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今日上海》2011,(7):14-14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二大”在上海召开,提出民主革命纲领,通过第一部党章;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四大”在上海召开,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同时,上海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前身)的诞生地。  相似文献   

2.
梅剑 《协商论坛》2009,(3):55-57
第二节孙博士力主联俄联共 孙中山向李大钊倾吐心曲 孙中山因陈炯明叛变而避居上海后,情绪十分低落。出乎孙中山意料的是,共产国际、苏俄和中国共产党同时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  相似文献   

3.
董健吾,1892年1月出生于江苏青浦,上海圣彼得教堂第5任牧师,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共上海特科人员,利用牧师身份开展工作。1936年初,受宋庆龄之托,带着国民党当局密信,赴陕北传递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后带着毛泽东的回信返回上海。他是自“4·12”政变后,沟通国共双方联系,重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使者。宋庆龄称赞他此行:“益国匪浅”。  相似文献   

4.
终见东方红太阳 1949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在解放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其时,民盟已被国民党政府宣布为“非法组织”而强迫解散,黄炎培已被列为国民党的黑名单的第一名。他在国民党特务严密监视下蛰居上海,以卖字为生。但他得知中共的号召后,立刻召集了民主建国会的常务理事会,决议宣布响应五一号召。随后,经过共产党的安排,他于1949年2月14日潜离上海,经香港转赴解放区,于3月25日抵达北平,下午就到机场欢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抵平。  相似文献   

5.
张建华 《黄埔》2013,(2):112-114
我的父亲张震球(1907—1974)是1924年入党的中共早期党员,黄埔四期毕业,参加过省港大罢工、百色起义和万里长征。他从玉林、广州、百色、瑞金、延安、淮海、渤海、上海到北京,闯关夺隘.一路走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旗帜下,五十年如一日,奉公为民.鞠躬尽粹,立下不朽功绩。  相似文献   

6.
1931年10月18日,一艘日本轮船离开上海黄浦江码头,船上有一位五短身材27岁的男子,此人便是陈绍禹,化名“王明”。此时,他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明此行前往苏联。11月7日,他将抵达莫斯科,出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  相似文献   

7.
统一战线工作者的光辉楷模———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赵广周恩来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共产党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面旗帜,他为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奠基者,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者,而他在统一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8.
方宁 《传承》2012,(1):7-9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祥地和中共中央早期所在地。在上海期间,中共中央领导着全国党的工作,发动、领导了一系列重大革命斗争活动,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风雨历程。  相似文献   

9.
《时代主人》2006,(7):9-9,11,13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举的代表共12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讨论了政府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创建工作的完成均发生在上海,这不是历史的偶然巧合,而有着某种历史必然性:其一,近代上海经济的繁荣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阶级基础;其二,近代上海的开放态势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思想和组织基础;其三,近代上海的独特地理位置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环境和场所.  相似文献   

11.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工人阶级队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研究上海工人阶级队伍的变化及对党建工作带来的影响,探索巩固党的阶级基础的新思路,对于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元 《北京观察》2013,(5):16-17
"五一口号"所凝聚的中国共产党领袖和民主党派代表人物的共识终于催生了一个新中国的诞生。抗战八年,马叙伦先生困居上海。在疾病和贫困的折磨下,两鬓堆雪,面容憔悴,心情郁闷。1945年8月抗战的胜利,使他精神振奋,欣喜若狂。他由衷地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希望国共两党顺应民意,通过谈判实现和平、民主、统一。此时,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明确提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21,(8)
正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可谓风云际会、历经沧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这座城市一直非常关注。他对上海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1月20日,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周谷城同志遗体在上海火化。大厅里没有花圈,没有挽联。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的周谷城同志遗体上覆盖着亲活的白绸。为他送行的,只有与他相儒以沫半个多世纪的夫人李冰伯和亲属。这一切,都是遵照周谷城同志生前立下的遗嘱安排的。治学、有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奋斗大半个世纪的周谷城同志,一生追求真理和光明,追求高尚完美的人格。他与人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党休戚与共,风雨同舟。他一身浩然正气,高风亮节,学识博大精深。在他走完人生最…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等,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传工作,并要求与其他政党关系上保持独立政策,强调与第三国际建立紧密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06,(Z1)
“钟英”来信“,管东渠”管食宿1923年夏,在北京的罗章龙接到一封署名“钟英”的信,要他6月去广州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罗章龙从天津乘海轮到达上海,再乘船前往广州。到了广州,罗章龙与“管东渠”先生接头,由“管东渠”安排食宿。其实,罗章龙此行是参加中国共产党“三大”。所谓“钟英”,也就是中央的谐音“,中国共产党中央”之意。所谓“管东渠”,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的谐音代号。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是在上海召开“,三大”在广州召开。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国共合作”,而广东当时是国民党的“大本营”。会议在“看云楼”和…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共和国第一代中央集体领导的重要成员,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一生部献给了他所深爱的祖国和人民。他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的身影深深地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的心中,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更如丰碑般屹立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11,(13):59-59
“中国共产党史万岁”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确定了党的最高和最低纲领,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基本完成。这次大会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个口号,为后来党的若干文献沿用,并出现在一些重大会议及节日庆典的标语中。这个口号也是许多革命者就义、牺牲、逝世前表达对党的热爱、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必胜信念的话语。  相似文献   

19.
叶慕安 《现代领导》2011,(10):39-39
华克之,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杰出战士。早年是国民党左派,“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从事反蒋活动,1935年策划和主持了刺杀汪精卫的事件。1939年进入潘汉年的情报系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潘汉年在香港和上海工作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7月11日至12日,中共上海九届市委十五次全会在世博中心举行。会议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对切实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