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近1亿。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省、市已成为“人口老龄型”省、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有专家预计,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将比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快得多。  相似文献   

2.
何大川  一夫 《团结》2002,(4):26-28
21世纪是“老年人世纪”。旨在制定面向21世纪国际老龄行动计划的联合国第二届老龄人大会4月8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幕。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说,面对21世纪老龄人口骤增的现实,各国应该建立一个“对各个年龄层的人群都公平的社会”。大会主持人之一、西班牙首相在讲话中则强调,各国应该充分发挥老年人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抽样年龄结构计算,19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4157.2万人,1990年为9857.8万人,四十年间绝对增加1.37倍,1995年已达1.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9.7%,预测剑2000年,将达到1.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0.7%,按照世界上通用的计算方法,我国即进入老龄社会。在我国老龄社会即将来临之际,人们不禁考虑到,随着老年人的增加,国家支付的退休金和医疗费用将大幅度上升;老龄社会将对社会  相似文献   

4.
七八月之交,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正是绿荫铺地、花香满城的季节。一百多个国家的一千多名代表。来这里参加联合国主办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这是人类第一次为老年人问题举行规模宏大的会议。 这次会议以研究人口“老化”问题为中心,重点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使老年人得到更好的社会照顾;二是研究怎样发挥老年人的“余热”,积极参予社会发展。按照联合国确定的标准,凡六十岁以及六十岁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老年人占人口百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7)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被动的养老已经不能彻底解决老龄化所产生的问题。第二次世界老龄大会提出的积极老龄化概念,强调老龄人口积极参与社会的观点。特别是在我国基本国情的影响下,挖掘高龄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价值,使其尽可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这一过程当中政府应该更加主动地为高龄劳动力再就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于11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老龄问题对策研讨会,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我国的老龄事业,开展老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讨,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人们要解放思想,采取新的措施使我国的老龄事业上一个新台阶。 有人曾形象地比喻说:“中国是跑步向人口老龄化社会前进!”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亿。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开始进入“人口老年型”国家行列。目前,我国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等省、市已成为“人口老年型”的城市和省区。在近20多年时间里,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之快,是世界上罕见的。 老龄工作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与会者认为,人口问题,说到底是经济问题,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终极办法应该到经济关系中去  相似文献   

7.
中国应对“白发浪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到 1.3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到21世纪中叶,我国老龄人口的数量将增加到4亿左右,由此带来的老年社会保障、老年健康等一系列问题,给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我们必须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努力解决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和精神文化生活问题;制定保障老龄人口生活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建立和发展相关的服务产业和保障体系,并多渠道发展老龄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技能和能力。中国人口老龄化有两大特点:一是基数大、速度快;二是国内经济底子薄、负担重。 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0,(38)
中国的老龄事业从 1982年开始。 1982年,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世界老年大会。此次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各国建立起自己的老年机构和老年组织。1982年4月,“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简称老龄委)。1986年4月、5月,中国老年学会和中国老年基金会先后成立。1987年1月,湖北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地方性老年法规,使老年工作步入法制轨道。中国75%的老龄人口在农村,为此国务院于1991年推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上一般将人口结构划分为“青年型”、“壮年型”、“老年型”三类。按联合国人口组织(WPO)的标准,判定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型”,是看该国60岁以上人口是否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是否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青年型”是指该国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5%以下,“壮年型”是指该国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5~7%。1950年全世界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1%,预计到2000年底,这一比重才会达到6.8%。西方发达国家从“成年型”向“老年型”转换的时间则更长,如美国用了75年的时间,瑞士用了85年的时间,法国用了114年的时…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0,(38)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979年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 159.1万多人,成为全国第一个“老年型”城市。1990年北京市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的比重为10.27%,进入“老年型”城市的行列。截至1999年10月 1日,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26亿,占总人口的10%(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表明中国已提早进入老龄社会。而且,中国的老年人每年还在以3%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1世纪中叶,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4亿左右。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二…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制度建设都显得非常滞后.因此,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它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1996年开始步人老龄化国家。据1999年国家有关统计表明:我国现有老龄人口1.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1100万。我省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72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1.06%。据预测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老年人口还将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增长。老年问题已成为国家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怎样使离退休老年人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增进和维护其身心健康,真正让老同志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9,(27)
我们正面临着老龄社会。据联合国的估计,如果把60岁当做中年与老年的年龄分界,那么,21世纪就将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世纪。到2000年,世界老龄人口将达6亿人,占总人口的9.8%,而到2020年,老龄人口将达10亿多,占总人口的12.9%。值得注意的是,老龄人口的增加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的速度。总人口年均递增1.3%,而老龄人口年均递增2.5%。所谓“白发浪潮”,正汹涌而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更为明显。国家统计局1997年曾在1%人口中作过抽样调查,以65岁作为老龄线,老龄人口已达8700万,占总人口的7%。同1982年人口普查的数字相比…  相似文献   

