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朝旭 《台声》2002,(2):16-18
漳州与台湾的农业合作颇具规模,成效显著。1997年7月,国家外经贸部、国务院台办、农业部联合批准漳州市为“海峡两岸农业经济合作实验区”,漳州市加大了对台开放的力度,漳台农业合作交流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近5年来,漳州通过对台农业合作,探索具有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这一模式表现在农业产业化上,是走项目带动企业,企业联动农户的路子;在农业技术创新上,是实行技术引进与优越资源开发相结合;在发展外向型农业上,是以对台合作为渠道拓宽国际市场。漳台农业合作的成因与现状漳州与台湾隔海相望,处于同一纬度,气候相似,…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台湾漳籍地名的产生与存续,都有一个个悠久的历史传奇故事,从中可看到漳州移民在台湾拓垦走过的历史足迹。不仅是漳台血缘关系的明证,更饱含着台湾漳籍先民敬祖怀乡的情愫。  相似文献   

3.
基层视线     
《政协天地》2012,(10):51
漳州市政协组团赴台参加图书展漳州市政协9月13日组织一批漳台宗亲文化图书参加在台北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图书展。期间,市政协还在台北举办了《台湾涉漳旧地名与聚落开发》一书的首发式。本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图书展是大陆首次以宗亲文化为主题组织的一次参展活动,漳州市政协汇集了《漳州文化丛书》、《漳州姓氏》、《漳州与台湾关系丛书》、《漳州与台湾族谱对接指南》、《闽南话漳腔辞典》、  相似文献   

4.
胡迌 《台声》2008,(4):63-66
开漳圣王崇拜是台湾第二大民间信仰。据“开漳圣王庙团联谊会”近年统计,台湾供奉“开漳圣王”的庙宇达300多座,信众超过500万人,以福建漳州移民占绝大多数。其中宜兰县是开漳圣王庙最多的地方,有23座;桃园县大溪镇开漳圣王庙最密集,方圆不过105平方公里,却有10座;最老的开漳圣王庙是桃园的仁和宫,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12年);而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凤山开漳圣王庙、碧山岩碧山寺、芝山岩惠济宫和桃园景福宫。台湾民间以二月十五日为开漳圣王寿诞,举行祭祀,十分隆重。  相似文献   

5.
为展现台商投资区各具特色的建设成就及管理经验,本栏从今年2月号起推出台商投资区系列报道,报道对象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对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省级台商投资区和有突出成绩的地方台商投资区。本期首先介绍位于福建省漳州市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 漳州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台湾有资金、技术和销售渠道,两者结合,加速了漳州农业实现产业化、现代化,也使台资农业得到更大规模的发展。漳台两地农业合作的成功经验表明,两岸经济只有紧密合作、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发展和双赢。  相似文献   

6.
赵辉 《台声》2007,(6):13-17
2006年4月,首届两岸经贸论坛达成7项“共同建议”,大陆方面会后发布多项惠台措施,包括开放11种台湾蔬菜零关税准入,公布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管理办法等;去年10月,以两岸农业合作为主题的第二届论坛,再次发表7项。共同建议”,包括促进农业交流与合作.保障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快速通道等.大陆方面还公布了20项扩大和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政策措施。台湾媒体形容,两次论坛给台湾送去了大大的礼包。  相似文献   

7.
中原河洛文化是华夏民族根性和母体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核心。史上河洛郎不断南徙闽粤赣台,衍生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岭南文化和台湾文化。开漳文化虽属于地域性族群文化,却是闽南文化的核心与衍支,对台湾文化形成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台农业合作从无到有、从浅到深,漳州市人大常委会不仅是漳州对台农业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推动者。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漳台农业合作的监督和支持力度,极大地推动闽台农业合作和交流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0,(5):10-10
由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观光产业发展协会与漳州文管办联合编辑出版的《海峡两岸情·漳台寻根文物分布图》,历时11个月制作,7月面向台湾各大旅行社、观光协会发行。第一次由海峡两岸业界合编的这张专门服务台胞回乡寻根谒祖的“文物地图”,赴台发行2万余份,深受台胞喜欢。  相似文献   

