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司法理念与裁判文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录 《河北法学》2006,24(4):152-155
裁判文书与法律文化、司法理念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裁判文书可以集中反映司法理念,而司法理念对裁判文书又具有制约和能动作用.如何将现代司法理念根植于民心,是当前司法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裁判文书的改革是弘扬和宣传现代司法理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公信力,按照一般理解,"公"指社会公众,"信"指信用、信任,"力"指一种由社会普遍认同的权威态势。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对具体案件的实体或程序问题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权威性书面结论,是法官对案件进行审理后的成果,也是当事人从法院讨得的"说法"。  相似文献   

3.
张娜 《法制与社会》2012,(10):277+284
裁判文书是案件审理的最终载体,是法院向社会展示司法公正形象最直观的平台,特别在刑事司法领域最为关键.然而在我国的刑事裁判文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其说理过程简单化,事实罗列过于格式化,缺乏对证据认证的分析,已经很难满足法制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苟震 《人民法治》2021,(5):48-50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与道德长期以来都是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两把标尺。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依法治国遵循“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总方针,其中司法裁判结果对公共价值取向和公众行为模式具有示范效应,因而是依法治闰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法官,笔者在从事民事审判活动中总感觉到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在影响甚至左右着对证据的审查、事实的认定、法律的适用直至最后裁判等每一项民事审判活动,如果细心一些,又会发现合议庭的不少分歧也源于这种无形的东西。它是一种思想或观念,是法官对法律的认识,但似乎比一般的认识和观念沉淀得更深,更具有稳定性、原则性和基础性,所以笔者觉得它更像平时我们所说的理念。裁判的司法理念是每一名法官在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上对民事诉讼制度和民事实体制度的一个综合性、原则性的理性感知。在实践中,由于法官的学历、经历和年龄的不…  相似文献   

6.
和谐司法是现阶段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南,和谐思想已深入司法实体与司法程序各个领域,文章站在和谐司法的角度,审视当前法院裁判文书的不足,探寻裁判文书改革的基本原则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注情重理"为重要特征的传统法律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现行刑事司法,并直接影响裁判的司法公信力。为实现裁判实质正义,要求法官在裁判理念上,树立个案公正的价值取向,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在诉讼程序上,加强审判程序公正公开,促进客观公正与主观公正相统一;在裁判方法上,加强自由裁量适用,实现司法逻辑与司法经验相统一。  相似文献   

8.
在司法透明的理念视域下,裁判文书网上公开一方面被部分学者视为理所当然之举措,另一方面在当下也确实成为了司法者自身的一种正处于实践中的潮流。然而有关观念与实践的交汇却首先是以碰撞的形式呈现于世的。本文试图结合实证调研所获取的材料,经由对实践的分析,对理念的思辨而对这种观念与实践碰撞的现状提出自己的整合观点,指出裁判文书应当有限度的网上公开。  相似文献   

9.
笔者手头有这样一份判决书:某市政府征用了郊区某村的土地,该村村民某甲诉其儿子某乙,要求乙归还代甲领取的各项土地征用补偿费6000多元,法院以“被告某乙作为原告某甲的儿子替原告保管财产未偿不可”为理由作出两项内容的判决,第一项是“原告不得与被告分家单过”,第二项是“被告有权为原告保管6000多元的土地征用补偿费”。这份判决书看似解决了诉争,平息了家庭矛盾,但痛作分析便会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判决书没有详细论述当事人的主张及争议,没有论及当事人所提供证据的可采性,法官在认定事实时不受当事人主张及…  相似文献   

10.
邢东  陶亮 《法制与社会》2011,(12):118-119
司法改革在我国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司法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确立司法的最高权威,以"法治"来代替"人治"。本文以我国的司法裁判文书为例,分析我国司法裁判文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并对中国的司法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司法裁判文书,是展示一国司法制度和法律文化的窗口。而我国的司法裁判文书基于多方原因,问题多现,虽对其改革一直进行,但许多问题犹存。本文在总结归纳当前裁判文书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阐述,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树立怎样的裁判司法理念法官裁判的司法理念是每名法官对民事实体法律制度和民事诉讼制度的一个综合性、原则性的认识和观念。其中构成裁判司法理念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法官对民事诉讼目的的认识。笔者赞同“民事诉讼作为国家的一种法律制度,其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家的意志,是统治阶级根据需要及社会的价值取向,对各项价值目标作出选择的结果。”〔1〕民事诉讼的目的首先应当符合国家立法的目的。立法的目的有两部分: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这两者是统一的,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即通过调整人们的行为,来达到调整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份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可靠、适用法律正确、论理充分、适用程序合法的法院的裁判文书就如同法律本身一样,被依法赋予法律效力和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双方必须要履行和承担生效的法院的裁判文书所规定的义务和责任。为什么法院的裁判文书会有如此之大的效力呢?这是因为法院的裁判文书具有令人服从的强制力与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正>裁判文书是展示人民法院司法公正的"窗口",是体现法官办案质量和司法能力的"名片"。裁判文书全面上网公开,不仅是法律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共识,而且得到最高人民法院从技术、制度和实践等方面的全力推进。如何提高裁判文书质量?这样一个法院老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和迫切地摆在全国法院和法官面前。一、提高裁判文书意识对裁判文书质量现状,需要有清醒的认识。总体而言,近年来法院不断加强审判管理,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5.
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对于诉讼案件,根据事实和证据,依法对具体案件的实体和程序问题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权威性书面结论,主要包括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为了实现“公正与效率”主题,提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结合正在进行的“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东营中院专题调研组对全市法院的裁判文书状况进行了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16.
<正>张骐:以公开立公信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骐认为,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举措。它的意义至少有以下五点:有利于公正司法。法院是解决纠纷的地方,也是讲理的地方。法院之所以能解决纠纷,就是因为它讲理(调解也以讲理为基础),能实现公正。如果仅是为了解决纠纷,而不管是否讲理,甚至黑社会也能办得到。我们把解决纠纷、裁判是非的权力托付给法院和法官,是要求法院和法官依照法律、公正  相似文献   

17.
加强审判管理是推进司法科学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近年来,西宁两级法院紧紧围绕加强审判管理与管理创新命题加强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在加快推进司法发展方式转变与司法科学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至此,中国法治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我国在长久“重实体、轻程序”的诉讼传统影响下,对程序的信仰仍有待加强.本文从当前我国三大诉讼领域在程序方面显现的问题入手,阐释程序正义的重要价值及对我国当前法治状况的重要意义,以期增强相关主体对程序价值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改革法院裁判文书,重点是事实和理由部分,突出在判决书中说理的功能,在这一环节中写明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和案件的证据,阐明法院对证据是否采信的理由以及引用的法律条款,事实、证据与法律条文的有机结合,全面反映庭审过程,是反映改革后的法律文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法官能否通过程序公正的庭审过程作出公正的判决,让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信服是裁判文书改革所要达到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20.
裁判文书及其公信力现状调查和改革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裁判文书及其公信力现状研究裁判文书,作为司法公正的最终载体,是法官向当事人和社会递交的“答卷”,是彰显法律公正和司法权威的“法律宣言”。近年来,裁判文书作为法院工作改革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倍受各界关注。但是,裁判文书质量不高仍是当前裁判文书的主要问题。问题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