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方节日文化中国本土化现象是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西方节日给中国人带来了一种新鲜、时尚、浪漫的过节方式,特别受青年人喜欢。但是,西方节日来到中国也被赋予了很浓厚的中国元素,它既丰富了我国的节日文化,也给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以及消费观念带了不好的影响。对待西方节日文化的中国本土化现象,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弘扬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正确理解西方节日文化的内涵,吸取其积极、合理、优秀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2.
在青年学生中进行中国传统节日礼仪教育可以有效地弘扬传统美德、增强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培育其民族精神;而西方传统节日中有关礼仪的适当介绍与引导是帮助学生扩展视野、认知世界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叙述笔者所在院系在学生中实施的中西传统节日中的礼仪教育实验与推广体系的构建、方法途径以及取得的效果,阐明了利用节日文化对学生进行礼仪熏陶教育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东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是一时代特征。中国传统节日正是在西方节日的迅猛涌进并已产生巨大影响的背景下,关乎中国传统节日的持续传承及创新发展等问题,日益引起党和政府以及全民族的高度关注。伴随着国家对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的实施,如何使青少年亲近和体悟自己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如何加强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是我们直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与精神家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传统节日文化,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切入点。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认真提炼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研究节日的价值与意义,促进东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兼容并包。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反映民俗民风,包含优秀道德和价值观念,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同时在促进社会和谐、化解生活矛盾和冲突方面有着积极意义。然而,随着西方节日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中国数千年的传统节日文化式微凸显,我们必须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进行从观念到形式的创新,重建我国的节日文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责任论”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旨在对快速发展的中国进行战略遏制的新论调。要警惕“中国责任论”的不当责任诉求,时刻保持战略清醒;认清“中国责任论”背后西方国家的险恶战略图谋,不断增强战略定力;坚决反对、有效应对“中国责任论”,努力提高国际战略运筹水平,树立正确国际责任观,在合理履行国家责任中建立中国的国际战略信誉。  相似文献   

7.
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蕴含着民族文化最深的根源,保留着形成民族文化的原生态,还含有民族的情感和特有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新时期保护中国传统节日并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对弘扬民族文化,规范人们行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蕴含了丰富的宗教信仰因素。传统节日文化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直接产物,其后受多种宗教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宗教色彩的传统节日习俗。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宗教文化因素有其存在的理由,在现代仍有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且深厚的内涵,学习传统节日文化能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认同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思想保障。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和传统文化日趋式微,大学生产生认同危机,想要扭转这种局面政府要加大节日宣传力度,创新传统节日形式,同时将传统节日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网络在传统节日中的宣传作用,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激活传统节日文化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三大法宝之一,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在新形势下,如何巩固扩大统一战线基础是统战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对于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增强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华人的凝聚有着积极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掘利用传统文化的各种积极价值,并创造性的发挥,可以巩固扩大统一战线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厚重,是中国人民家国情怀、审美情趣和生活智慧的凝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支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文化多样化需求的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日渐式微。要振兴传统节日文化,既要注重政府的引导、发挥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重视民众的主体性和增加儿童的参与度,又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创新,这是复兴传统节日文化、涵养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当传统节日遭遇"洋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节日逐渐趋于淡化,而城市青年一代对"洋节"--外来节日却情有独钟.传统节日中渗透的"狂欢化"民俗精神是中外节日共同的文化旨趣,但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落寞.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节日应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载体,我们研究这项工作,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道德理念方面都非常有意义。这里还有一层意义,即北京市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我觉得这项工作也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理念。人文奥运本身也是中国承办奥运会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好这项工作,在当今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8世纪欧洲的中国文化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世纪中国的手工业、工艺品、园林建筑、戏剧小说、哲学伦理等,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东方文明的风采,赢得西欧人的青睐,在欧洲引起了中国文化热。由于中国产品不断涌进西欧市场,且物美价廉,对文化的传播发挥了巨大作用。19世纪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中国自然经济停滞不前,使得文化格局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把文化建设作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之一,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节日文化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作为农村精神家园的传统节日文化有逐渐淡化的趋势。因此,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力度与创新性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这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促进新时代背景下的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6.
西方的"去中国化"使"汉字文化圈"萎缩,"再中国化"则是当代中国文化世界化的重要途径。文化强国的关键在"文化输出",文化的崛起在于不断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创造有价值的新思想新体系,实现民族文化的世界化。面对半个多世纪的西方"去中国化"战略,我们必须针锋相对地提出"再中国化"战略,实现文化元素的再中国化、生活的再中国化与精神的再中国化,以"再中国化"推进民族文化的崛起,进而实现中国文化世界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学校在选择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过程中,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的各种形式,用时代的要求赋予其新的内涵,坚持古为今用是内容取舍的最高标准。以传统节日、民族艺术、经典文化、民间游戏、环境熏陶为途径,引领学生牵手文化,感悟传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探讨如何加强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理解和继承,由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联合主办,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承办的“青少年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6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顺义举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留存及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日渐衰微,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障、传承、创新与利用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将“视觉形象识别”引入到传统节日的形象塑造与价值传播这个领域,提出“传统节日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总结了将传统节日导入视觉形象识别的五大原则以及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人民政协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政治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民主形式之一。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与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既有契合性,又存在根本的不同,合理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形式的中国的协商民主,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