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咨询信箱     
未售公房能否继承某读者问:我父母于上月双双击世,父母所住两居室楼房是1984年底由西长安街拆迁过来的。1986年7月因离婚,我与父母同住。父母去世后,我要和姐姐们的反对,他们说这是父亲的遗产,人人有份。请问:父母的两居室公房能做为遗产分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这里所说的继承权,是指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私有财产继承的权利。公民承租的公有住房是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不是公民的私有财产,所以承租的公有住房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相似文献   

2.
王任 《新湘评论》2004,(1):58-58
继承父母的公房需变更公房的使用权,但是不符合承租条件的公房承租权不能被继承。日前北京崇文区法院就受理了这样一起典型案件。  相似文献   

3.
老王夫妇以儿子的名义买了一套三居室,并与儿子小王签订了一份赠与协议,约定小王享有房屋的居住权,条件是他要孝顺父母、履行赡养义务。但是,房屋赠与小王后,他却  相似文献   

4.
《实践》2021,(2):60-60
案例小故事:老王有一儿一女,名下一房一车。老伴去世得早,老王写了一份遗嘱,将车子给女儿、房子给儿子。后老王生病,只有女儿尽心照料,老王又到公证处立了一份公证遗嘱,把车子给儿子、房子给女儿。又过了几年,两个老友来看他,老王又让老友帮忙代写了一份遗嘱,确定把房子给儿子、车子给女儿。老王去世,兄妹两人收拾遗物时发现了三份遗嘱。儿子把女儿告上法庭,要求继承房子。法院依据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法规最终认定了公证遗嘱的效力,女儿继承房产,儿子继承车辆。民法典生效后,对类似情形有不同的裁判依据。  相似文献   

5.
《实践》2021,(2)
正案例小故事:老王有一儿一女,名下一房一车。老伴去世得早,老王写了一份遗嘱,将车子给女儿、房子给儿子。后老王生病,只有女儿尽心照料,老王又到公证处立了一份公证遗嘱,把车子给儿子、房子给女儿。又过了几年,两个老友来看他,老王又让老友帮忙代写了一份遗嘱,确定把房子给儿子、车子给女儿。老王去世,兄妹两人收拾遗物时发现了三份遗嘱。儿子把女儿告上法庭,要求继承房子。  相似文献   

6.
示例13岁的小王特别喜欢观看网络游戏直播,某天下午,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小王拿着父亲老王的手机,给某知名主播"打赏"了10万元,并将"打赏"的转账记录删除,试图瞒天过海。然而,小王刚刚打赏完,老王就收到了手机银行发来的转账短信。晚上吃饭时,面对父母的追问,小王坦白了一切。请问,小王的父母能否要回这笔钱?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 李老太在沈阳市皇姑区有一处18平方米的住房.她去世前留下一句话,这处房子留给孙子李胜娶媳妇.2001年初该地区动迁时,拆迁办发给李胜一个一类户型的拆迁票,告知他拿这个拆迁票到拆迁办签订正式的拆迁协议书.  相似文献   

8.
总公司纪委干事小王工作以来第一次对纪委张书记的行为感到不解。他刚从外地查案回来一上班,便被纪委张书记“召见”。他匆匆到了张书记办公室,张书记开门见山:“王干事,你赶快去收拾一下,我们今天去送礼。”走出办公室,小王心里犯起了嘀咕:张书记可是远近闻名的“铁脸”书记,对社会上流行的请客送礼之风深恶痛绝,怎么几日不见,也学会了送礼?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不过,纪委书记也生活在社会之中,这上下左右的关系润滑润滑也好,省得别人再说张书记有点“那个”,我们当“兵”的今后工作也好开展。匆匆收拾了一下,小王就跑下楼。张…  相似文献   

9.
1988年,王先生将自己承租的两间公房借给许先生住。后来,许先生在此结婚生予长住下来。这两间房年久失修经常漏雨。1993年,许先生找王先生商量修房的事情,王先生同意请房管部门维修。房管部门查看了房的状况,决定翻盖,并提出如果承租人负担部分费用,翻盖时可以扩展几平方米使用面积。王先生与许先生商量后达成协议,以王先生的名义对房屋进行了翻盖,  相似文献   

10.
正小郭和小袁都是外地来津务工人员,两人在北辰区某村承租了一间房屋共同居住。2013年9月的一天晚上,两人回到住处时发现,两人新结识的朋友小初喝得醉醺醺的,并擅自撬门进屋。两人异常气愤,上前踢打小初并要求他出去,小初不走,两人便合力将小初拖了出去,把他放在屋子对面的路边。第二天凌晨两点多,赤裸上身躺在路边的小初被人发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改善父母的居住条件,他利用职务便利,将一套无主空置公房登记在父亲名下参与拆迁安置。锒铛入狱后,他才觉醒——忏悔人:李双喜原任职务: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发改委主任科员兼山城区沉陷治理办公室主任触犯罪名:贪污罪判决结果:2014年10月,山城区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判处李双喜有期徒刑五年零三个月,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万元。同年12月,鹤壁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李双喜上诉,维持原判。犯罪事实:李双喜利用职务便  相似文献   

