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农历三月初三,福建省连城县培田古村落"大夫第"前的水田里,在当地老农的指导下,游客们争相扶犁翻地,卷起裤脚下水田体验插秧的乐趣,以"培田慢慢玩"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春耕节拉开序幕,数千名游客在这个"农民的节日"里,探寻客家耕读文化,体验春耕播种希望。从2012年开始,培田古村落"春耕节"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反响很好。看到自己与多名县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2.
坚持“工业立镇、农业稳镇”的指导思想中共莲都镇镇委书记陈培田莲都镇是一个山区镇。近几年来,我们从莲都的实际出发,坚持“工业立镇、农业稳镇”的指导思想发展莲都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9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10150.04万元(按90年不变价计),比...  相似文献   

3.
雷牡丹  陈立强 《前沿》2014,(15):216-217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贯穿整个中国文化体系,“和”文化映射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不同面貌形态展现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说,“和”文化代表了中国形象,在现代中国的行为解构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中国人较为相似的特殊集体“情结”都是“和”文化的衍生产品,如春节大团圆、父慈子孝等等。本次论文,首先解析“和”文化的构成形态,即“不崇武”和“重自省”,二者奠定了“和”文化的基石;其次,通过二元对立的结构展现了“不崇武”“重内省”的实施过程,即用“和”来解决二元对立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最后,通过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分析,引导我们善于观察事物背后的文化涵义,以寻求解决当代中国相关问题的更好办法。  相似文献   

4.
2005年,青州卷烟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被中企联授予“全国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被中质协授予“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特别奖”,企业文化建设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中国企业文化十大优秀案例”,并进入中国企业文化案例库……看到这一系列的顶级荣誉,回想起企业走过的不平凡道路,企业的带头人——蔚严春会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5.
《时事报告》2006,(6):F0003-F0003
中国和俄罗斯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随着各领域交往的不断加深,两国的文化教育领域合作日趋成熟。2006年中国的“俄罗斯年”和2007年俄罗斯的“中国年”,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借鉴,必定会为两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注入新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现在,我们在新村建了新房,搬进了新家,不但大家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古村落也能得到更好地保护。"已住进新房的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村民吴载春高兴地说。培田古民居建筑群,坐落在连城县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下,与土楼一道形成客家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其建筑之精美、保护之完好、文化底蕴之深厚,堪称我国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客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乏人问津  相似文献   

7.
王军 《当代广西》2008,(23):18-19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是文明的结晶。自治区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广西的文化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豪华厚实的“广西文化舟”,高朋满座的“中国一东盟文化产业论坛”,炫目璀璨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三连冠”……广西正向文化先进省(区)的行列迈进。  相似文献   

8.
孙勇才 《求索》2008,(12):120-122
余英时既反对极力维持传统文化,也反对全面拥抱西方文化,在余英时看来,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和表现。余英时认定中国文化是“内向超越”的价值系统,其基本特征是“止”、“定”、“静”、“安”。通过与西方文化“外在超越”价值系统对人类最为关注的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问题的态度的比较,余英时既指出了中国“内向超越”文化的局限性,也揭示了中国文化所蕴藏的合理成分及其现代意义。余英时提出文化重建必须以文化“自性”为前提、以文化传统为根本、以融合中西为起点、以严守学术为保证并且做“退而织网”的功夫。余英时在海外所做的工作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研究如何转化和运用传统精神资源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余英时的文化情怀正是他的中国情怀。  相似文献   

9.
“文化中国”这个概念自70年代以来,在海外已发展多年了,在台湾学术界也颇为流行。台湾学术界曾就此举行过专门的研讨,也有刊物和出版社出版过有关的专门著作。然而,大陆学术界对此似乎没有什么反响。笔者认为对“文化中国”作出积极的回应,有利于推动海峡两岸文化学术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文化中国”与“一国两制”具有共同点“一国两制”是实现中国统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文化中国”和这一方针具有相容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中国”从文化理念上突出了一个中国,即中国统一的原则。现在海外华人…  相似文献   

10.
王国平  袁也 《求索》2013,(5):223-225
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是我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的绝对优势,如何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再展辉煌.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成为当代中国一项急迫的国家战略。本文从分析中国传媒的世界影响力入手,探究了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的掣阻与问题,就“走出去”的战略,析论了文化宣传、文化外交、文化贸易、文化品牌、文化人才等六个方面的要务。  相似文献   

