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9月9日,两高关于信息网络诽谤等犯罪的司法解释,被一些人理解为给民间网络反腐套上“紧箍咒”。近期多个曾参与网络反腐的“大V”被抓。曾风光一时的微博、论坛等平台上网民反腐似乎遇到“寒冬”。  相似文献   

2.
古土 《检察风云》2013,(8):33-33
二奶小三反腐,捷报接二连三。据说最近原配夫人也加入了反腐的队伍,原来“家中失窃、日记丢失、二奶翻脸”三利器,加上最近“网络反腐”、“艳照反腐”等反腐力量已蔚为大观。其实在这些手段中,只有一个关键字:色。  相似文献   

3.
佚名 《政府法制》2013,(1):18-19
继纪检部门、媒体反腐以外,“情色”反腐借助网络的力量,几乎是弹无虚发、百发百中。都有哪些官员倒在“色”字下?在“情色”反腐的背后,留给我们的会是何种思考?  相似文献   

4.
近期,“网络反腐”成了网络上的一大热词,借助网络曝光和网民围观,“表哥”“房叔”“房姐”相继落马,网络反腐的成效有目共睹。在社会舆论一边倒的鼓掌叫好声音中,在中央高调重视网上舆情环境中,在相关部门愈发迅速的应对行动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发现和惩治贪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反腐”注定将成为人们盘点2014年时绕不过去的重大主题。这一年,反腐行动在规模、密集程度、深入性以及制度探索方面,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强态势。全世界都关注到,中国政府正以“壮十断腕”的勇气和“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惩治腐败分子,推动从严治党和社会改革。  相似文献   

6.
《政府法制》2012,(36):11-11
《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12月6日登载黄冠文章:近来,“网络反腐”频频使官员落马,雷政富、孙德江、郑北泉、周伟思、单增德、吴红、袁占亭等公职人员相继因网络曝光被立案调查或被免职。“网络反腐”如何在干部清正中发挥更大作用,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李松 《法制与经济》2009,(13):28-30
◆民间反腐:突破和缺憾 在对各级官员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阳光”监督中,近年来不时可见我国民间反腐力量的身影。《嘹望》新闻周刊近期调查发现,以陕西省“华南虎照造假事件”最终被揭穿为标志,我国民间反腐已从传统的举报、信访等方式,逐渐转变为以网络为平台进行反腐,并形成体制外一支重要的反腐力量。  相似文献   

8.
姚佳 《犯罪研究》2013,(4):38-43
近年来,在中央的权威认可肯定和地方的相继推动之下,网络反腐作为我国公民新型的监督方式与反腐手段,对推进反腐败事业与落实公民民主参政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当前对网络反腐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公权力的跟进,其法定依据仅为从支配、管理角度出发的政府临时性文件。表面“喧嚣”热闹的网络反腐,要在真正发挥反腐实效的同时,又兼顾社会公众的其他合法权益,就必须以相对独立的制度定位,在我国当前反腐败制度体系下,进行理性的制度设计,并与权力反腐相互促进,共同走制度反腐的法治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戴仁荣 《行政与法》2013,(12):22-27
网络反腐已成为我国反腐的一大利器,但网络反腐又是一把双刃剑.针对网络反腐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有必要以法治文化为理论机理,通过建设网络反腐法律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基础设施和组织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等,逐步培育网络反腐主体正确和自觉的网络反腐法治文化观念,唯有如此,方能从根本上实现网路反腐的制度化和法治化,消除网络反腐善治过程中的“人治”文化阻碍.  相似文献   

10.
阿计 《政府法制》2013,(32):32-32
上海法官集体招嫖因一段监控视频的曝光而昭然天下,但这出颇为传奇的反腐剧,也遭遇了“跟踪偷拍侵犯他人隐私”的质疑。如此论调何其耳熟,比如,最近一年的网络反腐浪潮中,“曝房产”、  相似文献   

