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鸣  周育国 《理论前沿》2009,(23):16-18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而人类文明则体现在人的存在及其关系中。尽管我们已步入了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向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明晰与完善。历史的发展告诫人类,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整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的价值意义日益突显出来。只有坚持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人类才能走出现代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2.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人类文明形成、建设和发展的主体,文化生态系统的建构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维护和实现其目的的过程。国家建设、民族振兴起于人民终于人民,人民的重要性使我们对于文化生态系统的人文性缺失更加重视。基于马克思"人的目的"理论分析文化生态系统的人文性建构使我们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深化了对"人文性"的认识,对于文化生态系统的人文性建构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创造的现代文明新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演化与进步发展逻辑的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主动担当起引领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大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未来社会的科学判断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广阔的康庄大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厚重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资本主义文明之后出现的社会主义文明,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型文明形态。科学社会主义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其中, 20世纪的社会主义展示了人类文明的新曙光, 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开辟人类文明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博弈论视角下房地产商与购房者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转轨,利益博弈问题在我国社会中不断突出和显性化,在这其中,房地产市场中的博弈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房地产商同购房者的博弈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对这一问题有一清晰明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6.
在警务危机事件处置过程中,关于警务信息的开闭及开放程度问题一直是公安机关与新闻媒体的主要矛盾所在。随着网络技术和新闻体制的不断发展,在警务危机事件处置中关于警务信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警务危机事件的处置。有效运用博弈理论构建博弈模型,并在分析博弈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使警务危机事件中警务信息问题研究成为一种科学的博弈求解过程,可以帮助公安机关合理化解矛盾,成功处置警务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7.
"玉商"是指在玉林这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人文传统和社会历史背景下蕴育形成的商人。玉林商人在工商贸易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重利尚义的价值观念、以人为本的文化思维、自强务实的人生态度、诚信开放的处世之道、精明性灵的商业意识、富而思齐的责任担当等为主要内涵的玉商文化。玉商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现实价值,它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展现代社会经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中,"和谐"应该是一个最高的范畴。从"和谐"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看,社会主义对人类文明有着巨大的进步。这些进步在总体上可以归纳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全面进步,个体与群体(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全面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全面进步等。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整合研究:集体行动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社会结构、国家制度、经济体制和文化价值等转型引发诸多冲突性、抗争性的利益博弈型集体行动。将这类集体行动放到政党、国家和社会的互动博弈中考察,可以发现此类集体行动的治理取决于居于领导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及其整合社会的功能。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开发整合社会的功能,特别是发挥党在价值、组织和制度等方面治理集体行动的能力,建构治理集体行动、整合社会的政党逻辑。  相似文献   

10.
劳资博弈是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利益分化的必然表现,通过博弈制衡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对中国工会的时代要求。中国工会追求的是以合作博弈方式达成劳资之间的利益平衡。工会既要合作又要博弈,才能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作用。而合作是相对的,博弈是绝对的,这就需要为工会的博弈制衡运行机制开拓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11.
犯罪的社会危害评价始终是刑事政策、刑法立法、刑事司法关注的焦点。博弈模型的展开及模拟运行结论,描述了人们在刑法制度环境下如何评价行为的社会危害以及导致的结果,可以为社会危害评价提供新的思维模式和经济学上的支持。在被害人及其亲属与犯罪人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博弈的均衡是认罪、谅解;在中止犯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最优均衡是中止、减免。  相似文献   

12.
自然生态环境不是决定人类文明的唯一原因,但却是影响人类文明,特别是古文明兴衰的重要因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人类灿烂的文明,产生了如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华等文明古国。而环境的变迁以及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延续。本文通过分析古文明的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力图说明生态文明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人类文明只有与支撑该文明的自然生态环境相互协调,才能不断延续、传承并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3.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种文化之间不仅不存在根本的对峙,而且彼此间有一种必要的张力相结合,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只有保持和平衡两种文化之间的必要张力,才能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文理念的嬗变是以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为前提的,人在世界万物中具有无尚崇高的地位。人文理念是综合真善美三者为一体,对社会的理想境界以及人类的道德标准进行评判,在另一个层面体现着当前的社会文化背景。文章主要围绕人文理念的概念阐述,社会文化背景下人文理念善变的现时代意义,以及人文理念嬗变对我国民族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它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实践的智慧。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是以建构和践履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人文之道为核心内容的,是以达致"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价值取向为其本质特征的,它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不仅在古代社会曾经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历史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华农业文明的根本特点是和合精神。它主要表现在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等方面,是中国自身、也是人类和平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当代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应积极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的出现及其迅猛扩张之势, 正在引发和牵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形态的巨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人类文明产生新的变革, 对人的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谁拥有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人才及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谁就能在21 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同一现代化过程的两个侧面。社会现代化依赖于人的现代化, 依赖于人的素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明是人类文明现代化的新形态,本质溯源于社会生产的技术转型与价值革新,体现着网络时代人类文明的意义重塑。网络文明发展进程中潜藏着失范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技术革新与价值坚守相冲突的理性缺失、优势垄断与文明发展相矛盾的价值错位、资本操纵与劳动自主相分歧的主体迷茫、网络自由与社会责任相错位的话语倒置。探求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网络文明发展,需要赋予网络科技以人性底色来推动理性复归,弥合技术侵袭的认同裂纹以实现价值复位,化解文化消费的精神空洞以寻求文化复归,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来达成文明和谐。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博弈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存在政治精英与知识精英主导下的保护与传承主体的本色传承、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周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项目传承人的原味传承与追求创新、保护工作的有力推进与项目自身演化、具体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博弈。博弈现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普遍存在,说明了我们的保护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正确地对待和调和各种力量间的博弈,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力的实现和保护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纳米材料与技术、新能源技术与环境、空间技术等前沿科技在社会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前沿科技的广泛应用不仅给人类带来物质需求上的满足,更引发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以及哲学和伦理学层面的思考.这些思考将有助于人类对科技秉持批判的理性态度,在发展、应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趋利避害,指导科技为人类造福,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