12.
示例小王找小明借款10万元开公司,小明答应借款,但要求小王提供担保,小王一口答应。借款合同签署当天,小王找来好友小李,对小明说:“小李是我朋友,为了让你安心,她也要在合同最后签字。”小王和小明签署借款合同后,小李在小王和小明的签字下方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注明日期。小明本想在合同上注明小李为保证人,但碍于朋友面子,未提出此要求。约定的还款时间到后,小王迟迟未还款,小明找到小王,才发现他已创业失败,一穷二白,无力偿债。小明又找到小李,要求小李承担保证责任。  相似文献   

13.
老王     
他没有留下名字,也没有留下放事,只留下一个永不磨灭的形象。过去人们称他老王,现在我们也只能称他老王。为了弄清老王的来龙去脉,我曾把县里所有的有关资料很细致地筛了一遍,几乎每份资料都提及了老王,可哪份资料也都只是提及而已。最终我还是没有把老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可老王却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1938年,日本鬼子占领吉县城,吉县的抗日游击队撤到云台山和敌人周旋,这时候,老王参加了游击队。那时候,只要抗日,就是一家人。老王参加游击队时已是皱纹满脸,头发花白,很是有一把年纪了。或者SO多岁,或者60出头,谁也说…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邻居王大妈有两个儿子,丈夫去世后她一直与大儿子一起生活。房改时,王大妈让大儿子一家出钱将他们居住的公房买了下来,但房子的产权人是王大妈。之后王大妈写了一份遗嘱,内容是在自己去世后,自己名下的房产由大儿子继承,并作了公证。去年冬天王大妈病故了,但房屋管理部门没有给她的大儿子办理继承过户手续,而是要求他去办理其他合法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公证手续。于是王大妈的大儿子就请其弟弟一起去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的公证,但是遭到了弟弟的拒绝。弟弟认为自己对这套房子也有继承权。因此,王大妈的大儿子一直都未能将房子过户到自己的名下。请问,房屋管理部门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15.
谁在唤我 老王假日公园去玩,刚走到湖边,听到一声吆喝:“老王!”老王连忙答应,然后东张西望,四处寻找,却不见任何人有认他唤他之意。他问老伴儿,是不是刚才有人叫他,老伴儿确认,就是有人大喊了“老王”二字。  相似文献   

16.
吕晶 《党课》2006,(9):70-72
案例 老王最近非常郁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他没遇到过,可天上掉花盆的事他却遇到了,而且实实在在地砸到了自己头上!原来,老王在经过一栋七层高的住宅楼时,忽然从上面落下一只花盆.老王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砸倒在地。后经医院诊断,头皮被撕裂.颅脑受冲击伤.花去医疗费3万元。这本来就够倒霉了,然而,更让老王伤心的是.砸伤自己的那栋楼上的所有居民都否认花盆是从自己家里掉下的,当然也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老王的索赔。老王一气之下将落下花盆的那栋居民楼二楼至七楼的六户居民全都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17.
为民 《支部生活》2006,(5):43-43
邻居王大妈有两个儿子,丈夫去世后她一直与大儿子一起生活。房改时,王大妈让大儿子一家出钱将他们居住的公房买了下来,但房子的产权人是王大妈。之后王大妈写了一份遗嘱.内容是在自己去世后,自己名下的房产由大儿子继承,并作了公证。去年冬天王大妈病故了,但房屋管理部门没有给她的大儿子办理继承过户手续,而是要求他去办理其他合法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公证手续。于是王大妈的大儿子就请其弟弟一起去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的公证,但是遭到了弟弟的拒绝。弟弟认为自己对这套房子也有继承权。因此,王大妈的大儿子一直都未能将房子过户到自己的名下。  相似文献   

18.
夺命"情人"     
小王的尸体是2004年9月27日被人发现的。农三师图垦公安局 对他的死因展开了一场深入细致的调查。结果却发人深思…… 小王原本是加工厂人人公认的老实人,28岁。参军后转业到团 加工厂工作。去年春节前,他的妻子携带着幼女回乡探亲,并留在 家乡帮助父母务农。小王在加工厂无聊地消磨着时光。恰在此时, 上演了这幕悲剧--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21,(8)
正案例小故事:李先生承租了一处半地下室的商业门脸房。承租后,李先生与物业公司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合同约定:物业公司对排雨管等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修缮、服务与管理。承租期间,因排雨管破损,造成门脸房地面被淹、墙皮剥落等损坏。李先生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物业公司赔偿。法院认为,因物业公司未就公共管道破损尽到合同约定的维修义务,故其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最终判决物业公司赔偿李先生装修损失6万元。  相似文献   

20.
地点:兵团某团场主人公:拆迁办小刘王二蛋马花花(王二蛋的妻子)故事概况:王二蛋是一个受骗在外地搞传销归来人员,他刚回到农场看到有人正在拆他们家的房子,他不问青红皂白就和拆迁人员发生了一小段冲突,幸亏王妻及时出现制止和化解了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