11.
反腐新风劲吹,网络身先士卒。一些“问题官员”因网络曝光受到相关部门查处落马,从抽“天价烟”的周久耕到“表哥”杨达才,从“房叔”蔡彬到“不雅视频”主角雷政富,一个个都像妖怪碰上了照妖镜一样原形毕露、  相似文献   

12.
张鑫 《法治与社会》2011,(12):34-35
2008年,被不少网友称为中国的“网络监督年”。在这一年,网络以其公开、透明、快捷、影响面广的特性成为反腐新平台。不断壮大的民间网络监督队伍.使网络成为网友表达反腐诉求的一个重要渠道。而一些纪检监察部门每天都在网上监测腐败线索,这里也成为他们获得线索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之后,中央领导密集发声反腐。同时,民间反腐声势浩大,网络曝光官员涉嫌贪腐事件此起彼伏。引人注目的是,职能部门查处案件明显“提速”——重庆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从不雅视频曝光到被免职仅用了63小时;黑龙汀双城市有关部门得知女记者实名举报该市人大代表、市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孙德江后,次日就成立调查组,没过几天孙德江就被终止人大代表资格并被免去总经理职务。这样的反腐速度,在以往是十分罕见的。近期,不少人对反腐工作给予积极评价并寄予更大希望,一定程度上就是受到了反腐“提速”的鼓舞。  相似文献   

14.
高波 《中国监察》2013,(20):47-48
随着腐败治理向新媒体高科技平台延伸和“网络反腐”应运而生,防范与打击腐败的手段有了很大提高,并不断“倒逼”公共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5.
“巨富村官”提供给我们的镜鉴,不再是网络反腐的神奇应验,而足他所代表的“类公务员”身份究竟应、与如何定位,才符合法治社会公共行政规律。  相似文献   

16.
杨俊锋 《政府法制》2006,(21):50-51
近期,多名副省级官员被中纪委“双规”的新闻频频出现。其背后,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腐风暴”正在全国各地全面打响。而房地产业是此次反腐风暴的“中心”。这场已经在神州大地悄然展开的“反腐风暴”,其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速度之快,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此次中央政府重拳出击,对于早已是风声鹤唳的房地产市场来说,无疑又要来一番“伤筋动骨”了。毋庸置疑,这种“阵痛”对于国内房地产市场早日走上健康发展之路而言,的确是十分必要的。地产商业贿赂黑幕重重今年年初,中央对治理商业贿赂进行全面部署,“反商业贿赂”更被认为是2006年度的反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网络反腐迅速发展,但个人信息保护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相关调查出发,阐述并分析我国网络反腐过程中个人信息的保护现状,提出了如何平衡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并参考美国和韩国的相关制度,对问题提出了各维度的建议和意见,以期对我国相关领域的改进带来裨益.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是中国目前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结合其快捷、便利等先天优势,网络反腐成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模式.本文从网络反腐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其产生、现状以及当前这种模式所遇到的种种困境,面对前方荆棘,完善相关法律规制势在必行.故在本文最后,笔者为完善网络反腐,分别从法律意识、法律制度、举报人保护制度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法律思考,以期将网络反腐法制化、制度化,增强其反腐效果,对国家高速发展中的“腐败蛀虫”起到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欣 《公民与法治》2010,(12):36-38
2010年3月13日,“日记门”男主角韩峰被捕,“2010年网络反腐第一案”再次证明“咱们网友有力量”。与此同时,无辜被牵连其中的21岁女孩吴美俞却陷入人生低谷:不敢上街,不敢去找工作……不知道该去哪里澄清事实。  相似文献   

20.
《法律与生活》2010,(7):10-10
2010年3月13日,“日记门”男主角韩峰被捕,“2010年网络反腐第一案”再次证明“咱们网友有力量”。与此同时,无辜被牵连其中的21岁女孩吴美俞却陷入人生低谷:不敢上街,不敢去找工作……不知道该去哪里澄清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