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在专政和执政概念内涵的界定上存在很大差别。前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通常与暴力和强制相联用,而后者指在不放弃暴力和强制的条件下,侧重于领导和管理。无产阶级政权从建立之初到得以巩固,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在强调专政职能的同时,工作重心应有一个从专政向执政的转变过程。执政能力,强调的是无产阶级政党执掌政权的本领,对执政能力的主体给予理论上的三维关照,并将其与治理能力相区别,突出党中央对地方党组织的驾驭能力,以及将地方党组织贯彻中央政令、维护中央权威的程度作为衡量其执政能力强弱的标尺之一,符合近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善治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许多学者一般从“人性”、“人的本质”上来理解“人”,但是,他们却认为“人性”、“人的本质”是同一个概念,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另外,道德与人性、道德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目的指向是提高公共绩效,这是解除公共悖论的最新尝试,是摆脱财政困境的现实选择和面向时代需求的积极回应。公共绩效低下的根本原因归结于社会和公民在服务主体、服务数量、居住环境、资源支配等问题上缺乏选择的权利。通过服务取向、社会取向和市场取向,加强对政府行为的制约是提高公共绩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国古代追求“无讼”法律价值的思想根源,二者对我国目前诉讼调解的盛行具有重大影响。应当促进和合思想现代转型,将其作为设计诉讼程序的价值取向,克服“无讼”观念,限制诉讼调解,并重构和合思想与诉讼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编辑·杂家·学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倡编辑学者化,表面看有其现实意义,实质是对编辑工作的不认可。作为一个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编辑工作者,就应该有“为他人作嫁衣”的奉献精神,努力做一名杂家。  相似文献   

6.
当前公共性话语的兴起已成为不可辩驳的事实,公共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公共伦理学、公共经济学,甚至城市建筑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领域对它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和探讨。在不同学科的语境下,公共性概念有着不同层次和范围的界定。公共性概念多维度的阐释表明公共性本身还是一个问题,对它缺乏学科的规范的讨论。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公共性问题的兴起内含着政治现代性因素,对公共性的确切内涵应从政治学的规范视角来研究。  相似文献   

7.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书刊编辑加工过程中相互关联的三个主体。在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编辑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能不能正确认识、把握和处理编辑与作者、编辑与读者以及作者一编辑一读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编辑工作的成效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的吴满意、孙程芳、谢海蓉在《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3期)中认为,在我国经济尚欠发达、民主政治改革尚待进一步深入开展的今天,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一,西方文化产品的大量涌入,产生了行为方式上的崇外主义倾向。第二,西方文化的霸权行径,产生着价值观上的功利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9.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中的腐败现象 ,最近几年 ,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反腐败斗争依然是长期的艰巨的 ,反腐败要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 ,以教育为基础 ,提高自身素质 ;以法制为保证 ,坚决惩治腐败 ;加强监督 ,约束权力。  相似文献   

10.
腐败定义及其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和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法律现象.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对腐败概念的界定维度各不相同,由此形成的腐败定义各有短长.从多学科的视界融合中界定腐败概念,可定义为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侵犯公共利益以谋取私人利益,使公共权力异化的不合法和不合理的作为或不作为.由此定义出发,可采用二分法对腐败行为加以分类并简释其含义.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络·言论自由·未来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和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这个世界,它对整个人类的生存方式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言论自由是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在网络条件下,基于网络文化的言论自由正在对人类的政治生活施以影响,它将对不同的国家带来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决定》提出的“人本观”是人类社会认识论上的科学论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3.
回望自己走过的路,从1985年开设“人事心理学”课程开始,我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已经20多年了。为了研究,我时常同国家行政部门或企业打交道,有过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合作,也有过互不理解。现在看来,科学家、官员、管理者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以及对问题解决的要求确实有不同。科学家最渴望探索未知的问题,用严谨的手段论证自己理论见解的正确和解决问题的成效。政府官员和组织管理者则最希望解决当前迫切的政策和管理问题。政府官员对待解决的问题还有自己轻重缓急的排序。企业管理者最注重解决问题的实效,希望你能有现成的工具或解决方案,直接能用上,却不大关心你用的什么理论。当然,实际部门能想到找心理学家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毕竟是个进步。想当年,我研究内部分配问题时,接触过的企业管理者都感到不解:内部分配当然是个经济学问题了,心理学家能做什么?  相似文献   

14.
宪法之于宪政以及宪法、宪政、宪法关系间之交互关系,是近年来中国宪法学界广为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宪法为何物,宪政系何义?宪法学界的探讨和认识在不断深化。宪法是民主国家之政治根本组织大法,是法制体系中的最高法与“先行之法”;宪政是民主政治的宪法范式化、是宪法规范下实践中的民主政治运作模式;宪法关系是宪政主体之间依一定的宪法事实,依宪法规定而发生的宪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亦即宪政权利(含“权力”)与宪政义务关系:“法治”系由宪法、宪政派生而来,其基本价值与实证精神系由“宪法关系”实践之所彰显和承载。  相似文献   

15.
莫利斯·阿莱是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他因为“市场理论和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对经济学做出的贡献 ,获得 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主要介绍了他在经济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及其中所体现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刑法、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刑法、刑事政策不仅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分别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刑法的主要任务一方面在于通过惩罚犯罪维护规范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于规范司法、限制国家权力,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刑事政策不但要指导和协调刑法的立法与司法活动,同时也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17.
阿巴拜克热·哈德尔教授,男,维吾尔族,生于1945年10月。J967年7月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专业,大学本科:1967年8月在新疆叶城县公安局工作,1980年1月至今.在新疆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任教期间先后在新疆政法干校、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进修刑事侦查学专业。多年来,阿巴拜克热·哈德尔教授先后为专科班、公安机关业务培训班讲授刑事物证检验、刑事侦查学、预审学、刑事诉讼法学、法学概论、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等课程、  相似文献   

18.
休果·格老修斯(1583-1645)是一位被誉为当代国际法之父的荷兰法学家。休果·格老修斯的名字取自于拉丁文,格老休斯于1583年4月10日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名门家庭,8岁的时候,就能写一些拉丁文的诗句,11岁时考进莱顿大学,14岁时毕业,1598年,当他还不到15岁的时候,他就以一个外交使节的身份陪同荷兰政治活动家詹温奥尔登巴耐沃尔德特去法国亨利第四国王的法庭。这个被称作“荷兰奇迹”的年轻人给法国亨利国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他离开法国之前,他获得了法国奥尔良大学的法律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9.
以赛亚·伯林自由主义宪政思想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伯林试图解答的主要政治难题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这两种自由概念;伯林强调了在现代社会里首先应当维护消极自由的理由以及无节制消极自由也会导致不良后果的现实,伯林还论证了人类价值多样性和冲突必然性;伯林自由主义宪政思想的遗产在于提出,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宪政文明,宪政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根据具体社会历史条件变迁不断修订和完善现有基本社会制度,基本制度设置的核心理论依据或指导思想将完成从一元论到多元论的转向,基本制度设置的重心将完成从维护制度利益或公共权力到维护公民利益或个人权利的转向,从而为后人探索进一步完善社会基本制度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0.
把马克思的价值概念锁定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面是对《资本论》的误读。与斯密的价值概念多种定义相似,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包含劳动价值、生产成本价值(生产价格)、供求拉动价值(市场价值)和要素竞争价值等多重形态。与斯密相异的是,马克思价值概念的多重形态是相互转化的,而不是相互平行的。从方法论角度来看,这就是辩证法和科学方法在定义概念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