10.
《两岸关系》2007,(10):71-71
应台湾“中华文化经济交流协会”邀请,以湖北省襄樊市委副书记张家林为团长的襄樊市农业参访团一行12人,于9月2日至13日赴台参访交流。在台期间,该团拜会了台北市农会,考察了统一企业、汉光果菜生产合作社等。这次参访活动对加强襄樊与台湾的农业交流与合作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修菁 《两岸关系》2023,(5):61-62
<正>近期,两岸交流吹起阵阵“暖风”。随着新冠疫情趋缓,今年以来,两岸同胞围绕民间信仰的线下交流持续热络。不少台湾同胞跨越海峡,到自己信仰神灵的祖庙拜谒进香。以2023年3月为例,福建漳州开漳圣王祖庙总祠陈元光故居燕翼宫管委会联合台湾开漳圣王庙团发展协会等在漳州云霄、台湾桃园两地共同举办开漳圣王诞辰1366周年庆典暨“开漳圣王民间信仰在两岸”研讨会,吸引了近百位岛内宫庙代表、专家学者、宗亲代表出席;福建南安市凤山寺管委会联合台南玉圣宫等举办纪念光泽尊王诞辰1100周年系列活动,吸引了150余名台胞参加;与此同时,台湾妈祖联谊会、台湾中华道教联合总会等岛内信俗联谊会也携宫庙机构代表来大陆拜祭信俗祖神。  相似文献   

12.
5月上旬,我随南京市“现代农业与乡村建设专题研修班”村支书学员赴台学习考察,感受颇深。在学习和考察中,通过与台湾“农业人’的接触、交谈,对台湾现代农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有问必答 这次台湾研修学习,很注重于务实性,既有台湾高校中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又有台湾农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3.
开漳圣王在台湾又称威惠王、圣王公、威烈侯、陈圣王、陈圣公、陈府将军。据两岸史料所记载,台湾开漳圣王祀火始于明而盛于清,至今遍及全台。台湾岛上最早建祀的开漳圣王庙香火是由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陈元光及其部将的后裔子孙或漳籍军民从祖籍地漳州分灵过海的。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统一后,随着闽南移民大批进入台湾,开漳圣王香火更是纷纷播入台岛各地。学者姚汉秋《开漳圣王考》云:“今日台湾各地,凡闽南籍的较大聚落,不分漳州、泉州,几乎都有开漳圣王庙的存在,成为台湾乡土神明之一。”又云:“开漳圣王,台湾妇孺皆知”,“台湾各…  相似文献   

14.
张大为 《台声》2011,(8):48-49
前段时问,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来台参访,听说台湾蕉农为香蕉贱价所苦,立即宣布采购台湾香蕉500万公斤,豪气的作风和帮助蕉农的心意,令人印象深刻且感动。这也让我联想到,大陆采购团每每在台大手笔采购台湾农产品的盛况,既然台湾精致农业深获大陆好评,当局何不导引陆资来台湾投资精致农业?或许可以纾解陆资来台的干旱。  相似文献   

15.
他们中,有漳州人,有台湾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政协委员,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尽管人数不多,却是漳州市政协委员为助推漳台交流积极履职的缩影。他们就是——  相似文献   

16.
2010年、2011年,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先后率团赴台参访,并签订川台农业合作框架协议、四川一台湾乡村结对合作协议,构建了川台农业交流合作长效机制。为了深化川台农业合作,2012年6月2113至2713,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率四川省农业交流团一行12人赴台湾参访。  相似文献   

17.
6月22日至26日,由浙江省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浙江台湾研究会、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合办的“浙台两地农业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在杭州西子湖畔的玉泉饭店隆重举行。这是浙江省首次举行的高层次的两岸农业交流研讨会,浙台两地均排出了较强阵容。浙江代表有省农技推广基金会、农业机械管理局、水产局、林科院、农科院、农经学会、农大等科研部门的11位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和领导,学科齐全,代表性强。台湾方面8位代表,由在台农业界和学术界享有广泛知名度的台大农经研究所陈希煌教授为领队,其中既有运甲大学、师范大学等农研部门的5名学者,…  相似文献   

18.
应台湾中华知识产学合作交流协会的邀请,1月25日至2月5日,以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为团长的贵州省赴台农业和旅游考察团一行40余人在台湾进行了农业和旅游考察。贵州省规格最高的赴台交流考察,对促进黔台交流合作、增进友谊、推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峡西岸春潮涌,漳台合作春意浓。2007年4月9日,由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先生捐建的漳州华阳体育馆内外,彩旗飘扬,雄狮狂舞,  相似文献   

20.
基层视线     
《政协天地》2012,(7):41-43
海峡两岸(漳州)宗亲文化交流中心在漳州揭牌成立这是全国首个以宗亲文化为主题的对台文化交流中心,设有漳台宗亲文化·族谱对接馆、民俗风情馆、史料文物馆和漳台族谱对接网"三馆一网站",收藏有漳台族谱1200多部,其中台湾地区的族谱近500部。揭牌期间,还举办了漳台宗亲文化、文史资料图书展,共展图书499种1580余册,汇聚了漳州涉及漳台宗亲文化研究的著作和2005年以来漳州市、县(市、区)政协编辑出版的文史资料等。(漳州市政协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