14.
刘顺 《瞭望》1994,(39)
开罗专电 日前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的第三次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是联合国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人口与发展会议.来自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非官方组织的1万多名代表会聚尼罗河畔,共商人类面临的两大难题——人口与发展,制定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比例相协调的世界战略,共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人口与发展是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也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是本次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的主题.与会代表在历时九天的会议中,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就人口现状与趋势、人国政策、人口与发展、人口与生态环境、移民和妇女地位等问题展开了辩论,在主要问题上达成了广泛的一致.大会闭幕时通过了基本反映各方观点,并为大家接受的《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开罗文件》,即《行动纲领》,这是本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该文件将对今后二十年的国际人口与发展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现在世界上老年人口已达5.5亿,老龄化国家已有66个。我国老年人口1.2亿,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1/3以上省市人口已呈老龄型。老年人生大幅度延长,老年群体急剧增大,老年问题确实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看待老年群体,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实践证明,合理开发第二次人才资源是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光明前景。一、正确看待老年人群,合理开发第二次人才资源摒弃将老年人看成黄昏末日、社会包袱的陈腐观念,树立科学的观点,是合理开发第二次人才资源的前提。首先,老年人群不是社会包袱,是宝贵财富、重要的人才资源。在老年人…  相似文献   

16.
海霞  卢钢 《瞭望》1997,(44)
中国人口科学研究引起世界关注…………海霞卢钢在北京刚刚结束的第23届国际人口科学大会上,中国人口科学研究发展之迅速、在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特别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人口发展研究中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令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惊讶不已。国际人口科学...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1,(12):5
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二是老年人口增加快。据"国家应对人口  相似文献   

18.
郝丹 《瞭望》1999,(42)
中国何时进入老年型国家,一直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从80年代起,有关专家、学者纷纷对我国人口发展进行各种预测,不论方法如何,基本结论大体相同,即(按中方案)到2000年总人口为129亿左右,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在1.28亿左右,下个世纪伊始,我国将进入老年型国家。近日,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研究员萧振禹先生指出,我国今年将完成由成年型向老年型国家的过膻。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8年底我国总人口为门.48亿人,每年人口净增1100万人左右。萧振禹据此分析说,按目前净增人口发展速度推算,1999年底我国总人口为门.59亿人,到2000年…  相似文献   

19.
前所未有的世界性人口老龄化现象现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也是世界老龄人口的大国,至本世纪末,我国老龄人口将达1.3亿,占人口总数的1/10,进入老年型社会。为给老人营造一个“共享尧天娱晚晴”的金色环境,老年学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1999年是国际老年人年。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又题词:“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确实,老龄工作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到本世纪末,我国将成为一个老龄化国家。上海早在1979年已成为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地区。1996年底,上海市有60岁以上老年人231万。面对这个庞大的老年群体,我国的老龄工作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五个老有”,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