园区中小企业打捆贷款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缓解园区企业贷款难问题的新路子。截止到2006年底,共向7个工业园区的75家中小企业发放打捆贷款1.45亿元,为工业园区和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8.
青政〔2006〕66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十五”以来,我省在西宁地区先后建立了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经过几年的发展,三个工业园区建设已初见成效,园区经济在加快产业集聚、促进对外开放、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业园区的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逐渐显现。但是,由于我省工业园区起步相对较晚,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经济规模小、发展速度慢、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  相似文献   

19.
(渝府发[2012]81号2012年8月2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我市自2002年全面启动工业园区建设以来,有关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314"总体部署,积极投身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11年,全市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超过70%,是2002年全市工业园区工业总产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政报》2009,(9):29-30
近年来,随着我区新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各类工业园区不断增加,已成为推动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但是,由于园区建设标准不统一,监管不到位,造成园区产业定位不准、布局不合理,引发新的环境污染,有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为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对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指导作用,真正实现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防止生态破坏,促进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地发展,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并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审查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