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忠波 《党史文苑》2007,6(3):11-12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农业微观经营模式从总体上看经历了三次大的创新,这三次生产关系的变革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深入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得出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马艳春 《世纪桥》2014,(4):93-94
农业现代化道路是解决城乡发展差距,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路径和选择。本文以河北省坝上地区为例,探析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在坝上广袤的土地上掀起了一场空前的农业结构调整热潮,助推了农业现代化的起步。历经三个阶段,在现代化的推进中通过农业结构调整突破了一次次的发展困局,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历经了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使农业和工业结构明显升级,服务业发展迅猛,现代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但同时应该看到,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农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等。  相似文献   

4.
农业“三靠”要突出投入阮方确建国四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我国农业几次大发展,农业几次上台阶,主要是靠生产关系的大调整带来农民积极性的大提高,然而,人的积极性的发挥总是有一定限度的。...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2008,(21)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6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七大代表中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部分基层同志和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部分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
马芳  莫治江 《当代贵州》2010,(18):67-68
现代高效农业、新型特色工业、现代物流等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推动了都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三次产业发展历程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关系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关系.建国后我国三次产业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个阶段.通过对三次产业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发现,产业发展政策的制订必须以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在调节产业发展中的互补作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回答记者有关“三农”问题的提问时,引用了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获奖演说中的一段话:“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舒尔茨最重要的贡献是对农业与经济增长、以及农业发展与人力资本投资之间关系的研究,从而在农业经济学领域做出了开拓性贡献。舒尔茨认为农业经济学的要点,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农业对经济发展非常…  相似文献   

9.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作出了"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示,为湖南农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4年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的发展精细农业思路,深入实施三个"百千万"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着力打造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最近预言,第六次产业革命——大农业革命将在本世纪的最后几年或最迟在下世纪三十年代之前在中国发起.他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产业革命划分为五次:第一次是原始农业革命,第二次是手工业革命,第三次是大工业革命,第四次是商业国际化革命,第五次是现在尚在进行的信息革命.大农业革命是在大农业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大农业理论是在钱老的关怀和支持下,将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研究,而逐渐形成的新理论.大农业理化认为,传统农业是以水、土为主的绿色植物农业,但当作为这个农业基础的土地和命脉达到其承载的极限时,它就会停落在某一个水平上,这个水平必不能满足人类的期望.  相似文献   

11.
王正伟主席在自治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回顾了自治区2009年建设成就,本刊按增长篇农业篇等标题分析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1998,(11)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研究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会考虑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十二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  相似文献   

13.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和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指出,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1999年,我省各地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两项主要任务,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业连续七年获得丰…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研究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会考虑到: ——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十二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  相似文献   

15.
三次产业划分理论是由资产阶级学者提出来的,也是资产阶级最早应用到实践中去的。但是,对资产阶级的东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借鉴吸收其中的科学因素,批判、剔除其中的非科学因素,这对于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益而无害的。对于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科学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符合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顺序第一、二、三次产业是以三次产业形成的先后为序划分的,这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的观点是一致的。马克思认为,在早期的人类历史上,有三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的分工,产生了人类社会上最早的两个经济部门——原始  相似文献   

16.
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王国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和农村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强调必须把加强农业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从1993年10月到1995年2月,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召开了三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农业和农...  相似文献   

17.
刘莹 《新长征》2014,(11):15-17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五大发展",即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五大发展"为我省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创新发展中提出的"用科技创新推动吉林省农业发展",更对我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情况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科技创新在我省的粮食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1.农业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8.
陈金庞 《江淮》2011,(6):22-23
每当农业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安徽总能创造性地先行一步,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驱。2000年春天,安徽吹响了建国后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第三次农村改革的号角,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  相似文献   

19.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提高农业产业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农村成功地实现了一、二、三次产业的战略调整,农村经济朝着工业化的方向迅猛发展,农业经济出现了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浙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浙江农村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09,(10):48-50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特别是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郊区农村经济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农业经济完成了由传统农业正在向产业化和都市型农业的方向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三、二、一排序的三次产业格局已经形成。近几年,郊区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全市扎实有序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