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践、主体性都是历史性哲学范畴 ,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人的主体性是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而得到发展和弘扬的。信息时代 ,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整个社会处于信息化状态 ,由此大大增强了主体的实践能力。本文拟对信息时代的实践特点及其对主体性发展的利弊关系作一初步探讨。1   实践属于“关系”范畴 ,它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运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主体性就是主体在对象性的活动中 ,运用自己的本质力量 ,能动地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能力和特性 ,它包括目的性、自主性、能动创造性等等。人的主体性来自于社会实践 ,并且它也…  相似文献   

2.
人才解放的宗旨:人才解放的目的或宗旨是什么?人才解放旨在探索人才怎样从人或事物各种桎梏下解放出来,成为有较高程度的创新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人。即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思维的人才主体。人才主体性是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人才解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实践主体性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主观性、自主性和能动创造性,依据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实践主体性可以区分为有着不同规定、表现和作用的生产活动主体性、生活活动主体性、交往活动主体性、管理活动主体性、探索活动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对人民的主体性地位的尊重和肯定。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意蕴,即:在实践视域中,人民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具有能动性和自觉性。在实践的价值应然性中,从个体出发,旨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社会出发,则是整合群众力量,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相似文献   

5.
薛德合 《理论探索》2007,1(3):27-29
马克思主义高扬人的主体性原则,认为自由是人的类特征。而自由主要是在创造性实践中实现。在创造性实践中,人才能更好地成为自然界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自己的主人,从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历史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是一个多要素、多结构、多层次,并且是有复杂系统的有机体。从时间绵延的角度来说,社会历史是流动着的时间进程;从实践活动的角度来说,社会历史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一、社会历史过程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历史既不是脱离人的纯粹的客观物质运动过程,也不是由人任意决定的纯粹主体性的过程,社会历史过程既有主体性和客体性,又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因为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它就象一座桥梁一样,使立客体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主体和客体是实…  相似文献   

7.
冯春娜 《学理论》2013,(19):33-34
思想家们有关主体性思想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在马克思之前的许多哲学家都把主体性思想仅仅局限于精神领域,因而抽象地去研究主体性。与此不同,马克思则全面地拓展了主体性理论,主体性思想在其思想中主要包括实践主体性、认识主体性、价值主体性和审美主体性等四个方面。其中,实践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在总结他之前的哲学家有关主体性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容和很强的社会现实价值。例如,在当代中国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中,以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为视角便是一个重要的思想维度。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思想是对康德义务论的批判和继承,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首先,它强调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确立道德主体性,在生产实践中寻找德性的鲜活元素,在生活实践中生发出"善良意志",从而在实践中涵育整全的道德主体。其次,它强调在交往实践中确立主体间性,因此在实践中探究工具理性的根源,试图在生产关系变革中实现自由平等地交往,并且在现实层面展开实践法则。再次,它强调在人民群众实践中确立类主体性,因此在对"类生活"的构想中关照人民的尊严,将人民群众视为实现人类解放的主体性力量。在此意义上,共产主义是一种创生类主体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0,(1)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启蒙运动对人的思想的解放,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主体性不断提高,但主体性发展的唯我论倾向又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现代哲学从存在论和语言哲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主体间性,力图超越主体性的唯我论倾向,为解决生态问题打开了新的视角。在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各国一道应对共同面临的生态危机,这是主体间性的中国模式,也是应对全球生态问题的中国话语。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10)
在《社会的构成》一书中,吉登斯提出结构化理论,强调行动者的反思性存在以及人在社会变迁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在现代社会,行动者的反思性监控并不总有利于个体主体性地位的提升,反思性的过度发展不但没有使人类得到自由和解放,反而将其带入一个风险社会。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成为社会变迁的客体,自我认同倾向于一种"集体认同"。因此,在对行动者与结构化再生产问题的分析上,结构化理论尚有一定局限性,需继续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11.
从人的需要出发考量人的解放的现实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和现实依据.与历史上其他思想家否定或片面强调人的需要的某一方面不同,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一个关系范畴,具有现实性、社会性、发展性.人的解放是伴随着人的需要的发展而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在满足需要的实践活动中,人与世界结成了各种关系,人的解放就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随着满足需要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人类必将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真正的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2.
丁立卿  兰玉艳 《学理论》2010,(29):16-1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哲学与经济学双重批判的方式指出,蒲鲁东、傅立叶、圣西门等主张的共产主义的根本缺陷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现实生存方式的前提下意图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这是一种乌托邦的空想。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解放诉求不仅在于扬弃私有财产,更为根本的是否定与变革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形成新的共产主义的生存方式。在变革生存方式的语境中,此种共产主义的特质是: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从片面性走向全面性,从利己性走向社会性。  相似文献   