11.
关于“海派”文化在新文化运动的第二个十年,中国的文化中心历史性地转移到了上海。这个自晚清始新兴市民文化的大本营,风云际会,诞生了不同凡响的“海派文化”。这个移民化程度最高的国际大都会,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集中程度最高的城市。这里汇聚了中国各种信仰和主义...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4,(6):93-93
从2003年10月开始.历时10个月的“中国文化年”在法国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作为中法文化年活动的第二部分.2004年10月10日.“法国文化年”在北京拉开帷幕。历时近1年的“法国文化年”以“浪漫、创新而又以人为本”为主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陆续举办百余项活动。  相似文献   

13.
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历经30多年的实践,中国摸索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的发展道路,美国高盛公司顾问乔舒亚库珀默雷称之为“北京共识”,有学者称之为“中国模式”。这一中国模式首先使占世界贫困人口70%的人脱贫,这是中国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经济多了一种选择。2013年美国《外交》双月刊1-2号发表文章:《中共的生命力-后民主时代在中国开启》。文章认为,中国模式终结西方民主“唯一合法性”。现在我们所期望的是当代中国也能够创造出新的超越西方现代的文化模式:其一是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以使当代中国文化具有与中国经济相匹配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对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其二是为世界的多元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此,本文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文化模式概念,二是当代中国文化模式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三是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一直保持了“全国先进文化县”的荣誉称号。近年来,章贡区把构建新型社区文化作为宣传工作的基础工程,全力抓好抓实。社区文化在培育中成长.在关爱中壮大,2004年和2005年.章贡区两津路社区、下壕塘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困先进文化社区”.章贡区沙河镇血龙文化大院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大院”。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化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文化有“大文化”。“中文化”及“小文化”之分.所谓“大文化”系指广义的文化;“中文化”系指宣传、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教文卫体等意识形态领域;“小文化”系指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所辖的业务范围。中国农村儿童文化园的“文化”实际上已包含了“中文化”和“小文化”中的许多内容。中国农村儿童文化园应是适合中国国情,建立在中国农村,适宜于农村儿童课余、闲暇时间及节、假日进行“中文化”和“小文化”活动的场所。一、建设中国农村儿童文化国的重要性如何看待中国儿童今天的状况?19…  相似文献   

16.
人们大致认同这样一种说法:只有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中国要走向世界,首先要加强民族形象的塑造。我们在参观闽西客家土楼、培田民居和四堡雕版印刷之后,又一次加深了这个共识。我们从龙岩驱车往西南,行程不到百里,便到了永定县湖坑镇,看到了举世闻名的客家土楼群。我们一到村口,就看到村里村外的人们都在忙碌着整治环境,修整道路,为土楼申报“世界遗产”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其实,作为一个旅游项目,这里已经一拨一拨地接待了海内外前来参观的游客,古老的土楼正在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客家 土楼是中国社会变迁时期遗留下的宝贵文…  相似文献   

17.
孙晓燕 《群众》2013,(7):44-45
党的十八大重申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次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设定五项具体指标,为亿万中国人清晰勾勒出“中国梦”的美好明天。中国有8亿农民,“农民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只有农民圆了梦,才能圆满实现“中国梦”。用富于生机、充满活力、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是实现农民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概括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三个主要因素,三个方面协调发展,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文化联接经济和政治,共同组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六个基本特征,才能驾驭好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全面认识、把握“一个代表”思想统一性的基础上,增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正确总结党领导思想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用“三个代表”思想武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这些年“走出去”是好事,但是文化传播的首要目的,其实还是为了中国自己的发展,而不是将外邦中华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功能即从外面照镜子,重新认识自己;“文化走出去”某种意义上也是让中国当代文化在国际秩序中通过检证而看清自己,因而代表着中国文化建设的一次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20.
阳秀琼 《当代广西》2009,(20):11-13
60年前,在世人眼中,广西不仅文化封闲而且人才匮缺。如今,这个边远省区却先后涌现了“刘三姐”、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印象·刘三姐”等一个个叫响全国的文化品牌;涌现了“中国第五代导演”、“文学新桂军”、“漓江画派”等生生不息的人才队伍。60年后,当我们追溯广西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将不再漠视这片文化沃土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