13.
人文关怀是对以人为本的具体化,包括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十七大报告提出:“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本的是人的解放,是人的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使人在幸福愉快中工作、生活,才能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和理论主张,既是对“人类历史之谜”的科学解答,又是对“历史必然目的”的理论澄明,持有对资本主义道德的批判精神和以人民解放、自由和发展为旨趣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揭示了道德与经济关系之间的必然联系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强调道德的实践能动作用,把人的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道德标志。唯物史观与道德观的内在融合启示我们,对社会进步的总体评价包含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两个基本方面,这样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才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社会进步不应以“牺牲道德进步”为代价,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觉的现代社会发展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自觉是人类理性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和自由过程中的最高体现,它主要涉及人的解放的目的、意义、价值等关于“人自身”的问题。在社会发展的文化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人的求真精神、求善精神和求美精神,使人牢记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人的目的在于人自身,关心人、热爱人,关注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使人成为一种具有崇高境界的真正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体性理论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水华  钱伟民 《理论导刊》2006,42(10):34-36
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人只有在对象性活动中确证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的统一。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启蒙运动对主体理性的张扬,释放了人的个性和自由,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但主体理性的技术化发展造成了社会的畸形发展和人的异化,从而使主体理性向交往理性转换成为历史的必然。交往理性对理性的重构体现在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彰显语言哲学的主体间性、语言言说和语言的有效性等方面。交往理性的基本特征是程序性、总体性、多维性和贯穿性。交往理性是对片面主体性的扬弃,有助于消解工具理性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克服主体理性的片面性,建构和谐的交往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人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主导者,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无论是经济工作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需要人去做,而最终目的也在于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所以抽象地说,从人到人是人类所有活动的特点.但在具体的作用过程中,由于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对象等的不同,使思想政治工作以其鲜明的主体特征同人类的一级活动区别开来。一、主体的主体性:主体这个概念,从哲学上来讲,就是指有意识、有意志,并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着客观外界的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主体无疑是指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也即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以马列…  相似文献   

19.
对"以人为本"中的"人"的主体性解读是当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对"以人为本"中人的理解需要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人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是通过它的实践性体现出来的,在它的阶级性和社会历史性中得以显现。作为阶级主体的现实的具体的人,既是实践的主体,也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的主体,更是解放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与怀特海把哲学的目光投向现实世界,立足有机论、整体论和过程论,批判传统形而上学及其二元论的实体思维与抽象主体性,诉诸感性活动主体——"现实的人"和"现实实有",重建了新主体性原则。马克思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基于实践观点、关系思维和历史逻辑强调主体对世界改造与认识的能动性与受动性、自律与他律、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寻求主体性与客体性原则的统一,最终将主体的主体性之生成与实践、认识以及价值评价内在地协同起来。怀特海则在有机宇宙论立场之下,基于泛经验论、泛主体论,认为任何可感的现实存在都是内在关系下"现实实有"这一终极经验主体的"结合体",而拥有主体形式的现实实有的主体性显现借助摄入与合生,以客体性为前提,互为主客体——客体是曾经的主体、主体必将客体化,进而演进到"主体间性"的主体性原则。因此,马克思与怀特海既在存在论上超越了抽象主体,又在认识论上澄清主体认知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前提,更在价值论上彰显着生态文明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